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人畅 《考试周刊》2012,(57):126-126
地理学科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让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社区、村镇、城市、国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环境,培养资源意识、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这些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学在我校极受重视,为地理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下面就谈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翥  李建华 《山东教育》2003,(14):23-23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是当今困扰全人类的两大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同样也遇到了这两大问题。利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每一个地理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沙尘暴的肆虐———大气污染;浊流的横行,水生生物的死亡———水污染;大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诸多环境问题也相继出现。目前的问题已不是人类是否能在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中生活,而是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环境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民族心理。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具有进行环境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应更新观念,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青少年作为21世纪的主人,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让他们行动起来,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必须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初中教育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环境意识的重要时期,对其适时进行环境教育,帮助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域经济及其协调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在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 日益走向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仍把视角局限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上,已很难起到从根本上解决诸多区 域经济地理要素实现良性耦合的作用,更不可能达到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21世纪,环境道 德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力量,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引入并重视对环境伦理道德 的研究,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生态意识反映了人对自然生态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因此,以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使命.生态意识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环境现状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域经济及其协调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在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仍把观角局限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上,已很难起到从根本上解决诸多区域经济地理要素实现良性耦合的作啊,更不可能达到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21世纪.环境道德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力量,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引入并重视对环境伦理道德的研究,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的形式,从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态度、环境技能与参与等三个方面分别对曲阜师范大学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的知识已不能满足未来创新发展的需要,为此,世界各国都将知识的自主获取作为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其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前提。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对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诸多误区,原因主要在于对自主学习意识内涵的认识尚不明确。自主学习意识是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应当从认识论的系统原理出发,遵循各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从学习任务驱动、实践体验、互动交流等途径循序渐进地予以促生与强化。  相似文献   

11.
倪耀  黄志刚  张琴 《宁夏教育》2000,(11):43-4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特定的环境为基础的,环境良性发展,则促进人类发展,环境恶性发展,则阻碍人类发展,甚至危及人类生存。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排放的数量、速率与日俱增,环境同题愈演愈烈,已成为困扰“地球村”人类的难题,尤其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环境同题就更是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环就是人的自然价值观的转化,即由传统的奴役自然转化为与自然和谐共荣。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对公众尤其是学生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是重中之重。通过环境权教育、环境知识教育、环境伦理意识教育,使保护环境的意识内化成一种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体会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郑燕 《地理教育》2009,(5):33-3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口激增,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贵州六盘水地处我国西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凉都”美誉并非浪得虚名。但作为西南煤海,其环境污染较严重。煤炭企业是六盘水的主导产业,围绕着煤炭滋生出了众多厂矿企业,如洗煤厂、炼焦厂、小炼铁厂、土法炼锌厂等,这些企业成为污染六盘水环境的罪魁祸首。在生态环境日益下降的今天,保护周围环境,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教育相对滞后,而地理学科本身的诸多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环境教育知识,培养他们具备环境意识是地理学科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笔者以为,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人类只有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了,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从事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做好新闻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的这种途径让每个人都能增强责任心,自觉地保护环境,不去破坏环境。基于此,具体分析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以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育要完成对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化学教师必须在环境知识、环保理念和环保行为上有较高的造诣和品位,这也是化学教师环保素养的三个方面。环境知识是环保素养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培育的载体之一。如果没有环境知识作依托,环境意识的培养犹如一纸空文。环境意识则是对环境认识的浓缩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许伟泽 《教书育人》2000,(15):24-2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20世纪以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忽视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致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保护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环保事业的兴衰,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鼓励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战…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中小学生到21世纪初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否拥有良好的环境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环保工作的成败,因而,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非常重要。 一、认识问题 为满足21世纪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应当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环境素质,具体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较强的环境意识。意识到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人们必须依照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不破坏地球环境,不损坏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第二,对于环境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全球统一性和环境诸要素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的无知、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在遭受环境问题的威胁与危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对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环境价值意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参与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