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回归教育原点,把握课改趋势“顺应潮流不如把握趋势”.回顾学校课改的历程,鱼嘴的课改体现出一种教育的高度自觉。我们认为:没有超越就没有卓越.既然选择了卓越,也就选择了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2.
说到课改,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认为势在必行。因为靠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从形式上看固然比较公平,但在衡量学生真实水平上,在构建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上的确弊端多多。但老师们认为课改有几大难点:  相似文献   

3.
葛维佳 《广西教育》2013,(42):92-92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是当前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紧紧地围绕课堂进行探讨和研究,以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作为课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对于课改,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保持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态。我们认为,教师不是课改的奴隶而是课改的主人,不是课改的工具而是课改的主体。课改给教师带来的未必全然都是困难、障碍和焦虑,它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强的进取动力。课改可以使教师的视野变得更广阔,心灵变得更聪慧,人生变得更美丽。实践证明,教师完全可以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展示、发展和超越自己,从而在更积极的意义上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持续地增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一般认为推进课改就是推进教学改革。图书仪器好像就只是为推进课改服务的。其实不然,比如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没有实验就没有这些学科。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命题近二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命题经验,所命试题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全市师生的肯定。我们认为,作为课改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结性考试的中考试题,应该全面反映“课标”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体现课改理念,反映实验教材特点,要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有利于引导课改向深入发展,能有效地检验课改区教学质量,能反映课改后学生的语文素养情况。基于以上认识,2006年作为我市独立命题的第一套课改中考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叫‘绿色课改’呢?”我认为,只要是有生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能推动新的教育发展的课程改革,就是“绿色课改”。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对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学校教师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二期课改中的评价问题特别关注。教师们认为:评价在课改精神的落实中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何评价将直接关系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战。为此我们特别开出了“评价研究”专栏,邀请上海在二期课改学科评价建设上的直接参与者为此栏目撰稿,以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上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倘是真正创造性的,探究性的,那么就会达到艺术般的高度。课改给了我们靠近这种境界的机会,对课改我们究竟应持何种态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0.
课改,怎么行进——一个必须正视的话题 课改,起步跋涉至今,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坎”。笔者曾以《反思,在课改艰难行进时》为题,在《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9期撰文表达对课改困境的焦虑与突围困境的期待。同年,罗军先生在《教育科学论坛》第12期撰文回应拙文,题目是《课改,行进才是硬道理》(以下简称罗文)。笔者真诚地感谢罗先生的回应.并赞同其对课改的思考态度。但是对于文中的部分观点,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和深究。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改实验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广泛地推开。这一轮课改实验是大开国门的,是一次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大碰撞。在此期间,我们许多实验教师困惑不少:课改后书怎么教?传统教学有哪些优秀的该继承?国外有哪些优秀的该借鉴?课改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针对这些困惑,我们认为课改实验指明的是目标和方向,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在实验中大胆地探索与实践,而并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课改,究竟路在何方?我想结合两年的实践,谈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9月由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实行,到目前为止共有十个省、自治区参加。结合高中课改实践,特别是对来自课改实验区与非课改区学生的调查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应特别关注以下五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只为课改而“课改”的合作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相较之下,针对经典教材的诵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强,有助于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增强文学鉴赏力,培养语感,打好基本功.  相似文献   

14.
安文涛 《甘肃教育》2004,(11):16-17
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启动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满腔热忱投身实验,课改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同时,随着课改实验的扩展和深入,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课改中遇到的阻力和出现的困惑更多。要保证这项工作健康稳步实施,我们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仍然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课改不光要有一个“敢”字,还要有一个“实”字,即课改要抓住实质,勇于实践,还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5.
庞节松 《广西教育》2007,(10B):25-25
在课改热潮中,各种理论书籍、课改案例等,均主要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述,但对一节课的最后一环——作业的布置却研究较少。许多老师认为按书上布置就行了,真的行了吗?  相似文献   

16.
综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改放在突出位置,把课程作为质量的关键加以改革和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应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权威更应体现在与学生共同开展的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是课改的执行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如何顺利地完成课改,并获得最大限度的实惠?我认为,教师在课改中应树立如下意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秋季,罗田县课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两年来,广大教师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投身到课改实验之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如何促进课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持续发展?我们认为,搞好校本研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是关键。总的工作思路是:教育行政推动,学校组织研训,教研跟踪服务,研训重心下移,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激活校本研训。  相似文献   

18.
王芳 《科学教育》2005,11(4):22-23
新一轮课程改革铺天盖地呼啸而至。我从2002年接触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教材,到2004年随着课改大军走进新课程,自认为是个较快地接受新理念的人。曾经选拔在市里开过一堂新课改研讨课,也曾在市里的观摩课后及市里教研活动时大谈新课改理念,但当真正走入新课程时,我才切实感受到道路的艰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关于新课改,我迷惑,所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新理念、新模式逐渐被大多数老师接受,成为大家共识的大好形势下,为什么会出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的现象呢?关键是“说归说,做归做,考试还是老一套,课改实在出力不讨好”。为了帮助初中历史教师积极适应新课改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改,笔者认为,首先应准确理解新课改,尤其是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下的考试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正确含义。结合三年来我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与命题实践,我认为当前推动历史新课改向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对历史试卷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全新的设计,以此引导和推动已经启动的新课改的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和新理念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正在使我们的教学逐步发生着变化,让我们初步看到了课改的成果。归纳起来,我认为目前阅读教学正在发生着以下几方面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