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育教学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地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导致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问题而被诟病。为了克服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隔断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实践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课改前,关于“应用题”教学议论很多: ——中国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很强,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应用题教学过于形式化、技巧化,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用题教学的训练单调枯燥,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分强调用算术方法解题,忽视了代数思想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陈军 《教学随笔》2007,(4):22-23
《新课程(试行版)》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它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它学科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考更加强调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或生产中问题能力的考查。仔细研究近几年的数、理、化等科目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各学科问相互渗透的考题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中考数学试题中,渗透物理、化学甚至其他学科知识的考题增多了;中考物理试题中,渗透数学、化学等学科知识的考题增多了;中考化学试题中,渗透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的考题也增多了。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他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韦雅金 《考试周刊》2013,(27):125-126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而我们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大多以"课本为本",按照教材的逻辑和材料来开展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教材的"大道理"不感兴趣。教师照本  相似文献   

8.
生活与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两者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现实的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生活过于理性化和体制化,缺乏对学生完满生活的建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忽视了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唤醒.教育要回归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努力建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观,培养学生重建新生活的能力,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面向现实生活、走向未来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9.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是,一直以来高中政治教学就脱离学生的生活,导致学生认为高中政治是远离自己生活的,这样在课堂上就经常出现了学生无心听讲,昏昏欲睡的情况,致使教学效率低甚至有时候没有效率,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追根究底,无非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传授空洞的理论知识而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重视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0.
回归生活世界:信息技术教学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多年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特别是新课标颁布以来,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的视野下,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需要借鉴、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在考察以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相关原则。以技能训练为追求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脱离学生实际经验、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功能忽视需求、重视认知忽视情意。反思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所在。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智力落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终身发展的基础。过去,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多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提高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的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倾向。现在,我们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差异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但由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美术课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的综合性、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美术教学的学科化、专业化、系统化,使儿童在本应感到愉快的活动中体会不到成功感和成就感,在一定的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那么,我们的美术教学如何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教学空间呢?  相似文献   

13.
耿新刚 《学周刊C版》2011,(4):169-169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高中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生活;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教师的讲解,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偏重死记硬背,缺乏师生互动,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价值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学会生活,而现在的思想政治课过于功利,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打破沉闷,如何让思想政治课真正体现它的生活价值,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生命的力量,笔者就教学观念生活化、剖析教材的生活价值、学案的生活价值、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价值、教学评价的生活价值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实施让政治课堂更加生动、有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1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1.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而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纵观传统的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传统的品德教育与生活脱离,教材过于学科化、知识化,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多采用知识类课程的形态,课堂教学以语言说教为主,道德行为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家庭、社会割裂;学习过于强调知识记忆和概念认知,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评价方式单一。现行的《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  相似文献   

17.
李华 《西藏教育》2009,(8):35-35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目前《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社会生活智慧,而是枯燥的道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它把学科课程按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来组织教学,是以传授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封闭,较少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使得学生很少接触社会,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分析观察能力显得薄弱,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所以在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改变传统化学教育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教育和生活是分不了开的。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讲,过往的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和课文的传授与讲解,而忽略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脱离了生活,未达到语文教育的本质,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新时期,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存在种种弊端:教学就认知而认知,围着教材转,学校教学严重脱离社会与生活,只重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学生的习得知识的方法和学生的探索和创新;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参与;轻视大量的、对于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认知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