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在唐代科举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选拔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它为统治阶级扩大统治基础,巩固中央集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纵观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舞弊现象也随着科举相伴而生,不可避免。为了使考试公正、公平,宋代施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从而使科举制更趋于成熟和完备。  相似文献   

2.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以来实行的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至此宣告终结,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改革科举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科举制的废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朝,存在1300年之久。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和废除是历史的必然和进步。今年是废除科举考试制度100年,为了全面认识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影响,把握近代考试制度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今天的考试.本刊邀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两位学者撰文。  相似文献   

5.
雷宇 《培训与研究》2002,19(4):82-84
科举制在古代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其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本从统治选仕的政治角度、科举考试操作的技术角度以及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化土壤的角度分析了科举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三言二拍”中的科举考试和现实社会的科举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是相差不大的。冯、凌二人在“三言二拍”中所表露的对科举取士的态度,和现实社会中的科举,同样有相通之处。表现在:一、个人才华高低是中进士与否的决定条件之一;二、科举制不断完善的同时,科举考试有规律可寻;三、积德行善者中进士;四、科名前定。冯、凌二人将对科举取士的态度融入拟话本中,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肯定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科举制的担忧,同时还对士子进行了劝诫。研究“三言二拍”,对研究明代社会的科举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踔 《中国考试》2007,(12):42-47
自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以来,它一直备受国人的责难和诟病,在大多数的国民眼中科举简直是一无是处。事实上,科举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就像今天的为数众多的考试一样,其合理性和可取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科举扩大了人才选拔的对象和范围;科举提供了相对客观、公平的人才竞争制度和程序;通过科举考试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人才选拔的视角看,科举考试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意义。_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是一个影响重大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制度,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方法和其彰显的公平性,不仅影响着中国,同样影响着世界。它伴随着人类文明从远古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科举制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太平天国开科取士的原因,详细考察了开科取士的基本情况,并对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的积极意义和诸种弊端予以辩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蜡烛与明清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科举考试用烛可分为科举考场用烛及科举考生用烛.明代乡、会试科举考场用烛数量可观,用烛品种丰富,用烛场合较多;清代会试考场用烛量大,清政府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试考场给烛方式及数量作具体规定,使其更为完备.明代考生用烛既承袭旧制,亦有所创新,体现明代科举制的与时俱进;清前期科举考生用烛并不规范,但经乾隆一朝整饬,考生用烛规范性达到顶峰.令人深思的是,清政府虽对科举制多有改进,然而不过是对譬如用烛制等无关紧要方面的调整,厘革始终未触动科举制的实质,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科举制终难逃走向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西、太平天国两个短暂的起义政权的科举考试情形,虽然近些年<状元史话>等著作有所涉及,但都还不够深入.笔者通过认真比较有关史料的记载,认为大西政权建立前后共举行过5次进士考试和1次制科考试,只有4次是成功的.张献忠无心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其科举考试不仅较为随意,且充满血腥味;太平天国则比较重视科举考试,先后举行过"天国级"进士考试22次,其特点是有一定规范而名目繁多.  相似文献   

13.
从对科举考试制度的研究中寻求今天可资借鉴的经验,这是前不久在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召开“第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研讨会”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唐末到明清,中国古代地方官学与科举制长期并存,深受科举考试的影响。科举考试使地方官学培养目标与科举选才直接对接,进而在学校科举合流后,又成为促进地方官学发展和普及的基础与力量。特别是地方官学兼有的培养人才和推广教化功能,对促进地方文教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举考试内容的窄化、固化和科举考试形式的僵化并由此导致的科举单一的“指挥棒”作用与学校教育内容丰富性和目标多样性要求之间矛盾的激化,是科举制消亡的根本原因。借鉴科举与学校教育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当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考存废”等现实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刘海峰科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它将读书与做官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学说制度化。在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应考──入仕”人生成功三部曲中,参加科举考试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科举制的目的是选...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贯穿科举考试中的一条红线。科举考试对官宦庶民一视同仁,从考场专门设置、糊名誊录、双重定等第、别头试和锁厅试等方法的采用,都力图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实现向上社会流动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科举制度使封建社会通过选纳社会精英进入政治权力中心而不时迸发出活力。  相似文献   

18.
××同学: 来信谈到,在阅读明清小说时,常触及到科举制的问题,要求能了解科举制的有关情况。我拟结合《儒林外史来谈谈这个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是朝廷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任用人才的一项政策,与士大夫的仕进有密切的关系。科举制经历了由萌芽、确立、成熟到衰落的过程。汉代有个察举制,可看作是科举制的萌芽。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步蜕变为维护门阀特权的工具,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设进士科,由朝廷用  相似文献   

19.
提倡男女平等,致力于妇女教育,历来被认为是太平天国运动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那么,太平天国是否实施了妇女教育?太平天国的妇女教育是仅停留在文件中的一种设想而已,因为当时的各种条件都不能提供实施妇女教育的可能。而科举考试设立女科更是对相关史料的误读。把推行妇女教育理解为事实从而作为太平天国妇女解放的依据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田建荣 《考试研究》2009,(1):103-120
蒙养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举制长期并存。科举考试使蒙学教育目的与其接轨,使蒙养教材渗透强烈的功名利禄思想。特别是一些科场的失意者,做蒙师便成了他们临时的选择和人生过渡,这不利于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古代蒙学的确有了长足发展,在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训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科举考试推动、促进并保护了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