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人居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建设得到不断发展.综合中西人居环境理论,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该具有安全、健康、方便和舒适等特征.对人居环境特征的量化评价具有测量、评估、比较和预警等功能.当前,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研究相对薄弱.必须注重对人居环境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在研究和建设城市人居环境的同...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界定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及构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主要省会城市2015年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四方面的分项比较并据此将城市分类,得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不平衡,内部差异明显等结论.最后,针对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居环境是人类居住和生活所需的各类资源与环境条件的总和,对其质量的评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当前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居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的思路与技术方法。以基于生态位宜居度的衡阳市人居环境质量研究为基础,结合衡阳市2007、2008、2009年三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建立人居环境动态评价功能单元,在Visual C#.Net2008开发环境中运用ArcEngine控制设计并实现了人居环境动态评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2-15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1]。通过对邢台市已经完成整治规划的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以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为调查重点,查找邢台市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邢台市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足问题的原因,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人居环境的内涵及组成,强调了人居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对哈尔滨市的人居环境数据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哈尔滨市的人居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有关优化哈尔滨市人居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陕西省商洛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对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水平逐年提高;生态环境评价值位居首位并且逐年提高;社会环境评价值整体呈现波动状态;经济环境评价值位居末端但整体呈上升态势。针对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从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区1998-2003年人居环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西安市区人居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改善,但改善速度仍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更为缓慢.针对这些问题,从城市规划、城市居住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西安市区人居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归纳和分析大量唐宋诗歌的基础上,从山体、水体、动植物环境、视野与景观的角度,分析唐宋时期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特点,试图探寻传统理想人居环境,并以此对现代人居环境中的问题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人类生存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人居环境已成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社会学等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近年来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对于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尺度下人类住区适宜性的评价;国外对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范围较广,在研究尺度上更加多样性.文章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外在研究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比国内更深更广,国外研究主体类型更为丰富,在研究角度上更集中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非正规居住区升级改造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人居环境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居环境是近年来关注度持续升高的一个话题,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以南宁市为例,从自然环境、城建环境、人文环境三个研究路径着手总结南宁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并对南宁市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南宁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应继续打造"绿城"品牌,以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为重任,加快支柱产业建设,加强社区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而传统建筑风水学“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它关系到尊重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居环境的选择和营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准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和谐、趋吉避凶和唯变所适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人居环境观一直指导着人们选择与营造人之居处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其二,改造完善非理想的人居环境。理想的人居环境可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古徽州许多村落选址符合这一要求,“枕山、环水、面屏”也因此成为古徽州村落人居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模式。但也有不少村落的人居环境并非完全符合理想模式,对于非理想的村落环境,古时徽州人在遵从自然的同时。进行积极改造使之趋于理想。非理想人居环境改善与营造有许多方法,修建水利设施,改造自然水系是最常见的措施.最负盛名的范例当属世界文化遗产—黟县宏村。植树造林是改善非理想人居环境的又一重要措施。水口是徽州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的门户,也是村落人居环境营造的重点所在,常形成自然和谐、文化寓意深刻的水口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湖南省1991~2007年间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虽在逐渐改善,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滞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最后,从乡村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对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乡村居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受日益兴起的人居环境学研究的启发,提出了建立系统的人居文化学的构想,认为真正的舒适宜人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人居文化思想作指导,如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中国传统山水诗画园林的艺术构图;吴良搞先生的“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思想,充分考虑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目前国内开展的古村落文化、乡土建筑等方面研究,也是人居文化学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新兴的人居文化学将以和谐观、生态观、适宜观、可持续观和责任观为指导原则,有力地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构成人居环境质量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性质和相互联系,建立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选取36个具体指标对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把13个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分为三个类型,最后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中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是推进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皖南古村落作为村庄的一种特殊类型,人居环境建设应当以满足村民的居住生活需要为最高价值导向。环境友好、田园游憩、城镇依托、产业支撑等,是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的选择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人居环境模式构建,尚需要做到多管齐下、合力共进。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领作用基础上,特色村落建设规划要适时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亦需要在多元管理主体沟通合作中,关注皖南古村落村民的权益诉求,激发他们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以1km ×1k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交通路网指数、水域指数、学校服务指数、居住影响力指数与地被指数等影响因子,运用GIS技术建立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定量研究大滁城规划区人居环境的适宜程度及其空间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呈现由中心区域向周边地区递减的趋势;人居环境指数与人口密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二者的一次拟合度 R2=0.8361。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大滁城一般适宜以上的地区132km2,接近大滁城面积的2.96%,相应的人口占大滁城8.75%,其中3.3%的人口聚集在0.78%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和比较适宜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698km2,占大滁城国土面积的15.69%,相应的人口39.33万,占大滁城总人口的24.21%,人口密度555人/km2,是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与否的过渡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3619km2,人口108.91万,占大滁城总面积的81.35%,人口密度为303人/km2,低于大滁城地区365人/km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农村内涵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论文以实地调研访谈与调查问卷为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安徽省人居环境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污染日趋加重,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结合通化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提出通化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湖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地区分异的特征及其发生原因,初步分析分异条件下湖南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基于分异现状的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