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一直是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此现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问题,应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融资予以支持,同时应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服务、股权融资、融资服务、信用担保以及政府扶持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政策倾斜,真正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位”作用,却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大胆借鉴外国经验,尽快完善并落实各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及相关配套体系,使之与商业性金融协调配合,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理论综述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不容乐观,融资渠道狭窄,结构性矛盾突出,信用担保体系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能性缺陷。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低,担保体系不健全,缺乏政策支持等。因而必须建立并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难以获取银行贷款、抵押担保困难、政府政策导向力度不够、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等融资瓶颈。提出创建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使民间融资合法化、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中小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推进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异质"的,因此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均衡并不意味着结构均衡,必然有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从市场直接融资。政府应该为此类企业融资做出制度安排和金融支持: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与再担保体系;建立扶持基金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社会辅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新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对策,如努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扶植,积极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辅助渠道,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宽各种担保机构信贷资金来源,加大信贷力度等。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现状,探索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融资体系的政策构建,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和非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从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和建立长效融资机制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扶持并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银行信贷制度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巨大。基于现有的实践,首先,应该从体制上创新:实行银行内部中小企业信贷的专门化;其次,改革现有较为刻板的担保制度,即适当的使用信用担保,扩大担保品的范围;第三,要完善已有的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信用评级制度;最后,要大胆尝试和推广一些新型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剖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诸多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应通过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体系,筹建风险投资公司,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体制性障碍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因素。中小企业融资的体制性障碍的主要矛盾进一步体现为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与资金匮乏的矛盾、资金需要量激增与融资渠道狭窄的矛盾、中小企业发展弱势性与资金援助体系缺失性的矛盾、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与大型企业市场垄断的矛盾、中小企业经济结构的多元性与资金扶持政策的非平等性的矛盾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是一个企业或某个产业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问题。从融资供给主体和政策层面分析,融资途径的缺损以及融资环境的滞后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困难的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运用金融政策改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发展外源融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融资难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依靠切实有效的政府支持和一定比例的政府投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从而来选择最佳融资机会,提高有竞争力的融资方式,来制定出最佳的融资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融资困难日益成为阻碍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从政策环境的转变、中小企业自身的弊端以及金融机构的思想误区几个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成因 ,着重从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和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融资机构两方面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经营环境并不理想,尤其是其“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偏高,贷款满足率低等。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政府和银行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体系,改进和创新融资手段,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完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从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必须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治理、信用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素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发展"中小板块市场"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技术创新、贡献税收等多个方面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是构造市场经济的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力量.但是,在不健全的社会信用环境等各方面原因作用下,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所受到的限制较多,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进一步集中力量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环境,加快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以稳定企业自身和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阶段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先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立法、税收、金融体系、融资担保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经验,以及印度尼西亚的中小企业小额信贷和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这些特殊的融资支持政策。然后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并通过建立民间借贷资本模型和再担保机构模型,更好地阐释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其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与其融资难的特点提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企业自身要完善和发展自身素质,提高信用水平;通过企业与金融及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充分发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互助、互补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即从企业、金融、政府三个角度来分析其融资难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和最具成长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的现实环境并不宽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和"瓶颈",从理论上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机理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利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对信用担保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引入信用担保机制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均衡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信用担保机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却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大胆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完善并落实各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以下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种原因,最后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