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8,(9):22-22
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8279名,就业学生8108名,就业率达到97.9%。其中省内就业4804人,占就业总数的59%;省外就业3304名,占就业总数的41%。省内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西州(在西宁地区就业3439人,在海西州就业486人),两地共就业3925名,占省内就业总数的82%;省外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目前部分职业学校的就业推荐工作还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大学生就业全面服务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以及“平民化”就业的社会现实机遇,帮助他们调整好就业心态,把择业的视野投向广大的基层,并为他们去基层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积极地进入就业的竞争与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逐步融为一体,毕业生就业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就业方式市场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实现因素多元化,就业竞争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不断增加。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下的现实态度与选择,也深刻揭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为精准指导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实证调研剖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成因、帮扶需求等。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成因主要受就业能力高低与就业意愿强弱双重影响,就业帮扶需求集中在求职核心能力指导帮扶、求职多元保障支持两个层面,就业帮扶关键人物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学生本人、家族成员和高校辅导员。据此,引入二维度“象限”分析法,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为5个群体类别,并针对性提出具体就业帮扶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最大的就业群体,研究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形成机制,有利于在职业准备期帮助大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准备,并在职场中取得长远发展。文章结合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从大学生就业心态、择业观念、求职技能、经验实力四个维度,针对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21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想法,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变化趋势,提出就业帮扶举措,助力大学生有效就业。  相似文献   

6.
健全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介绍了高校建立并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具体做法,如构建科学的就业工作体制,制订系统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协调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就业工作考评办法,落实严格的就业工作奖惩制度,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就业行动教育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求职行为为直接目的,关注学生的求职过程,倡导学生正确职业观念的教育和引领。高校开展就业行动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就业行动教育的主体间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教育评价的多维动态性,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多主体协同推进就业行动教育,优化就业行动教育课程设计,模拟就业实践情景或就业实训,建立适恰的就业行动教育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就业行动教育,凝练就业行动教育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人民幸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立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从高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疫情平稳转段后,塑造就业组织体系、就业服务行动、就业资源体系、就业信息平台、教育体系改革、就业生态体系等六大要素构成的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程志媛 《成才之路》2023,(11):65-68
大学生就业质量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发展水平,与之对应的就业评价体系也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话题。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评价体系,先要明确其理论基础,再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应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设定合适的评价时间,完善就业评价体制,选择多样化的就业评价方式,为更多高职院校提供思考方向,提高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为我国社会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服务就业、开发就业、促进就业为宗旨的山东省就业促进会9月30日成立。促进会下设市场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中小企业就业和境外就业5个专业委员会,有单位会员444家,个人会员318人。其主要业务范围是,配合政府部门、协调有关方面组织开展各项促进就业的服务活动,吸引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市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及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日益突出。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主动出击,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现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挖掘市场潜力,密切高校与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形成了一套适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就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了中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及就业质量状况。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未就业比例很低,但其中超过20%的博士从事临时性的博士后工作、灵活就业和合同就业;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和行业分布呈现多元化特征,在高校或教育行业之外,企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已成为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从地区流向看,博士就业具有属地化和向北上广等东部地区集聚的特征;博士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较高,但部分学科薪酬回报不如硕士毕业生。在供需结构转变、博士就业多元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博士生教育目标和培养机制,加强博士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追踪调查,重视博士生就业及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应立足实际,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市场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政府完善就业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女大学生转变求职观念,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就业等,是消除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捷 《教育与职业》2006,(23):80-81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而且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市场的逐步建立,作为市场的基本尺度——诚信,理应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了产生其就业诚信缺失的宏观社会背景和微观原因,并提出了重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措施,认为对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辅之以信用评价体系,铲除就业诚信缺失存在的社会空间,是重构毕业生就业诚信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师范毕业生就业逐渐市场化,大量师范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面临着新的就业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江苏省师范院校及师范毕业生为例,对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改进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是并轨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年,国家实行不包分配、通过就业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就业制度,这是我国全面运作就业新制度的第一年,高校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办学观念,做好基础工作,制定“营销“战略,积极主动地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这是大家公认的一条铁律。但实际上,就业有高品质就业也就是含金量高的就业和低水平、水分多的就业之分。按照望城县职业中专的理解,高品质就业就是对口就业率高,就业的巩固率高。记者认为,这也是检验职业学校是否有生机与活力的最重要的标尺。  相似文献   

19.
就业排斥和就业歧视都是用来描述劳动者无法获得适当的就业机会的理论概念,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就业排斥关注群体,而就业歧视关注个体;其次,就业排斥强调的是就业机会的丧失,而就业歧视强调的是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最后,判断是否存在就业排斥的基本标准是由于制度等原因导致个人不能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健全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介绍了高校建立并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具体做法.如构建科学的就业工作体制。制订系统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协调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就业工作考评办法,落实严格的就业工作奖惩制度,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