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教育》2004年第2期“新书斋”栏目推荐了“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马燕日记》。我读后深受感动,久久难以释怀。继而,又想到了和马燕几乎同龄的我的学生:他们过着比马燕富足安祥的生活,却很少有马燕一样对知识、对生活强烈的渴望和追求,他们贪玩、逃学、不爱学习,不珍视幸福,不体贴父母和家庭,乱花钱,不渴求知识,记日记虎头蛇尾,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拼搏进取的精神……我突发奇想:若将这感动自己的《马燕日记》推荐给他们,或许也会感动他们。趁两节作文课的时间,我以选载的《马燕日记》为两个班的百余名学生上了一次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2.
当我请同学们谈一谈父母亲关爱自己的一些细节时,他们或内疚,或悔恨,或感动,有的学生竟哽咽不能语。后来,我又布置了一系列作文,如《父母的爱情》、《假如我是妈妈(爸爸)》、《给父母的一封信》等,既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又极大地促进了沟通,强化了学习动力,深受家长赞赏。  相似文献   

3.
<正>一直很喜欢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每当读起它,总是充满着感动,心境自然也变得平和了。仿佛有了超脱的舒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把这种心态放到了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力争在教育的沃土上做一个幸福的播种者。播种一颗关爱心,做学生生活的"挡风墙"如今,乡镇初中有很多留守学生,平时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这些孩子,我格外同情他们,心疼他们。学生陈曼(化  相似文献   

4.
每当听到滕格尔那首浑厚悠长而又充满沧桑的歌曲《父亲》时,我就会想起我的父亲,想起我和父亲相处的时光。我没有为父亲流过一滴泪,尽管我眼角常常有泪。我曾为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掉过泪,曾为在寒风中高声叫卖的辛苦小贩掉过泪,我认为他们太可怜,太辛苦了,而面对父亲,这个为生活日夜奔波,对工作倾尽心血,为我不辞辛劳的人,我何尝有过一丝感动?  相似文献   

5.
夏学杰 《师道》2014,(11):58-59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学古文了--我说的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而是学校自己另开设的--以前在幼儿园、学前班也学一些,但是要求不严。不像现在有学校自己印刷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对学过的古诗、《三字经》都能背下来。儿子每天早晨想起要被老师过筛子,就急得直哭,因为很多时候他都背不下来。我问过别的省市一些家长,他们孩子学校也都有类似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背的东西大同小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等。  相似文献   

6.
丁杰 《初中生》2009,(3):8-10
想起那个夜晚,我就想起那群学生:马延艳、唐宏、李晓飞、李秀丽……今晚,我不知道她们在哪里,不知道他们是否也会想起那个星光满天的夜晚,想起我这个教他们唱《同桌的你》的语文老师。想起那群孩子,我生命的夜空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哦,  相似文献   

7.
听了本校两位语文教师讲授《老王》,对结尾的主旨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是这样:“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成为时代的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8.
1958年8月,我走出师范学校的大门,踏上小学教师的工作岗位。一开始工作,学校行政上就分配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一年级学生,都是七、八岁的,他们刚进学校,什么道理都不懂。要把他们教育好,对我这个刚从学校毕业还带有一些孩子气的年轻教师来说是莫大的困难。但我想起自已是个青年团员,在青年团员面前难道还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吗?我又想起了在毕  相似文献   

9.
上期反馈     
王益 《上海教育》2006,(3B):5-5
捧读新学期收到的第一本《上海教育》杂志,我感受到了它的一些变化:新开出的“我与《上海教育》五十年征”栏目勾起了我这样的老读对往事的片段回忆。中提到的一些记、编辑,他们编辑过的不少章,曾经指引我的成长。一张老照片,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时候.教育工作的生活普遍比较清贫。但物质的贫乏并不妨碍大家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班主任,我常常是通过翻阅学生作文的方式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一次,我看到在一篇题为《感动》的作文中,学生刘珍珍(化名)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什么叫感动,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可感动的事情。"一副冰凉、冷漠、哀怨的面孔跃然纸上。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那么是什么境遇扭曲了这个年仅十六、七岁正处于人生花季的少女的心灵呢?经了解,原来这个学生刚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了,母亲患有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要有一种能力:用感性的方式表达理性思考。走向儿童心灵的教育,才会长久地滋养他们的成长。"这样的一种能力,我在山东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的李虹霞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她不但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我这个远道而来的旁观者——一个想成为她那样的老师的人。我感动于李老师追求教育的的完美,感动于她耕耘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她对幸福教育的不懈追求。学生的高度——关注教育细节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偶然看到一篇章——《善良的心》。中写道,“有一颗善良的心,处处为他人着想,虽然最终可能苦了自己,但也是苦中有乐吧。在事情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心灵的满足,所以善良的人还是乐此不疲。这个世界上还是善良的人多吧。”读了这篇章,我好感动,因为我想起了母亲——她老人家当年也曾讲过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3.
这个教师节 ,我又收到了不少往届学生寄来的信和贺卡。我翻阅着默读着这些祝福和问候 ,以及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对生活的感悟。我从中拣出了一位特困生自制的贺卡 ,上面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意气风发地走在大路上 ,路边是参天耸立的白杨树。贺卡上写着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看到这里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个贫穷而又坚强的女孩的影子。从教二十余年 ,我对农村的贫困生总是给予特别的关爱。我从这些贫困生身上 ,常常可以发现一些闪光点。我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也激励自己。寄贺卡的这个学生叫周荣 ,…  相似文献   

14.
于瑶 《成才之路》2011,(3):77-77
记得我在大学时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感触颇多。该书主要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语气,以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他的父母、他的老师如何用他们的关爱来教育下一代孩子,让孩子们也学会关爱他人。曾经我对一名极少与老师说话的学生说了一句“再见”,他脸红了。自那以后,他甚至要绕过好几个同学来向我问好。所以,我认为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通过细心与爱心,以情感入手,和每一位学生建立起交流的平台,因为爱可以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15.
刘金霞 《教书育人》2012,(25):74-75
有人说,读书是辛苦的,读书是孤独的,但我以为读书是幸福的。师生一起品读一本好书,体味其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此时,书已不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成了自己和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善解人意的知己。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书变成了与学生沟通心灵,与家长互通有无的载体。一、品读书本感悟爱我又一次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一直想通过某种载体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爱的教育。蓦然间,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想起了曾经拜读过的那本连夏丏尊先生都非常感动的书《爱的教育》,现在终于有了载体。因此迫切地想把这本影响了几代人的书与学生分享。开学初,我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开始阅读,着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凌会 《班主任》2014,(5):54-55
那年,高二文理分科以后,一个“久负盛名”的学生进了我班。我习惯性地对他实施我的教育关爱,态度诚恳,工作细致,生活上关爱他,情感上亲近他,他也着实感动了一把。有一天晚自习时,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他走进来主动要求跟我谈心。在谈心过程中,他说了一句让我始料未及的话:“老师,您会一直这样关爱我吗?”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暗示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班上那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从他们刚进校门到现在,我已经陪他们走过了整整两年.孩子们的个子长高了,字漂亮了,懂得文明谦让了,爱上阅读书籍了,学会感恩了,很多孩子都有进步,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底总涌现难以名状的幸福,我感动着孩子们一点一点的长大,就像一个农人站在田边倾听庄稼拔节的律动.我也感动着自己的付出,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庞红 《小学语文》2007,(7):25-26
被《掌声》感动始于听课。当我真正用心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这一群孩子真诚的关爱和鼓励,感动于英子一颗感恩的心。而这样的情怀正是这一代小学生尤为需要的精神,他们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父母的百般宠爱,他们很少知道感恩,也很少会顾及别人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中学生,社会上的正义和邪恶激不起他们强烈的爱憎;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拨不动他们感动的琴弦。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等美好高尚的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入境生情如,在上《献给母亲的歌》这一课时,一开始我用阎维文的《母亲》深情导入:"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相似文献   

20.
在《老王》的最后作者杨绛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每读到这样的教案或实录,我总觉得挖掘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