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焦旭伟  王磊 《文教资料》2008,(33):70-71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技工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技工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加强耻感教育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耻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规范性基础和要求,是个体德性成长的前提。在当前提倡人们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景下,耻感文化具有极强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但由于耻感文化本身的局限性,其道德教育价值又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6.
耻感文化具有丰富的意蕴,它为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实现德育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耻感文化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吸收耻感文化,化解当代道德教育困难;培养耻感意识,提升个体道德自觉;增强生活耻感体验,变革道德教育模式。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7.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知耻意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精华及合理成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耻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耻感教育在为人处世、立业兴业、理国治世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耻感教育有其特定价值,而践行新型道德教育理念、加强自我修养、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力度、完善社会机制是和谐社会视阈下耻感教育的4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加强耻感教育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耻感意识,不断健全耻感教育机制,始终坚持耻感理论教育和社会制度管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耻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在当今社会,耻感依然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因此加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耻感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耻感现状的剖析,思考造成耻感淡化的原因,并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耻感思想,它萌芽于商周,形成于先秦,完善发展于宋明以降,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道德精神财富。深入挖掘和梳理这一耻感文化的精华,对于增强国民耻感意识,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统一,健全耻感教育运行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耻感涵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耻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其他情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知耻意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精华及合理成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耻感错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既是道德认识,也是重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当前社会耻感严重错位,出现了如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人的道德意识淡薄,传统伦理主体地位丧失,道德教育存在失误,社会机制不完善和经济尚不够发达。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完善社会机制,加快经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加强“耻德”修养。  相似文献   

14.
耻感包括知耻感和羞耻感。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由于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失误,使得一些大学生荣辱不分、是非颠倒、耻感淡化。提高知耻能力、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和构建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是提升大学生耻感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耻感伦理不仅对个体德性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国民性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而且对于改善学风校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风尚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协同推进大学生耻感意识教育、行为模式引导以及制度、组织及物质设施保障等多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积淀。中国的古人向来把"知耻"作为重要的个人修养和自身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人们的言行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耻感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除了对个人产生作用之外,耻感文化还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甚至已经内化为一些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规范与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对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耻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批判地去继承它,发掘它的思想价值,使之为我们今天进行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及"以德治国"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耻感文化发端于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评价促进手段,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引导人们内在自省,提高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日本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耻感"强调外界力量对个人的约束,虽含有中国传统耻感文化评价手段,但受岛国文化的扭曲,缺失促进道德修养的要义,在内容上产生异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耻感文化”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如何培育学生的羞耻感是当务之急,在青少年“耻感”缺失严重的时下,学校更应该从文化建设、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等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将传统“耻感文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有机结合,树立他们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辨证的完整的概念,只有在对善和恶的扬弃即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良心,从而确立真正的道德信仰。因此,作为对善的愉悦的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就成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强调注重正面教育环节("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环节("耻感"教育),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中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耻感"在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信仰确立的"耻感"文化。研究和借鉴"耻感"以及中国"耻感"文化,从个体自我肯定评价活动(荣感)与个体自我否定评价活动(耻感)的辨证统一中能完整地理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信仰确立的评价论机制。  相似文献   

20.
耻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传播我国传统耻感文化,增强学生耻感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加强耻感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就耻感教育的具体内涵及其作用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切实加强耻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