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现行法律明确取水权可以转让的前提下,我国未来水权制度的发展应明晰水权,并允许除取水权以外的其他水权依法转让.应实行水权转让登记制度,明确规定水权转让必须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并赋予该登记以公信力,以保障水权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水权市场和水权转让合同作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已进入大家的视野,但学界对水权转让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水权转让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尚存争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改变目前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水资源市场迫在眉睫。水资源市场的关键在于水权的转让,水权转让中应注意:明晰产权;建立各级市场及相应的法规并兼顾公平和效益;水权交易中也要建立相应的水权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制度。而明确水权概念,是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水权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涵盖水资源国家所有,用水户依法取得、使用和转让等一整套水资源权属管理的制度体系。与此相适应,我国应该确立一个综合性的水权概念,“水权体系说”即是把所有与水资源有关的权利聚集在一起,其强调水权的综合性,符合我国制度建设的需要。水权概念的准确确定实际上就是水权权属范围的划定与规范,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权体系。因此,以水权概念为基础,确立一个由水资源所有权、环境用水权和水资源使用权组成的水权体系,将有助于我国构建科学的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社会制定水利法律制度主要解决水灾、漕运和灌溉问题,其中以农田水利法律制度为主,没有完整的水权制度。我国现行的水权制度主要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和取水权制度。相比而言,我国现行水权制度还不完善,水权概念不完整,水资源所有权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水权流转制度。而完善我国的水权制度,不仅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立法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水权交易是用经济学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手段,通过建立健康的水权市场可以使水资源优化配置并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基于环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介绍了我国有关水权分配和水交易市场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构成黄河兰州段水权交易市场主体、市场客体、水权交易类型和水权交易方式等水权市场的要素,总结建立由流域向市级和市级向区县级两级水权分配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提出该段水权市场的运作机制模式,可为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市场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陆河流域要得到长久可持续发展,应首先建立新的水循环条件下的水量分配制度,营造良好的水资源利用秩序,为流域治理和长期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现以张掖地区黑河部分灌区的水权交易实践为例,对该地区水权交易的具体模式进行了阐释。从水资源配置的概念、水权的界定、水权交易中水量交易与水权转让的不同等角度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相关措施的实施进行了探讨,认为须在内陆河流域建立健全水量分配制度,进而建立水权制度体系,依法治水。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首例水权交易,是对我国当前水资源分配体制的巨大创新,然而该交易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亟待引起关注。要厘清整个事件,应该有必要追述水权概念的由来及其发展历史,介绍国内外水权制度情况,并就未来我国如何完善该制度进行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健。但是由于我国仍普遮采用粗放型增长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经常以栖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使水资源处于无序开发和浪费的状态。因此国家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水权制度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地总结了学者们关于水权概念及其性质的不同观点,其次指出了我国关于水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最后分析了我国水权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进而本人认为在我国建立水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合同债权的转让是我国合同转让制度中新的规定 ,已为统一的《合同法》所确立。参考国外民事立法的有益经验 ,吸收国内专家学者相关的理论 ,由此来分析合同债权转让的特征和要件 ,对于完善这一法律制度 ,准确地理解这一法律制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新型用益物权在<物权法>中得到确认,并具有可流转的特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值可定位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资源;依法流转承包经营权,保障用益物权.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法制的不健全和农民观念的滞后.要规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相似文献   

12.
程斯辉 《教育学报》2005,1(5):75-81
人权是人类成员即所有的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存在形态是由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力构成的互相关联的体系。“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它具有神圣性、不可缺少性、不可取代性和不可转让性。“受教育权”主要由“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与“获取受教育结果权”构成。从应有、法定与实有三个方面来考察“受教育权”,我国公民之“受教育权”的保障与实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和研究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争件下允许和鼓励民办高校产权合理流动,不仅符合资本本身的逐利特性,也是优化组织体资本机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民办高校产权流动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产权流动,要始终坚持维护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度法制化原则。民办高校的产权流动主要涉及举办者产权流动和民办高校的产权流动。当前,影响民办高校产权流动的主要障碍在于产权体系残缺,产权流动不完整;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成本较高;产权流动不规范,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明晰举办者与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建立完整的教育产权流动体系,依法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产权交易市场,并积极完善民办高校产权流动的相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物权习惯法作为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的民族习惯的一个部分,也是物权人在行使物权的过程中免除他人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性规范。物权习惯法通过大量不成文的规定可以引导少数民族人民应当从事或是禁止何种行为,这体现在物权习惯法具有法的一般作用,主要是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人们进行财产的流转即物权变动行为。我国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调查始于建国初期,其涉及我国各民族的物权习惯法,譬如所有权、使用权、租佃等内容,但至今无论在物权立法还是司法领域,少数民族地区物权习惯法的内容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物权习惯法实际作用的发挥产生阻碍。于此,对我国当下物权习惯法的系列法律问题有必要深一步地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物权习惯法的基本理论和缘由进行阐述,其次对我国物权习惯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当下物权习惯法的系列问题和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化权利在国际人权体系中构成特定的类别,其重要内涵就是少数民族保持其文化特性的权利。不同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认为指中国内部的各个少数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发展自己的文化的权利。该权利应主要被界定为一种私权;它是一种个人权利,更是一种集体权利;它是一种静态权利,更是一种动态权利。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均衡配置的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在理论上已形成传统模式.当前应继续维持,以免改变后形成经济关系混乱。目前对水资源等自然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要界定明晰的产权,主要是产权内部结构中各分权权能和收益的清晰界定。在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模式,使其使用权私有化,建立水资源使用权的私人产权制度,即建立其使用权许可证的市场买卖制度,或称之为“水权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水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7.
人权作为当今世界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近代中国人权演进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是中国女权运动思想史上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之中、之后各自表达了一套女权言说,从中可以观察到这些言说与他的更为宏大的叙述——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替有关。女权与国权、人权、阶级权之间本来具有相当距离甚至冲突,却没有影响到陈独秀对它们的兼顾。其基本的原因,在于20世纪早期中国面临的空前危机,需要急切调动全民的力量来应对,而女性在功能、数量上都不容忽视,故引起重视并将女权论说朝推进国权、人权、阶级权的方向开展,注重其“人”的同质性。可见陈独秀的女权论说,与西方女权主义反对的“性歧视”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谈不上所谓“男权释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