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企业。企业凭借其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放入优势,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从政策法规、财政资助、行业协会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维护企业在参与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借鉴国家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企业顺利有序的参与职业教育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从参与职业教育中获取了巨大利益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这不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立法工作是校企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从而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文章阐述了在我国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内涵及意义,从立法原则模糊、立法沟通机制缺位、立法的有效表达机制匮乏、立法的程序刚性不足等方面揭示了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诸多问题,并从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原则、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沟通机能、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表达机制、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程序刚性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进程滞后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发展步伐,校企合作法缺位阻碍企业正常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文章阐述立法机构应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的内涵及意义,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理念缺位、立法程序紊乱、立法权责规定失范及立法表达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揭示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问题所在,从立法理念保障、立法程序保障、内容规范保障及表达机制保障等方面给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体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阶段、作用、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足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如更新理念、转变社会观念、完善制度保障和加强政府调控、重视企业利益、提升学校办学实力、提升行业协会协调能力、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等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参与分不开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互联网新业态下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突出。文章从济源市行业企业参与济源市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分析等方面论述了企业和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悠久、范围广、力度大、形式多样、效果显著。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工业生产的现代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企业的人才、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教育资源,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是双方共同的发展需要。探讨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方式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不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没有赋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企业普遍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及职业院校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企业缺乏吸引力等原因,使得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要转变观念,培养需求人才,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从法律政策制定等方面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从管理走向治理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治理旨在转变政府角色,实现相关主体的利益契合,关键在于重构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权利。治理视阈下企业权利的重构主要包括: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运行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利益共享,融入企业形态的文化课程及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制主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促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必然要求。当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收效不大。本文阐释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障碍,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显得越来越重大,根据《职业教育法》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行业、企业参与实施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也显得越来越迫切。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和行业都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和组织者,实施职业教育是行业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行业、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可以调动的多种资源中最具能动作用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把依法实施职业教育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能否获得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对现状中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的建议:政府应加大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从税收方面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职业院校提升自身实力,吸引行业企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企业可以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面参与职业教育。目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还存在企业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驱力和缺乏约束力等制约因素,需要完善法律政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强化行业监督职能等,以促进企业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市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经验,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投入,分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对合作院校的投入,对企业自身建设的投入。为了建立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须从政府政策扶持、行业服务指导、院校技术反哺和人才就业回馈等多维度建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本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重重要作用己成国际上的共识。本文从政府重视并引导企业参与、提供经费支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互动培养师资、以及构建终身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对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经验进行介绍。结合我国现实,提出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需求激励、改革职教课程以及强化实施校企合作和构建开放性职教实训中心,来增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占据德国职教师资队伍半壁江山的企业培训师,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及其取得的显著教学成效,越来越为世界职业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文章借鉴业已完善的德国企业培训师在资质定位及法律规范方面的成功做法,从政府、行企业、学校三个视角对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参与不足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以及积极与否,取决于参与行为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根据企业的切实需要,整合各种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来源,形成高效率的动力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企业的需求视角,从动力机制的激励与约束方面提出原则性的建议,以期构建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文章通过对比研究中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模式、制度等,在了解两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点及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差距,探寻中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诉求分析,积极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求,是经济转型期企业的职业教育现实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历史需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职业教育的企业参与需求分析,企业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性诉求。企业的职业教育参与职能主要有单独或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做好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如何发展,企业参与是关键性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文章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从利益相关、社会契约、竞争战略等角度分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成为职业教育主体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