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诗教",以诗感人,以诗化人.他的"诗教"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诗教"是文科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与理科老师"无缘".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的数学教师们不信这个邪,用行动解答了这个"无缘"难题.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经典古诗文,将数学问题化为美妙的诗意,展示数学与诗文的联系,把理性抽象的数学直观形象化,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深度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飘溢人文诗香.我们的实践与感悟是:①情境引入,"引"得诗词来,与诗共舞,人文诗意飘课堂;②数学建模,"入"得诗词里,与诗共舞,人文诗趣溢课堂;③数学思想,"用"得诗词去,与诗共舞,人文诗香满课堂;④数学解题,"融"得诗词中,与诗共舞,人文诗情充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体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使很多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 ,望而生畏.如何让数学的学习妙趣横生 ,需要老师潜心研究、精心设计、细心经营.诗词与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实际上它们有着奇妙的同一性.诗词一向被认为是文学艺术上的明珠 ,是感性灵动的.实际上 ,诗词的美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数学之美.正如美学家李泽厚说:"美感是尚待发现和解答的某种未知的数学方程式.""最高的诗是数学."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 ,都充满了想像 ,充满了智慧 ,充满了创造 ,充满了和谐 ,也充满了挑战.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 ,充满激情 ,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总之 ,诗词与数学的同一性来源于人类两种基本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同一性.诗词是以感觉经验的形式传达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 ,数学则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人类的感觉经验.诗词是"以美启真" ,数学是"以真启美" ,虽然方向不同 ,实则同一.数学是诗 ,数学是画,数学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将诗情画意引入数学课堂 ,不仅使数学课堂令人心潮澎湃、趣味盎然 ,也能激发学生的国学情怀 ,把数学冰冷的美丽 ,变成火热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有些数学问题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我们把隐藏了数学问题的诗叫做数学诗,以诗歌的形式表述数学问题,语言优美,形式活泼,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选取几例.  相似文献   

4.
数学,这个在普通人心目中枯燥而又理性的学科,在数学家眼里却是诗、是歌、是画,数学里充满了公式美、逻辑美、秩序美.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够把这诗一般的美妙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想法和做法总结出来,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5.
将诗歌与数学有机地结合编成算式谜题,不仅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得到形象生动的表达,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记诵,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读者在念完诗后,又想数学问题,题目做完后,还可以享受到一次阅读诗歌的乐趣,因而感受到诗中有数,数中有诗,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6.
“哲学终结论”认为,传统哲学本体论由于对“一”与“普遍”的重视,导致现实中具体存在的遗忘.而要解决问题,必须使哲学与诗缝合.巴迪欧认为,今天哲学终结的根源恰恰是哲学与诗的缝合.要拯救哲学,就必须将哲学从诗中解缝出来,重建本体论.新本体论的建构只能由数学来完成,因为数学中的集合论真正解决了“一”与“多”、“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诗人的想象可以补充我们的数学理解.——张奠宙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们常常利用诗歌抒发感情,表达胸臆,缅怀历史,描绘现实,展望未来,褒扬真善美,贬惩假恶丑.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戏剧,其到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8.
任伟芳 《数学教学》2010,(7):9-11,14
数学与诗有密切的关联.著名作家王蒙著文指出:“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章法,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那些从诗中体验到数学的诗人是好诗人.  相似文献   

9.
有句名言: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数字是数学的骨髓,“骨髓”人诗,文理相融,别有一番情趣。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几首诗,品味数字在诗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
将诗歌与数学有机地结合编成算式谜题,不仅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得到形象生动的表达,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记诵,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读者在念完诗后,又想数学问题,题目做完后,还可以享受到一次阅读诗歌的乐趣,因而感受到诗中有数,数里有诗,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1.
李庆社 《初中生》2009,(7):33-35
有些数学问题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我们把隐藏了数学问题的诗叫做数学诗.以诗歌的形式表述数学问题,语言优美,形式活泼,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选取几例.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有诗意,就有诗的内容,诗的意境,诗的韵律,诗的华美和诗的享受。数学教学当然也是教学。数学教学中的诗意,有的在教学过程前就呈现出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在教学后回味中体现出来,不过大多数教师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形式新颖、趣味性很强的数学诗,如今也有人将数学题目编成诗歌,便于记忆.下面列举几首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数学诗歌供同学们赏析.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秦牧在其名著《艺海拾贝》中辟有“诗与数学”一节,认为数字入诗,显得“情趣横溢,诗意盎然”.数字入诗,别具韵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隽永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饮马问题     
唐朝诗人李欣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图1所示,诗中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的A点出发,走  相似文献   

16.
陆游谈写诗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解数学题也有这样的道理.这就是要头脑清醒,有一套考虑问题的方法.这除了对其它数学基本功的要求之外,重要的是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正确区分与运用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海林 《初中生》2008,(11):30-33
古今中外有一些数学问题,是以诗歌的形式叙述的,是别具一格的数学诗。本人搜集了部分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诗并进行剖析,以飨读者.一、百羊问题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中。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客观事物是否具有艺术审美特性,不是由事物本身存在的状态决定的,而是由审视客观事物的人的视角决定的.正如有诗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不是数学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之与艺术的美擦肩而过,而是教师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数学知识从美的地域剥离出来,这不仅使数学知识流于枯燥荒芜,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所以,教师尽可能在兼顾数学知识理性状态的同时,发掘数学知识的感性状态,并运用现代的教学艺术,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美、结构美、情感美、节奏美、语言美展现出来,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诗般充满艺术性,实现数学知识学习与美学教育的同时发展,它们相辅相成,共同铸造完美、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和对联同数学时有联姻:如把数字嵌入诗、联之中;有的一副联、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当你在读联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能得到美的享受。一.数字入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  相似文献   

20.
下午第三节课,以往气氛热烈的初一(1)班教室出奇的安静,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们正围着一幅名画上题的一首诗在抓耳挠腮地冥思苦想.名画《百鸟归巢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杰作,一位名叫伦文叙的状元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小芳心直口快,首先打破了沉默:“这首诗既然是《百鸟归巢图》的题诗,为什么全诗找不到‘百’字的踪影呢?”小婷回头表示赞同:“诗人只数了八只鸟,这与《百鸟归巢图》的百鸟不是矛盾吗?”小亮是本班的“数学通”,他说:“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