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民族村落的乡风文明建设,既内涵于传统与新阶的交融,也体现出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互构。湖北省恩施州石桥坪通过全国文明社区创建,实现社区行动主体有效治理,提升整体文明意识;地域文化嵌入性发展,筑牢乡风文明建设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规范集群树新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石桥坪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使得民族村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乡村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保障,促动民族村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20,(1):99-102
"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大力加强乡风文明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又要充分挖掘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管子》[1]一书中蕴涵的诸多教育思想和举措,可以为当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颇多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塑形,另一方面也要铸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是关键,而家风文明是乡风文明的缩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新农村家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家庭结构简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学校德育教育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的合力来有效推进新农村家风的传承和发展,促使优良家风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勾画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让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走出一条彰显乡村特色、实现乡村文明和谐发展的路子,使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幸福新农村,是一项集生活、文化、经济发展等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发挥孝文化的现代治理功能,培育当下乡村孝道文化秩序,是建设美丽乡村、共享美好新生活的抓手,是推进创新式治理的基础,有助于重塑乡村社会形态,实现"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红色文化是乡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红色文化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核心引领力和重要经济支撑。以红色文化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一要通过创作优秀红色文化艺术作品为乡风文明建设立标铸魂;二是通过拓展红色文化展示平台为乡风文明建设搭建阵地;三是通过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为乡风文明建设"聚神建体"。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当下,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文化产业精神动力不足、村民价值观念存在偏差、乡村社会治理效果欠佳、乡村人民文体活动贫乏、村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因此,提升产业文化价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和蓄水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农村书院对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主导统筹与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利用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文体活动,发挥乡贤名人的积极作用是建立并发展农村书院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乡土情怀的内部驱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乡民的认可服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促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的振兴。婚嫁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地文化传播、培育文明乡风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青岛市即墨区南王家庄村婚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思考,重点探讨其婚嫁文化的演变特征、成因,以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打造文明新风等,增加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复兴、满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基于耦合理论的分析,发现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存在资源依赖、发展着力点、依托路径、发展目标的耦合基础,从而设计出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为探索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路径,更好地发挥两个系统的耦合效应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为我国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乡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及乡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这一角色定位也存有淡化乡村教师“乡土色彩”,对乡村学生既有文化身份及其教学价值体认不足,其作为乡村场域中的知识分子身份地位日渐式微等问题。乡村教师从“知识传递者”走向“文化建设者”,使其增强对乡土文化的感知理解及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发挥作为乡村知识精英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和问题,其中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文化赋予了村民生活以意义、乡村社会以秩序,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城镇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对信阳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消解,使乡村文化建设面临两难困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信阳乡村文化发展路径:一是形成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合力,共推乡村文化振兴;二是推进信阳乡村文化价值重建,实现历史价值、当代价值、未来价值的连通;三是挖掘信阳乡村文化精神内涵,提升乡村文化的自信与自尊;四是推动信阳乡村文化现代转型,做到保护与利用并举。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精神对乡村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价值.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逐渐彰显、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减弱到复苏、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升温、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再次回温的历程.当前,由于乡村城镇化、教师专业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逐渐疏离、乡村教师公共角色逐渐退场成为其公共精神面临的主要现实挑战.乡村教师要在育人实践中提升自身公共精神,在乡村社会中萃取公共精神的养料,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培植公共精神,从而为打造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新乡贤"力量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4.
韩、日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正规和非正规两种教育形式提高乡民素质、改变乡民观念并增强其伦理道德水平和国民凝聚力、建设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借鉴韩日做法:以政府为主导实行财政、立法双轮驱动,切实加强乡村振兴“硬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面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农产业,提高乡民物质生产水平;以教育为主导实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双轮驱动,切实加强乡村振兴“软建设”,强化乡民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新型乡民,提升乡民精神生活境界。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成人教育对于农村社区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文明乡风营造以及环境保护。为有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成人教育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社区建设理念,推进政治民主;举办文化活动,营造文明乡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战斗堡垒”,要发挥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作用,引领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组织力不强、政策宣传不够、干部腐败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引领力的提升。因此,吸收和发展新党员,提升基层党员文化素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搭建互联网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均为可行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并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乡村文化产业的建设必须以县情为基础,突出自己的特色,积极发展女书文化产业无疑是振兴江永县乡村经济的一条重要出路。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离不开最关键的要素“人”。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公共资料等方式对江永县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对江永县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女书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产业人才培养创新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主动适应发展趋势促进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制订有针对性的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政企三螺旋人才培养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是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文化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部分乡村村民传统道德观念弱化,乡村文化设施不足,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正视乡村文化建设,探索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建立文化自信,增加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回流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的复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