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青海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青海土族贫困妇女的文化教育仍存在政府对土族贫困妇女救助的比例和人数少、政府对救助监管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原因有三个:一是青海土族贫困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二是青海农村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三是青海传统的社会化使土族贫困妇女对参与各种活动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2.
青海互助土族民俗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青海互助土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采取实地踏查法、问卷访问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土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与挑战;分析阐述了土族民俗旅游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构建互助土乡民俗风情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其发展模式是:建立主题鲜明的土族文化旅游区;利用节会集中展示土族文化旅游资源;建立土族文化博物馆;利用研讨会挖掘土族文化旅游资源内涵。  相似文献   

3.
针对民族地区方言特点推广普通话教学董泽积石山县是甘肃省的一个偏僻县,它与青海民和土族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长期以来,该县居住着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羌族、藏族、回族、汉族等八个兄弟民族,各族人民生活在一个团结和睦和大家庭中。在这个...  相似文献   

4.
“轮子秋”是青海土族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少有学者对“轮子秋”保护进行全方位地分析。通过着重对“轮子秋”的概况、功能等进行归纳与分析,文章提出了对土族“轮子秋“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女童义务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女童义务教育问题任玉贵土族女童教育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宏伟目标过程中影响全局的棘手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青海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互助土族自治县教育局联合进行了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农村女童教...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汉语方言中已经融入了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词汇。这些词汇就像冰山一角,反映出这些民族的生活习俗,也丰富了青海汉语方言的表现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不得不注意的是,这样的发展在带来语言活力的同时,也阻碍着普通话的推广,限制了更多读者的进入。因此,认真研究,作出探讨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7.
土族伦理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勤劳、善良、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土族伦理思想是指土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土族伦理思想在土族的民间文学、婚姻家庭、社交礼仪、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土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土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庄稼其”乐舞是土族纳顿仪式中“面具舞”(傩戏)环节中的第一场,通过歌舞演的表演形式揭示青海民和三川地区土族仪式乐舞中“礼”“巫”文化的互融现象。以土族“庄稼其”乐舞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仪式乐舞中“礼”“巫”文化的“异源同流”并交织产生出“礼”“巫”文化的多层叙事,不仅可以探索乐舞中“象”与“意”的美学观照,而且揭示了青海区域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和合文化思想。特别是“庄稼其”乐舞中表现的“序”与“和”,“同与合”的文化叙事,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秩序观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青海撒拉族、土族、藏族成年健康人群头发为主要研究材料,测定了头发中七种生物元素的含量.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对青海世居少数民族进行了预测分类,回代结果有82.9%判别正确,交互验证结果有78.6%判别正确.其结果为青海地方史、人类学、种属识别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贾格年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5):37-39,9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怎样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在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背景下,青海互助土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收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工艺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具体表现为生产地的减少、生产者的减少以及使用者的减少。目前对土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化发展,它们对土族传统工艺的延续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土族传统工艺的整体保护和发展。建议采取其他的一些保护方式,如命名式保护、立法性保护、开发式保护、研究性保护、寺庙式保护,个人收藏等。  相似文献   

11.
杨晓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2):128-129
土族的刺绣被誉为祖国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堪称一绝.土族刺绣做工精细,图案颜色丰富多彩,每一针都可见功底,每一线都可出效果.土族民间刺绣种类比较多,在彩线的运用及颜色的搭配上,都具有着鲜明的民族及地方特色.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在色彩、针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常用的针法有三种:平针、掺针、插针.不同针法又延伸出独特的拉绣、堆绣、挂绣、盘绣.盘绣是先将数根丝线搓成细绳,再用绳线盘绣出图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多用于大腰带、钱搭.作为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了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土瑶服饰在当代流行文化催化作用中迅速汉化。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贺州土瑶服饰文化的审美变迁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强烈的审美落差、复杂语言体系的影响、传统服饰手艺传承的断裂,是土瑶服饰审美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桂东地区经过数千年历史变迁,多族群在此繁衍生息,积累了丰富的传统优质德育资源,这对于当代社会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这些资源却因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和当代各种思潮的冲击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桂东多族群地区传统优质德育资源,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土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不断的社会文化变迁中进行的,特别是进入蒙元时期以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思维与民族音乐创作思维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较快地实现了与他民族文化的涵化与融合过程,对民族音乐创作思维的个性特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土族早期民歌继承、发展及民歌种类产生形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论奥林匹克精神对民族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是民族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极具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世界性运动,它所具有的普遍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平性原则等精神内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教化力;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可以作为民族高等院校德育的有效载体,而且它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拼搏、竞争的传统丰富了民族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对民族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一种文化,它内在地包含民族地区的文化。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与其社会生活有天然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民族文化取得合法的身份,要求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自觉,让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充实语文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1980-1981年对云南西双版纳克木人、基诺族、哈尼族和拉祜族四个民族青少年品德形成调查的基础上,又于2000-2001年对上述四个民族的青少年品德进行了调查及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历时20年的调查研究表明,1.四个民族对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具有卓有成效的共同经验:(1)榜样;(2)宗教;(3)组织;(4)舆论;(5)教育。2.四个民族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性。3.个人的品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本是培养道德的场所,是以建设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生活为主要目标的,但是自身却常陷入反道德的泥潭之中,比如,价值强迫、道德灌输等等。这些反道德现象,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反而形成了对学生的控制。本文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来分析这些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期望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学校德育重新回归德性。  相似文献   

19.
土族刺绣艺术的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绣在土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艺术成就、刺绣技艺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反映民族文化尤其是高原马背民族的历史变迁中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