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开放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养成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教育相互融通,职前培养、入职培训与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因此,应在学校专业教育、校外实践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三个维度构建相互融通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相互融通的课程体系;养成教育理念下贯穿全学程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继续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各部属师范大学在积极构建培养优秀职前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的形式,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标志着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关键概念.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然要具有相应的核心素养.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对基础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职前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着眼于教师教育专业实...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形成个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功能.立足于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必须明确定位于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在专业训练中应是学术有效性与职业有效性的融合,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支撑,突出教育实践的理性成分,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课程是摆在地方师范大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Q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上进行了多次改革后,课程体系结构趋于优化,课程模块初具特色,教育实践得以强化。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分析视角,通过对课程认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四个方面的反思,提出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未来教师队伍是师范大学的职责和使命。从国家部署、全球启迪、科技变革三方面看,提升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势所必然。通过梳理教师核心素养的逻辑内涵,基于现状与调研发现目前师范大学培养未来教师面临普遍现实困境。华东师范大学通过“进课程”“进实践”“进头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未来教师培养,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立足新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培养具备“创变脑”“创变手”“创变心”的卓越教师是未来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此提出构建彰显新理念、新内容、新机制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生态,为未来教师成长赋能。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寻找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基于此,对当前小教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小教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方案及相应的实施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化的高师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建设是培养专业化师资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科学构建高师课程新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新型师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是独特的专业化职业,具有其自身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教师专业化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的素质的关键。本文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结构,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即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 ,并达到专业化的程度。同时由于师资来源的多样化、地方师范大学的强劲挑战以及我国师范教育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导致部属师范大学面临着饯烈的竞争 ,改革势在必行。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对此挑战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 :重新确定培养目标 ,建立了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整合了课程体系 ,建立了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 (职后 )培训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以及高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教师教育所依托或指向的三大主体均发生转型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轻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等弊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阐释了该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路径:即致力于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完善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综合改革,以及关注师范生教育专业素养的整体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部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为研究主题,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素养的关系,分析了当前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构建了师范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提出了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策略、方法及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专业化的教师必须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去培养。当前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的指向性不明确;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不准确;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我们必须根据专业化的要求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于经济、化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并达到专业化的程度。同时由于师资来源的多样化、地方师范大学的强劲桃战以及我国师范教育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部属师范大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改革势在必行。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对此挑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建立了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建立了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以及高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基地,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有责任也有义务认真搞好教师教育。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专业与课程设置脱离基础教育、师资构成不合理等问题。在教师教育大学化、专业化等背景下,师范大学应该采取提高教育学院的整体地位,调整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学院人才培养层次,按不同任教阶段、不同学科调整专业和课程,合理调整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策略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免费培养的师范生在毕业后要到西部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具有前瞻意识,积极探讨针对本校师范生的媒介教育课程,并通过师范生进一步在西部地区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由此形成高等师范院校传播学专业的特色,承担传播教育的社会责任。要了解在读师范生的特殊成长环境、通过学科交流,扩大师范生的知识视野、建设针对师范生的媒介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在努力追求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共通性的前提下,应着重依托自身优势,寻求与重点师范大学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不尽相同的特质,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渤海大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中,在课程体系上设计了"教师专业化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实践了"案例诊断式教学与反思研究式学习",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专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科学教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探索提升区域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修模式与实践路径:基于现状调研,明确科学教师专业能力生长点;升级教研内容,建构多元化研修课程体系;整合生成立体化课程资源,实现共研共享;依托课程建设共同体,提升教师课程设计能力。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区域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有效促进区域科学学习方式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冯晓江  雷伟 《文教资料》2010,(23):179-180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应该从明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专业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课程、重视实践课程等方面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菊 《教育与职业》2008,(3):130-131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