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翻译思维是双语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翻译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翻译思维能力的训练。高职高专学生翻译思维能力的训练既要遵循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即系统性、认知性、文化性及情感性等原则;也要结合高职高专翻译教学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思维训练,即合理安排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差异、培养双语思维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谈翻译课教学中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维方式给翻译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传统思维的种种不良影响及翻译思维的特点,探讨了翻译思维的培养方法和翻译能力的有效训练,以提高翻译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英文化的不同影响了中英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影响了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相辅相成,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受个人思维的影响以及文化影响,翻译建立在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之上。因此,要掌握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才能为翻译奠基。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也涉及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中西方民族受不同的地理、历史及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使译文达到准确、地道、自然流畅的翻译效果,必须深入研究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对语言及翻译的影响,才能在汉英互译时做好正确有效的语序、语态及语意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思维方式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应地带来了思维转换的难度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学英语中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及应用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自主性思维转换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翻译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现状却存在着诸多弊端急需解决,如教材与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基础薄弱、教师素质不高及教学手段落后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针,改革课程设置,适当改变授课模式,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并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翻译的兴趣,以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思维支配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思维之间的转换。思维差异对语言及翻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这一问题,探讨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揭示了思维与语言差异在英汉互译中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英汉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几个方面,从语言表达、语篇结构、文化差异、翻译技能和翻译认知等角度入手,探讨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入职的能力,满足社会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9.
陈蓉 《考试周刊》2014,(70):87-88
长期以来,翻译教学一直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翻译教学的一些对策,促进翻译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田喜娥 《文教资料》2006,(20):154-155
传统的翻译理论及传统的修辞学均不能解决隐喻的使用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在翻译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描写翻译研究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翻译中的错位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究其原因:有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包括语言异质特征、思维模式差异和文化差异;有由主观因素引起的,涉及译者的民族优越感、先验知识、翻译能力、文化意识、翻译目的及社会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2.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翻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在帮助学生外延思路、增强语言联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翻译教学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其课堂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日语翻译教学的改革中要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习得。翻译能力的习得像其他学习过程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入门知识逐步演化为专业技能知识。语言习得有效路径启示我们,在日语翻译教学中,要创设多种互动环境,要加强双语交互思维训练和翻译过程的训练,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本科英语专修者应研习翻译,这既是研习者检验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获得新思想,传播新观念的重要途径。而翻译教学是语言高级阶段教学内容之一,有别于传统认识,如何有效地为学生阐明问题,指明方向以及如何培养其翻译思维乃是本文的写作重点。本文以本科翻译教学为出发点,反思启发式教学为中心,培养翻译思维为落脚点,融对象、手段和目标为一体,尝试提出并阐释翻译思维的几个特征,立足于反思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翻译思维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5.
国内对翻译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等方面,对译者的心理因素涉及较少。翻译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很多问题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才能解释。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从而影响译文质量。因此,应充分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内部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心理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进而揭示心理因素与翻译活动的关系,以期产生更优秀的译者和更高质量的译作。  相似文献   

16.
陆秀英  周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2-124
回译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曾被广泛用来检测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研究对比语言的特征。除此之外,回译也是培养翻译能力,尤其是提高翻译应试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能力以及相关检测翻译能力的一些翻译考试,围绕着翻译能力各个方面的培养,着重强调了回译在针对测试翻译能力细节的各种考试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认为回译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7.
龙江华 《培训与研究》2006,23(5):125-12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由于语言中隐喻的普遍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跨文化翻译就是将原语中的隐喻转换成目的语中的隐喻的一种活动。因此,译者的隐喻认知能力对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译者可以从文化习得、概念隐喻的习得和语境分析三个方面来提高其隐喻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有汉字,似乎对中国人学习和翻译日语提供了便利.其实不然,反而容易使人望词生义.给汉字的日汉翻译带来错觉.思维的本性;翻译的过程是深入了解民族思维差异性的过程,要找出难点,正确翻译,真正起到文化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