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事实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1)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2)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3)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大问题"的特征,四个方面阐述"大问题"提问的原则,五个方面阐述"大问题"提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中数学如何设置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成为被广大教师所采纳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教师理解偏差和能力不同,问题情景设置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该遵循科学适度的原则,根据所学内容的性质与地位设置情境,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的本质。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置问题情境,应更具体地贯彻实施"生活化数学"等方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置问题情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在阐述"问题教学"含义的基础上,针对现今"问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三个方面就如何设置有效性问题作一探讨,尝试就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策略作一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掌握好语文教学,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语文教学的模式问题;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思维性"三、语文教学的包容性问题:"只有语文学好了,其他的功课才能学好。"四、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五、语文学习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以"问题解决"模式为出发点,系统分析"问题情景"之与数学概念教学的关系,从创设概念的形成情景、创设概念的"形义"情景、创设概念的结构情景、创设概念的系统情景以及创设概念的运用情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围绕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数学概念教学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解决"教学既要继承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传统经验,又要发扬新课标倡导的问题解决教学新理念,基于以上认识,进行小学数学小学数学"五步循环"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研究。本文从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评价拓展五个方面,对这一教学结构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解决"教学既要继承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传统经验,又要发扬新课标倡导的问题解决教学新理念,基于以上认识,进行小学数学小学数学"五步循环"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研究。本文从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评价拓展五个方面,对这一教学结构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9.
问题设置法是一种把提出学习目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本文根据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探索如何进行问题设置.  相似文献   

10.
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通过问题的设置把课堂整体教学活动有效地串联起来,绝大多数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问题作为开端。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学科的问题式教学的应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问题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一)合理设置问题导入,激励自学探究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英语课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自发地进行探究,课堂导入十分重要。在高中英语Module 10 Unit3的"Aids today"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就首先展示了一段央视拍的关于aids的纪录片片段,并设置了如下探究性问题:"When is World Aids Day?  相似文献   

11.
杨亚娜 《成才之路》2011,(34):40-40
本文从"预习""交流""课题""文化""评价"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其本质上探究了这种基于建构理论之上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内涵,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情景设置及其问题情境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李增福 《考试周刊》2010,(25):18-18
本文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材改革、加强案例教学、增加实验课程、进行实践教学,以及改进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结局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艳香 《教师》2011,(22):64-65
本文针对"如何激发中学生的习作兴趣"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从"欣赏诱导法""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情境体验法""借助多媒体诱导法"和"设置展示平台"五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效果明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提问题教学法在营造历史情境、把握主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造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合理、科学地设计问题,注意"引导"和"评价"等方面介绍了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谢祥运 《教师》2011,(10):83-83
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来源于创新。本文把握"问题探索教学法"的三个关键点,从"问题情景的创设;教法的改进和优化;把握问题特征,巧妙构思问题;民主教学,创建和谐教学课堂氛围"等四个方面论述问题探索教学法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7.
"取值范围"这类数学题,因其较好地体现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与"求极值最值"一起被列为高考的压轴题;从寻求相关函数、依据充要条件、设置辅助函数,进行数形结合、借助向量意象、造就相关图形、构建位置关系、利用图像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求解取值范围一类的数学题进行了求解探究。  相似文献   

18.
李咏梅 《文教资料》2011,(11):209-211
"问题教学"是有效解决思想政治课走进大学生心中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问题教学"就是通过问题抓住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学习。"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和问题意境的铺陈,创设问题要坚持三结合: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问题与学术前沿相结合、问题与学生和当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努力做到站在理论的前沿高屋建瓴;吃透教材融合自如;理解学生和时代,把握关键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更加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相应的认知情境,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但"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方向性;三、"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思考性;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难易性;五、"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实践性;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参与性;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冲突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复习课的问题设置对于复习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以《日常生活与酸、碱》复习课为例,从化学问题设置要注意学科性和趣味性相统一,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指向性、梯度和密度、难度和角度等五个方面进行案例研究,并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