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合价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并贯穿于各个知识点之中,对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方程式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学计算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出:"化合物或混合物里,正化合价代数和与负化合价代数和的绝对值相等"的等化合价法则,及"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总值与降低的总值相等"的法则.以下举例说明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化合价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并贯穿于各个知识点之中,对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方程式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学计算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出:"化合物或混合物里,正化合价代数和与负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化合物理,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我们可推出“在化合物里,正化合价代数和与负化合价代数和的数值相等”这一等化合价法则。巧妙运用此法则,会给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例1 某金属M的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后可得金属M,此时质量减少了50.5%,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该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解析:金属M的氧化物被还原剂还原为M后,质量减少了50.5%,说明在该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题若根据化学式来计算,可设该金属氧化物的  相似文献   

4.
一、配平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值等于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值。2.电荷守恒——反应方程式两边所带电荷的总值相等。3.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时,在遵循“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虚拟一种或几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简洁快速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且不影响整体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所谓缺项方程式,即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未写出的方程式。这些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为水、酸、碱。   配平的关键:一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中被还原和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数值相等;二是反应前所有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与反应后所有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相等。   配平的难点:未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原子数的配平,特别是氢、氧原子的配平。   〔例 1〕 配平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 Mn2++□+□□   先使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数值相等。 2+ 5+□□── 2Mn2++ 5+□□   再使反应前后氢、…  相似文献   

7.
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根据是化合价规则,即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此规则的基础上,灵活应用“三先三后法”求解元素的化合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解题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都遵循“两守恒”、“一相等”原理,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其含义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总数与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对于离子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相等.利用该规律可对氧化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及有关氧化反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普通中学高中化学教材介绍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的“化合价升降法”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简单方法——“假设化合价的化合价升降法”(下文简称“假设法”)。 “假设法”与“化合价升降法”的唯一不同之处是在不违背“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一原则的条件下对复杂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适当的假设,使之能顺利地应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现列举三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其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由于在一个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目相等,故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目也必然相等.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方程式的原则是:升高的总价数=降低的总价数.道理简单,但具体实施还是有一定难度,因为各反应方程式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下面介绍配平的三个技术处理和一个技巧,(事实上,配平除需要知道化合价这一化学知识外,其余的基本上是一个数字技术处理的过程,故称之为“技术处理”和“技巧”.)以下例题均为全国高考题.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守恒”就足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几个连续或平衡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作为研究对象,对此类方程式采用零价配平法为其配平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例题介绍了此法在纯无机物参与的、有机物参与的以及带字母化合物参与的等不同类别氧化还原方程式的运用,认为该法对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够快速、巧妙、准确地配平。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实例来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和涵义.2.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认识化合价的实质.3.记住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教学重点: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教学用具:投影仪教材:初中“九义”教材,“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一节学习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了解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有关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有关内容.请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共价化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化学里,按化学反应本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物质在反应中没有获得和失去电子的,叫做非氧化—还原反应;一类为物质在反应中有获得和失去电子的,叫做氧化—还原所应.对于后者反应类型多、配平复杂,下面就谈谈这类反应的配平方法.一、配平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它的表现形式是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得失电子数相等,化合价升降必相同,所以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不仅要反应前后元素原子个数相等,还要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降相等,因此正确判定化合价是配平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反应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和化合价升高,降低总数相等的原则,介绍了单原子法、反向配平法,合并化合价法,最小公倍数法,价态归零法、待定系数法等六种氧化一还原反应方式式的配平方法,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具体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标定及化合价升降总数的计算.本文根据不同反应采用五种不同的标价方法,能达到快速配平的目的.一、定零标价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困难时,可将该化合物中各元素都标为零价.例1.Fe_3P HNO_3——Fe(NO_3)_3 NO H_3PO_4 H_2O将Fe_3P中的铁和磷元素的化合价都定为零价,则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Fe 0→ 3 升高 3×3 P 0→ 5 升高5 共升高14|×3,N 5→ 2 降低3 共降低3|×14,可配得:3Fe_3P 41HNO_3=9Fe(NO_3)_3 14NO 3H_3PO_4 16H_2O.二、平均标价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中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例2.NH_4NO_3——N_2 HNO_3 H_2O,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书写硫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往往对硫的化合价如何变,反应物如何确定,把握不住。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实例(见附表),总结了一个书写法则,介绍如下,就教于同行。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硫元素的价态。硫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存在-2、0、+4、+6四种价态。可用一个“化合价阶梯”表示之(如右图)。然后分析下列两组反应,研究在有硫元素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反应产物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9.
现行教学大纲对化合价的概念要求是不再要求理解,对化合价判断确定不再要求掌握,但对化合价的应用却没有降低。本对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化学主程式特别是有关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1.原理:电荷守恒通常是指溶液中的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或理解为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溶液呈电中性;或指组成物质的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或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电荷相等。2.适用范围:1知道溶液中几种离子的量,求另一种未知离子的量的计算题。2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相等。3离子推断中的电荷守恒原则或电中性原则。4化合物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