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由于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相适应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和建立产学研合作互动机制,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以为区域创新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层构建平台 推进地方工科院校科技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尤为紧迫,至关重要。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理应把握时机,狠抓机遇,积极投身于国家创新体系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之中。尤其是作为数量较多、比例较大的地方高校,切不可认为“科技创新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的事”,而应客观分析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突出战略重点,通过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工作,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类经济发展由创新、要素、投资、财富驱动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创新驱动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包括人、资源、环境、机会四个要素。实践证明,人才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基于区域创新能力视域,在论述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新疆高校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高校教育对于区域体系创新发展的意义、新疆高校教育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对高校教育更好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已经由社会边缘逐渐转变为创新基础力量与科研生力军。作为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教学研究型大学应建设以创新学术理念、科技管理理念、学生创新理念构成的创新文化,这将对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区域创新体系参与能力,有着实质性的推动与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立足地方高校实际,引导地方高校正确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需求的视角下,地方高校的参与路径不能简单理解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成果。地方高校有效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从区域创新体系总体需求、其他创新主体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出发,针对性选择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坚持学研产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龙头和骨干。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学校的定位,坚持学研产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活动定位,使得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区域科技进步主力军、人才主要培养者、知识创新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理顺各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理顺内部科研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校地合作的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优势,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作为煤炭高校,积极贯彻和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推动行业高校科技创新,在学科建设、团队凝聚、知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需的5个创新体系,即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2006年6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作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有6种主要素质和品格:高尚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1.
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实践,对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世界级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当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杭州湾区正值向创新型湾区经济体建设的关键期,已经在区域高等教育的协作建设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规划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对此,杭州湾区域高等教育协作建设应加强高科技、高学历人才的密切往来,打破区域界线、组织界限;重视高校和实验室等资源引领,建立资源共享、开放的平台;接受研发创投资金的供给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支持;针对湾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动态调整专业与湾区所需的产业对接。  相似文献   

13.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它将带来滨海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对提升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校地合作的两种模式,并对校地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基建"的提出为高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建设,推动专业由单一的产教融合向产学研用培五维度融合转变.此举能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新要求相适应,并有助于学生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2 0世纪下半叶 ,部分研究型大学奋起创新创业 ,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 :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创新精神为己任 ,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创业型大学的这种“社会服务”改造和提升了大学第三功能的形式与内容 ,也改造了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和面貌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验室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在信息化时代,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来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高校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创新,把教育创新作为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位置;以政府为主导,将教育创新政策体系作为教育创新的根本保障,强力推进教育创新;保持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建立推动教育创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以教育创新,尤其是大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政策和经验对于我国科学地制定并推行教育创新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家工业化程度是审视当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参照坐标。工程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业经济技术结构所决定的。行业性工科院校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原煤炭高校是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工科高校,特色与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与根本生命力所在。巩固和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是原行业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和有所作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麦茂生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116-119,122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经济区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广西高校作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肩负着为经济区培养和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当前在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中尚存在着诸如学科专业建设滞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和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广西高校应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对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区域高校以服务地方为理念。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区域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校校、校所、校企、校政、国际五种协同创新模式。实施协同创新提高区域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植创新团队,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以政府保障完善协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