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师极少能把培训讲座听来的知识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为他们真正信奉和运用的是在学习理论和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性知识。该文以"国培计划"(2010年、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小学英语学科辅导教师工作为例,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视角,探析如何通过主题研修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生成和发展实践性知识,有效实现教师远程培训的终极目标,希望对进一步提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效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远程培训 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进行了较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的需求;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缓解教师继续教育工学矛盾和提高培训效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展远程培训的必要性。同时从信息化条件、新知识获取的方式和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等方面论证了教师远程培训的可行性,对"十二五"教师远程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教师培训离不开良性互动.本文从对教师个体知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教师学习的特点、成人远程学习障碍的分析出发,提炼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互动的特点:灵活性、开放性、技术性和持续性.并从功能和参与主体两个维度对互动存在形式进行了总结.最后从教育行政部门、项目执行机构、班级辅导教师、参训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确保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开展良性互动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包括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这些都是在万名教师以上的大规模培训,充分彰显了远程培训的效率。远程培训与远程教育类似,其间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容忽视。在学习支持服务中,辅导教师、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是三个核心环节。2009年,要做好教师远程培训,必须把握发展趋势,做好课程资源开发、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模式构建、评价模式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远程培训是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研究与教师网络远程培训的整合,为两者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本文应用相关的学习理论与动机理论,论述了优秀示范、同课异构、行动跟进以及诊断反思等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含义及其在教师网络远程培训中的作用,分析了重新设计、开发、实施与管理网络环境下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提出了指导教师通过课例观察、提出问题、交流研讨、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指导等环节,促进教师观察模仿案例中的优秀教学行为、对比并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交流讨论案例中的典型问题、学习教学案例中的默会知识以及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自身的实际教学之中的具体策略.本研究对提高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远程培训效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率先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其核心内容是:重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教师职前教育,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和非学历培训。本文对基于教师网联的现代远程教师培训进行了实践和思考,试图探索现代远程教师培训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教师远程培训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诺尔斯的契约学习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满足成人特殊学习需要、偏好、经验以及学习步调的教与学的好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在教师远程培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契约学习的内涵、特征和实施进行剖析,探讨契约学习对教师远程培训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广东省义务教育教师学历与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为研究案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从课程内容、培训模式、教学策略、教学互动、培训效果等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与解决对策:以视频(讲座)呈现为主的培训课程内容更能吸引学员,适当安排视频讲座教师与学员互动或交流会提升学员的知识建构和有效学习;设立规范的、严格的助学导师准入制度,降低助学导师的工作量,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设法从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和技术监管等层面保障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真实性;开班前适度面授导学和教学平台模块化、阶段性、进阶性的功能实现以及合理的课程量(进程)设置都会深刻地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通过助学导师、班主任双辅导教师模式形成督、导合力,加大对学员情感激励和负面学习情感的疏导;培训评价应加大对学员应用性层次评价的比重,跟踪学员在培训后改变工作行为的程度与绩效。本研究对提高远程培训的效益,促进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科学、有效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教师远程培训是以因特网为载体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有着与传统教师培训截然不同的特点。传统的以集中面授和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动态化和专业化的需求。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构建开放的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一种必然。教师远程培训具有培训内容的开放性、灵活性、学习的自主性与协作性、教与学的交互性和研修的探究性与行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优势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远程培训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训模式,这种培训为受训教师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的导师,搭建了受训教师间广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教育观念陈旧、培训的资金紧张、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评价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是教师远程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要采取转变传统的培训理念、发挥地方在教师远程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教师培训法制化、加强教师远程培训研究等对策,推进教师远程培训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信息化和学习终身化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网络媒介完成。面对庞杂的信息资源,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个人知识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程教育中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论述了几种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博客作为正在崛起的互联网文化现象,已成为信息的产生、承载、传播及个性化知识管理的工具,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应用到现代远程教育中。本文就博客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知识学习和知识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以及研究性学习场所等三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揭示博客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远程学习支持新发展与知识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网络等双向通信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交互逐渐成为远程学习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使得原来以支持独立学习为主的学习支持难以满足远程学习的需求,实践发展需要一种具有智能性和交互性特征的,支持交互、协作和社区化的学习支持,因此,这就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工程是源于专家系统而形成的一门研究人类智能及人类知识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并促进人类知识发展的学科,该领域的研究为学习支持在交互和智能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基础。因此,本提出远程学习支持的新特征和关键研究领域,并重点探讨了知识工程有关领域在支持未来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潜力。作希望本能够对远程学习支持的理论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周仕荣 《教育学报》2006,2(5):79-83
我们对美国近五十年有关教师学科知识及其应用的研究方式和发展途径进行了概述和评论,在职教师培训重视教学专题学习以提升教学内容知识,职前培训重视教学论和教学方法课的学习,以积累总的分析和理解教学内容知识的观念和方法,是对我国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教育最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E-learning中,学习者不仅注重获取知识,更注重知识在自身乃至其所在组织中的转化。“对外汉语学习可视化教学管理平台”有效利用远程学习交互策略,提供了协作互助的“做中学”环境、合适的实践情境与及时交流、共享氛围浓厚的学习共同体环境、合理的分类归纳工具等,实现了汉语学习者从知识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到认知和反馈的知识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for doctoral students is an emerging scenario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learning relations of knowledge transfer (KT: transferring knowledge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KI: integrating or synthesizing perspective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built by doctoral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doctoral students from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build learning relations of KT and KI during onlin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was applied. First, longitudin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atterns of KT and KI relations over a seven-month training period. Subsequently,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triangulate the SNA findings. S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KI relations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KT. Qualitative results show three themes explaining the challenges of KI relations, including challenges of online settings, the design of the training modules, and student involveme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raw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onlin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such as suggestions to promote KI and strategies for group learning.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个人和组织提升素质与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形式。知识管理理论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知识增值平台、创设学习场域,可促进骨干教师知识的共享与创生,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在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中,程序性知识和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Designing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for asynchronous distance educ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synchronous distance education can replicat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raining or education; but, why should it do so? Asynchronous distance education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create meaningful learning which is not feasible in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provided that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that encourage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ocial reinforcement are specifically creat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ed for learning communiti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synchronous distance education. Asynchronous learning communities are specifically relevant for training environments, given the need for instant and constant training with employees who are located in an ever-expand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workplace. Specifically, three types of communities are described: academic, intellectual and interpersonal.  相似文献   

20.
隐性知识转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导师负责制中师生隐性知识的转移分为伪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的转移,伪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使用语言知识或符号规则编码进行,真隐性知识的转移只能在特定情境中以联结学习的方式进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伪隐性知识转移的编码———诠释模型,提出了真隐性知识转移的触发模型,探讨了导师负责制中促使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