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帛子《老子》假借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研究古字的活化石,中大量使用的假借字,为我们从断代史角度研究秦汉之际汉字使用情况,研究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本通过对帛书《老子》甲乙本中所使用的假借字进行收集、分类和考察,试图揭示秦汉之际假借字的使用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中有一些明确注明“假借”的语言材料。慧琳所谓假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字学意义上的假借,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训诂学意义上的假借,所谓“本有其宇,依声托事”;(三)词汇学意义上的假借,所谓词义引申。这或许亦是许氏“假借”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
4.
假借字但借其声,由于世异时移,声音递变,或方言殊语,所以同一意义的词(主要是虚词),借用了许多大体音近的字来表示,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同义字群。这些同义字之间在音韵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察其音变关系,对于揭示古汉语虚词的内部联系,将有一定作用。下面就儿类虚词的情况,作一点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会艳 《华章》2007,(6):133-134
尹湾汉简中的一篇<神乌傅>所含假借字数量丰富,且出现了多个未见于古书的假借字,整理研究这些假借字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传世文献的一些疑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汉语大字典>等大型工具书补充一些重要的条例和史料.  相似文献   

6.
<正> 何谓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为什么会产生假借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汉字是象形的方块字,上古造字之初,无论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都是有形可象的。而有些事物或概念则无形可象,造不出,有音无字,就只有假借一个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它的意义。第二,上古字少,为检字方便而借。《说文  相似文献   

7.
《汉书》中有许多假借字,其中有不少假借字是前人不曾明确指出其本字,甚至人云亦云,所以给今天的读者阅读古书带来了较大的困惑。先根据本义及其引申义,确定某些字不具有某些词义,然后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对《汉书》中前人不曾明确指明或语焉不详的10个假借字进行了考释,指出本字,目的是为读者及研究者研读古书、探求古义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8.
边琮  姜大爽 《现代语文》2007,(9):116-117
朱珔(1769-1850),清末安徽泾县人,字玉存,号兰坡. <说文假借义证>(以下简称<义征>)书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将谋付梓时朱氏病故.适值清末,由于兵荒战乱,本书的稿本被毁坏得残破不全,后由其后代摘取<经文广异>及其它说添补,但本书卷首的序文、凡例都己失去.本文通过分析本书大量的例证后,明确朱氏在义证假借时,共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形义,另一方面是声韵,笔者在此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9.
10.
假借述略     
假借是一种据音用字的方法.它的产生使得汉字在初始阶段能够完成记录汉语的任务。这虽然人们的书面交际带来混乱,但也直接促进了大量的形声字的产生。而且,假借用字的原则为汉字的音化定下了基调──汉字的形体具有表意兼表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的书评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峰 《平原大学学报》2006,23(4):117-119
图书评介是发现和揭示图书的基本形式,图书馆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书评工作,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2.
善于"引用"是《世说新语》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法,其中对《诗经》的引用量大且效果极佳,通过对《世说新语》引用《诗经》的典故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典与他的政治思想、身份地位和个人爱好有关。《世说新语》用各种方式引用《诗经》,使这部志人小说充满了诗意,增强了美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起源甚早,《化书》汲取前代民本思想的精华,并予以深化和弘扬,表现在四个方面:猛烈挟击封建剥削与压迫,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国君均食让利,提出建立“大和”的最高社会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率先提出了《诗经》中的“企幕情境”一说,它并不仅限于男女怀意,一切人们为之幢憬、向往的事物,而又不能如愿以偿者。都会产生这种“距离怅惘”。“企慕情境”在《诗经》的诸多诗篇中都有鲜明表现,根据其表达的情感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男女之间的企慕,二是对贤士的企慕,三是对家乡的企幕。这些篇目,在“企慕情境”的表达上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构思,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曾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实,学习《诗经》,并不仅仅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称,而且它们在诗中大多都承负着比兴、喻托之重任,所以我们更可以从鸟兽草木的各个具体个体特点、习性的认识基础上,进而深刻领会诗中的深意。单就鸟儿来讲,有的甚至已成为化积淀中的固定意象了,比如:鸳鸯、燕子、喜鹊、大雁、布谷等等。  相似文献   

16.
自西汉以来,《诗》被儒家奉为经典后,有关于它的文学价值的研究论著在历代中都层出不穷。但其在民俗学和人类学方面的价值却很少有人问津;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透过“三重证据法”①,我们将深入挖掘《诗经》中的媒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周易》是一部用于占筮,同时又包含着博大、深邃、丰富思想的文化典籍。其内容由"经"、"传"两个部分组成。"传"是以经为依据,对自然、社会、人类的历史发展所作出的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明。《周易》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在"传"中。其所记载的阴阳之美、天地之美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6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使用玉,到《诗经》时代,玉器的制造与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各种名目的玉在那时也已经出现。文章通过对玉的名目的梳理,厘清了各种玉器,还分析了《诗经》中“玉”物象繁多的原因,证明了当时人们重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玉含有的精多。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致中国第一届《周易》学术研讨会的贺信中,提出了“周易是宇宙代数学”的命题。这一命题受到国内外易学界的普遍赞扬和认同。但是,冯先生却说不出周易宇宙代数学的代数符号和数值为何。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华裔数学家焦蔚芳先生建立起焦氏“周易宇宙代数学”理论体系。这一个理论体系基本上是成功的。这是焦先生对易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本文的目的是想对焦氏“周易宇宙代数学”作一调整,使其更加丰富和精确。不当之处,请焦先生和易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刘春萍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3):43-45,68
《墨子》中使用了大量的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形式多样、颇具特色,除了常见的单问单答、多问多答的形式外,还有排比式设问、反问式设问等。反问句有单用反问、连用反问和间用反问等类型。设问和反问充分、恰当的运用形成了墨子严谨周密、清晰犀利的行文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