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型世言》是新发现的佚失达400余年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书共十卷四十回,绝大多数取材于明代社会生活,堪与“三言”、“二拍”比肩,被专家称为“三言”、“二拍”、“一型”。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对《型世言》所流露出的宗教意识、所描写的宗教人物及宗教活动进行讨论,试图通过对《型世言》所构筑的宗教世界的分析,说明其宗教世界是伦理本位下三教合一的世界,并尝试由《型世言》对待宗教的态度来探讨中国人的宗教观及其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1.对郑振铎、孙楷第、马廉、王重民和刘修业等在“前《型世言》研究”中的书名、内容、篇数、章回之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书贾出版《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别本时,用源自《型世言》的篇章,有的做了不同程度的改动。2.《型世言》是1987年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陈庆浩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的。出版后在中国的大陆、台湾以及韩国展开了《型世言》研究的新纪元。3.中、韩、日各国研究者在学术会上或出版物中的论见,超出陈庆浩在《型世言》台湾刊影印本的《导言》和本人的文论者甚微。  相似文献   

3.
《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人情世事,语言别具特色,较典型地反映出明末的时代特征。《型世言》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型世言》中所出现的“被”字名,其特殊的形式构造更量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本文试就《型世言》中的一些特殊“被”字句加以分析、研究,以引起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型世言》:道德化的宗教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型世言》是新发现的佚失达400余年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书共十卷四十回,绝大多数取材于时代社会生活,堪与“三言”、“二拍”比肩,被专家称为“三言”、“二拍”、“一型”。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对《型世言》所流露出的宗教意识、所描写的宗教人物及宗教活动进行讨论,试图通过对《型世言》所构筑的宗教世界的分析,说明其宗教世界是伦理本位下三教合一的世界,并尝试由《型世言》对待宗教的态度来探讨中国人的宗教观及其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型世言》口语化程度较高,是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的珍贵语料。《型世言》中的反诘语气副词有“难道”“岂”“终不然”“何曾”“何尝”“何必”“何苦”“何妨”“何不”“几曾”“还”这11个。《型世言》中的反诘语气副词大部分用在无主语句的谓语之前,表示“反诘”“没有发生过”“不,必”等语气,在结构上多为重新分析复合式,都可以修饰VP、多音节成分、肯定形式,部分可以和其他副词连用。  相似文献   

6.
《型世言》动词重叠的格式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型世言》共使用15式257例动词重叠,单音节动词重叠“V—V”式最多,双音节动词重叠“AABB”格式最多,“AB—AB”格式次多。《型世言》有的动词重叠带补语,有的带“着”等助词性成分,但极少带“儿”尾,名词性成分作宾语时全部后置。弄清《型世言》动词重叠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研究动词重叠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量方法考察《型世言》一书“甚”组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详细描写、分析它们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并和现代汉语加以时照,以此透视《型世言》“甚”组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为主要研究语料,以其中的介词“以”为考察对象,进行较为详尽的调查、研究。意在考察《型世言》中介词“以”的使用情况和特点,同时结合其他文献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并采用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料,作历时和共时分析。  相似文献   

9.
《(型世言)评注》是明代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回国”后的具有代表性的点校本,其价值值得称颂,但也存在一些瑕疵。本文从校勘、标点、注释三方面提出拙见,以为该书再版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三言二拍,《型世言》的研究力度热度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原因除了研究史的时长不及外,主要是我们囿于"人性解放"窠臼,无法对《型世言》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做出应有的肯定,致令研究者的价值评判陷入尴尬境地,由此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充分展开。其实,只要我们把《型世言》置回明末思想文化场域,就会发现"人性解放"在《型世言》研究中的不适应,同时也可以发现《型世言》忠义主题之于拟话本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与爱情是《陆犯焉识》的双重主题,陆焉识一生执着于自由与爱情,却在现实压迫下一次次妥协与逃离。本文通过解析《陆犯焉识》中的"逃",以此探析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苦难。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宋代说话”的分类,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根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分为四科,即:小说、谈经、讲史书、合生,这一分类方法有误,是鲁迅先生对《梦梁录》的误读所致。实际上"宋代说话"应该分为小说、说经、讲史书和商谜四科,“合生”从属于“小说”。  相似文献   

13.
马珂 《天中学刊》2014,(2):78-80
《抱影庐遗诗》,清代河南陈州府西华县张华所作,乾隆十六年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民国河南省立图书馆据乾隆十六年刻本抄本。是书彰显了河南省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视,更具有较高的版本校勘之功用,可补诸家目录对于《抱影庐遗诗》著录之缺失。《抱影庐遗诗》所收诗一方面记述了西华县社会动荡不安之情况,另一方面,张华与师友酬唱之作又反映了清初西华文坛之风貌。  相似文献   

14.
坚持启蒙是鲁迅一贯的立场,然而在不同的时期,鲁迅对启蒙的理解和态度是不同的。如果说“呐喊”时期的鲁迅相信启蒙的作用和力量,那么到了“彷徨”时期,已是对启蒙开始质疑和反思了。这种质疑和反思在《伤逝》中通过第一人称内焦点叙事的模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西晋陆机在罹难之际,曾云:“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后人将此言与秦相李斯“上蔡之犬”的典故对举,故后人有“上蔡之犬,不戒于前;华亭鹤唳,方悔于后”的感慨。上蔡是李斯的故乡,但华亭与陆机、陆氏家族有何联系研究者们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考证“华亭”的地理位置,了解其沿革演变,揭示它与陆氏家族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鲁迅形象建构的内在机制是鲁迅精神资源的确立及扩散,其生成的逻辑基点是文化认同危机与现代"形象范式"的找寻。历代学人的学术阐释丰富和延展了鲁迅形象的精神内涵,当然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误读"现象。不同文化语境的烛照则使"鲁迅本体"被构织成为文化场域中有机构成要素,呈现出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特性的鲁迅形象。  相似文献   

17.
诺依曼生于鲁迅的印刷时代,死于韩寒的网络时代。在"沉默螺旋"的旋转中,不同的时代也造就了不同的"中坚分子"。在印刷时代,鲁迅苦闷的一生为人们带来了一丝曙光;而网络时代,韩寒的出现也让人们感到有所欣慰。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能涌现更多捍卫真理的人,敢于打破沉默的人。  相似文献   

18.
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学运动是由带着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思想接近马克思主义的鲁迅与在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思想和文学观念中成长的党员知识分子共同展开的.从二者之间的联合与矛盾看左联时期鲁迅的思想文化形态,则可概括为:阶级理论视野和文化启蒙立场并行,“真的知识阶级”和无产阶级大众二元平等,“个人的无治主义”和左翼阵营意识的消长共存.与左联党团领导人的新旧对立、非此即彼的典型思维相比,鲁迅的思想呈地质层般的“多层累”形态,是一种非政治实践的批判性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9.
鲁迅杂文对人际隔膜的言说,主要包括了人们因生活在"两个世界"而彼此不相通产生的隔膜"、主奴之分"的等级制度造成的人际隔膜、"安于为奴"的思想制约下形成的人际隔膜、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偏见认识加深而造成的男女之间的隔膜、先驱者未完成的启蒙与民众的冷漠麻木而产生的隔膜和"唯利益至上"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深化的人际隔膜;在挖掘出这些不同根源下的人际隔膜类型的同时,也展现了鲁迅为消除人际隔膜而做的努力和对一个真诚有爱的"真的人"的世界的呼吁。由此体现出作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鲁迅对于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伤逝》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是描写婚恋题材的小说。鲁迅以启蒙者的立场写了人物激越飞扬后爱情的悲剧意蕴;张爱玲则是从世俗的人性写看似成功喜剧背后的无奈与苍凉。两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对"五四"时期的爱情神话的解构。通过两部作品的比较,可探究到张爱玲与鲁迅的文化关系,以及两人在思想深层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