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章通过从职业学、文化学、知识学及复合视角对职教教师的应然角色进行多维度审视,明晰职教教师培养的目标,并结合分析德国、澳大利亚及英国的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对我国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即提高新教师准入门槛,确保职教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重视职教教师在职培训,推动教师持续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教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2.
现行职技高师职教教师教育主要存在教师教育定位"泛专业化"、教育教学改革"去师范化"和教师教育制度"非整合化"三大问题.为了重构职技高师职教教师教育模式,亟待采取如下对策:促进专业化的职教教师发展:培养"双师型"的复合专业人才;推进整合型的课程体系建设;创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3.
周煦 《职教论坛》2006,(24):63-64
英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对我国职教新教师的培训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高度重视职教新教师群体的入职培训工作;强调导师对职教新教师的作用;建立全新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政策侧重于教师的职后培训,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成为政策领域的一个盲点.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看,教师的专业知能必须经过系统而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养成.而职教师资培训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使得试图依靠短期培训实现教师质量整体提升的职教政策遭遇"瓶颈".我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政策必须从注重职后培训向注重职前培养转轨.  相似文献   

5.
欧美发达国家在职教"双师型"师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构建了贯穿"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体系,德国建立了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英国形成了"三段融合""三方参与"的教师培养模式,澳大利亚建立了严格的职教教师准入条件与资格标准培训包.通过总结欧美国家职教"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职教"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实际,建议标准先行,加快构建"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和等级递进制度;产教融合为依托,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质量保障为要件,构建内外部相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基于TPACK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激发活力为动力,构建公平、公正、多元的激励机制,逐步提升职教教师的"双师"素养.  相似文献   

6.
完善职教教师准入制度是我国职教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缺乏相应标准,我国职教教师准入制度一直存在师资培养缺乏统一规范、师资认定缺乏明晰依据、师资选聘缺乏严格门槛等问题.建设分层分类的标准体系和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标准建设是当前我国职教教师准入制度改革的新动向.通过对澳大利亚教师准入制度的分析,探索总结出其成功经验在于构建了完善翔实的职教教师标准体系并依照标准严格把关职教教师准入.鉴于此,我国职业教育需研制全国性的职教教师入职标准,并以入职标准统领职教教师准入制度,开展基于标准的职教师资培养、资格认证和师资选聘,实现教、评、选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是当前职教师资研究的重点课题。根据教师职业成长规律与国家职教教学名师的个人素质及成长发展历程,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把职前和职后紧密连接起来,并实现大学、企业、职校三者的有机合作,实施立体化的培养策略。职前与职后三维立体的培养模式将使三者实现共赢,这种合作机制的成功实施需要许多支持条件,如政策规章、模块式整体化课程的设计与运作等等。  相似文献   

8.
论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提高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文章提出,职业教育师资的能力结构具备"双重实践"和"双重理论"的特征,而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总体水平的关键在于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专享教学门类和专有培养序列,及构建融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及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应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本文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内涵,介绍了职技高师为了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高度重视职教新教师群体的入职培训工作,强调导师对职教新教师的作用.建立全新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新教师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验与做法考察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普遍对职教教师具有严格的入职标准,非常重视他们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并建立了完善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德国德国对职教师资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保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需要通过师范专业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能力;三是一般要具备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3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德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大学教育阶段,选择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培养现状难已满足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针对现存职教教师培养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文对中国职教发展的教师培养框架提出积极设想,通过对入职前认证环节、入职见习环节和后续培训环节的构想,本文试图构建出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系统的职前培养、规范的入职流程和健全的职后发展机制,构成了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素质的三大核心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不断加强培养工作的同时,大量职教师范生却面临严峻的入职困境,阻断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的通道。新进教师群体的增量问题持续累积,进一步加剧了存量问题,给教师职后培训和专业化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有鉴于此,从观念和认识、制度和政策、具体培养过程等层面采取系统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职教师范生入职困境问题,而且对整个职教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职业教育日益关注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提升,而教师是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健全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我们应当理清思路,厘清问题,探究原因,完善政策。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导致职教师资培养基础不牢,发展后劲不足。从"量"上来说,职教师资数量短缺现象严重,一方面职教师资不足而导致高生师比,另一方面院校职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师教育世界性发展浪潮和我国职教教师精英培养,有力推动了我国职技高师的历史转型和发展.外因是条件,而内因是决定因素.关键是要深谙转型时代背景,把握发展的内涵与定位,紧紧围绕培养"双师型"职教教师精英的根本任务,构建具有职教教师教育特色的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终身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体制,形成特色化办学与综合化发展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针对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教研究为引领,以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为双驱动的"一导双驱"一体化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一导双驱"框架下"校—企—校"联盟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以期为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广西中职师资培养尚存在一些问题,应以职教师资科研能力为重点,提升职教师资培养的层次;积极探索"三方共建"新模式,提高职师专业设置的适切性;以"双师型"师资培养为目标增强职师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求职教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这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职教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给予较高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这需要从教学者、教学对象、培养方式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高等学校(技术师范学院)培养为主体、93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教师职后企业实践为辅助"的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但是,总体上"双师型"更多停留文件表述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实践性困境。据此,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精神要求,以专兼职结合方式建设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双师型"的内涵,从理论、实践和国际视野中科学把握"双师型"内涵和实质;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教师培养的经验,创新理念和思路,以"双资格证书"、"双结构组合",和"双导师+双证书+双基地"培养等模式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