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美术知识传授与美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选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这些都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日益丰富。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也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努力在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国家制定的多层面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美术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为美术课程体系做出了"形"的表征."形"的变换,反映了美术课程"意"的创新,新的美术课程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即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规定下,多种版本的美术教科书、教材推向社会和学校;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和教材为不同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与教的范式;在提升和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内在潜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表现出美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功能;新的美术课程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结构体系,承载着提升公众艺术素养和提高艺术质量的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4.
师范美术教学整合多学科势在必行,在分析其必要性的同时,通过以美术学习为主导的"综合?探索"教学活动,例举了将师范美术教学与音乐、文学、思想教育、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整合。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本研究从美术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型等方面,有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式的德育氛围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让德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6.
李学忠  李文红 《教师》2011,(3):112-112
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我在《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设计,主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体验成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与合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美术教学人文性的凸现,是美术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有效的美术学习活动,应让灵性与沉静并存,让学生在学习中兴奋,在寻求表现的紧张、创新的挑战、沉静的思考、自我超越之后的兴奋。其用意在于关注学生内在的自由生命带来的灵气,强调本色无饰的美,以简洁自然、朴素之境为最高境界,主张以形式美为本,超越外在的活动形式而走向美术鉴赏深层展现。本文根据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创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进行了各种尝试和实践。通过对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时效性""自主性"的有效发挥,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有效地体现了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标准。  相似文献   

8.
就"美术鉴赏"课程,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学习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十分严重,为初步解决问题,建议高师"美术鉴赏"课程扩展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规律、实施经验教育等等,以增强对中小学的适用性。同时,也为高师"美术鉴赏"进行更深入的课程改革提供探索经验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钟岚 《考试周刊》2011,(79):231-232
一、教师的现状与反思 我的老师曾在区内的十几所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普遍不重视美术课程。一些学校其他学科占用了美术课,有学科歧视现象,美术课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学校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有些学校领导们认为音、美是无关紧要的"小学科",没有把它们放到应有的位置,与"开齐、上足、教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只是口头上重视,实际行动上并不重视;  相似文献   

10.
张争光 《学子》2013,(8):40-40
初中美术结束了小学阶段单纯地注重"颜色"与"形状"的教育,开始了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教育关注度的转移,决定了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对美术技能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发展过渡时的桥梁作用,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的桥梁作用,需要在精心选择美术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  相似文献   

11.
许斌 《成才之路》2011,(18):59-59
在现行高考制度、人才评价机制影响下,许多中学面临着很大的办学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办起了"美术特长教育",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于是,"美术特长教育"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也因此,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是紧密围绕高考的,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可以说,美术特长教育存在着许多误区,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魏思东 《教师》2012,(12):5-9,2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渐渐脱离新课程的教学变革。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我们的美术教师照本宣"讲",孩子们一个个牙牙学语,拾人牙慧,不如让我们的美术教师另辟蹊径来重塑我们的美术课堂。在现实社会中,运用真实的生活场景、生活素材,以尊重我们的孩子为先导,让孩子在自己成长的新的生活美术氛围中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真正丰富我们的美术课堂。作为有着"世界华人艺术家""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诸项优秀荣誉称号的美术学科带头人——魏思东,对于儿童生活美术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构想,现在让我们一道来品读、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热爱美术事业。于现在全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美术课程的目标强调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基于这个目标,我们研究了"以开发审美创造力作为目标"的美术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在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琴 《考试周刊》2011,(56):227-228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而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是任何人都受用一生的基本能力。本文从分析审美教育和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审美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特点、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并探讨了审美教育在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特点、形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善桃 《考试周刊》2011,(83):230-230
美术是情感艺术,美术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在美术教育实践中融入情感因素是初中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在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寓"情"于"美",以"美"动"情"。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现阶段中国国情下,美术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新课改以来,现在的教材无论在内容的编写上,还是在呈现的形式上,都与过去的美术教材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刘春颖 《考试周刊》2011,(16):216-216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果将美术教材看作是通向美术课程目标而铺就的五彩大道的话,那么这样的大道应该是无数条的,即所谓的"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能够实现美术课程目标,教师就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本人同样也是一本"活教材",我通过在课前精心备课、制作范画、查询信息;在课堂认真上课、演示范画、指导作业;在课后做好反思、修改作业、拓展课题,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而且还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鉴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搞好美术鉴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因此,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最具革命性、最具特色的不可改变的思想基础。其中选择性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尤为重要,而其前提则是多样性。在高中阶段,课程应体现差异性,依据学生的智能特质,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对课程标准的改进则需重点考虑:明确美术课程的定性,在人文性底色上凸出其视觉形象的独一性和感知、理解、创造这三个基本行为指向;顺应现实,将美术鉴赏定位为必修模块;将"现代媒体艺术"更名为美术界比较成熟且广为接受的"新媒体艺术",并更新和强调其中最具有群众基础和更便捷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