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成就了自己。在这里,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参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家长的教育参与是家校合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社会参与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校善治的基本条件。充分而有效的家长教育参与对提升家长教育素质、改善家校关系、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长参与学校既是家长教育权益的体现,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家长的教育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学校决策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活动、参与学校教学活动以及参与学校其他与学生发展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活动。倡导家长参与是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重要举措,应该坚持按需参与、按能参与、按规参与、有效参与等原则。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有效性既需要赋权,又需要赋能,应该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正"办群众满意的学校,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办学生满意的学校"是许多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使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满意,首先要做到教师对自己的学校满意。如果一所学校,连本校的教师都满是厌倦,满腹牢骚,那么这所学校怎能有好的发展?怎么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教师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第一资源,让教师对学校满意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这一创新德育模式以其"协同组织教育,丰富儿童人生,合力回报社会"的先进理念,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行为中,营造开放、包容、民主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氛围,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长为辅助、社区为补充的协同教育群体,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阳光心态的特区小公民。树立愿景整合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令学校与家长及社区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李德元 《上海教育》2016,(Z1):66-67
在围绕"教育转型发展"这一核心战略所实施的"战术"中,创设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以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成为破解当前"学校闭门办学、家长校门难进、学生学习单一、社会资源闲置"这一困局的关键点。2012年长宁区教育局根据市教委有关项目开展研究,在区域层面成立了长宁区家长协力委员会,吸收各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委员会委员参加,尝试在区域层面为各学校提供家校互动的机会;2013年长宁区区委牵头,确定了33项社会教育资源点,并印发了资源使用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就业分配制度也从政府"统包统配,包当干部"日益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下子变得格外突出,成为牵动学生、家长、学校以至社会的一件大事.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当学校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自负赢亏的文化产业实体后,生源就成为学校的生存之本.生源的多少则取决于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而决定学生和家长取舍的根本条件则是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就业率是反映受欢迎程度的杠杆.  相似文献   

7.
面对寄宿制小学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恋家思亲心切,家长不了解学校工作,不遵守学校制度,不放心学校食宿条件,甚至与教师发生冲突的情况,学校进行了管理制度改革,确立了"让学生快乐、让教师幸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实行家长开放日和包年级包班制,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形成了家校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8.
家长朋友:这封信,我想和家长朋友们探讨"家长怎样主动和老师配合"的问题。教育孩子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近些年,学校从关门办学发展为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大量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然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家长也是教育的主人、教育的生力军,开始走向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在家校合作中,我为什么强调家长要"主动"和老师配合呢?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第二中学的学校文化项目,即"自华教育文化"的研究主旨,探究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帮助所有家庭建立视孩子为学生的家庭环境,构建家校双向沟通的有效形式。建立培养学生个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新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决策当中,让家长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监督学生的课外学习,让家长、学生以及学校的三方努力成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完善学校教学体系的新动力,最终建立起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领导"四位一体"的协作体系。新体系的建立在当代信息发达的社会环境下,能增强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防止学生迷失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10.
汤文江 《中国教师》2014,(14):91-92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要注重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坚持"携手、同心、合作、共进"的原则,在家校共建中扎实进取,旨在与家长一起共建和谐校园。接下来,笔者择要谈谈我校的家校共建。一、无声对话:每日留言"真情与坚持"家长和教师的携手合作是学生成长的有力保障,学校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学生的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家长委员会是高等学校中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群众性教育合作组织。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家长委员会可营造"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让家长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来,了解、支持、参与、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学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和谐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各方面支持、关心和理解。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班集体沟通的桥梁,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纽带。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网络化教育体系。充分发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成长,维权意识越来越浓。当认为孩子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保护,向上级主管部门、学校校长、群众热线、新闻媒体等进行投诉,希望得到解决。那么,作为学校领导接到投诉后,该如何处理呢?一、面对投诉,不必"谈诉色变"家长投诉学校和教师是正常的行为,家长维权是社会和教育的进步。面对家长的投诉,学校和教师不必大惊小怪、谈"诉"色变。不要觉得会让校长考核时扣  相似文献   

14.
如今家长"陪读"已司空见惯,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学校的附近,都有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的现象.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读书的便利,不惜代价,在学校附近买房陪读.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以致愈演愈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社会、教育、家庭三个方面探究其"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学校、家长和社会已经为"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学困生"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这与对"学困生"的分类研究不足,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2010年开始,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大学教育探索,即家长委员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长委会+探索,是在构建现代大学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家庭和家长对高校人才培养期待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围绕家长委员会在现代大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家长委员会+全覆盖、全过程、全内容,高校始终树立应有的教育自信,把人才培养工作厚植到社会、家庭之中,探索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参与、合作共赢"之路,使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有利于帮助学校树立并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帮助教师牢记"以父母之心待学生",有利于学校不忘自己的办学宗旨和育人底线,时时刻刻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和最核心的位置,不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干扰,形成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协同育人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学习本是快乐的事情,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名校效应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片面地坚信"升入重点学校,然后考入名牌大学是人生的理想出路"。于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把目光集中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校园变得单调、乏味、死气沉沉,师生心声无处宣泄,内心异常压抑。片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家长和社会给予师生的精神"重负",成为横亘在校园和谐幸福上的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家长会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者都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长会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学校向家长展示人才培养成绩的"窗口",更是学生让家长了解自己成长足迹的"舞台"。因社会形态、教育体制等方面的不同,美国的家长会与国内也有很大差别。一、全面的准备工作早在家长会召开半个月前,华盛顿小学的教师就通过邮件与每个  相似文献   

19.
吴若果 《教育》2011,(34):5
家委会,即"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家校联系模式,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机构,它的任务是代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让家长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亲近自己的孩子,帮助班主任或学校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对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形同虚设,变味沦为"联谊会";投鼠忌器,家长有话难张嘴。目前家委会对学校参与和监督力度的大小,与校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校讯通"系统正如其名,校—学校,讯—讯息,通—沟通,是一个实现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交流的平台,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老师、家长、学生的信息互通,达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为学校、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拉近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距离,有助于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网络。用好校讯通,做好感情交流班主任是学校中最小的"官",工作复杂而又繁琐,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