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德育课重要的使命已不仅仅是在言语上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课堂主渠道的教育、熏陶引导学生在行动德育和智慧德育上进行实践和体验。让德育课“三贴近”,创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德育课堂,是提高德育课实践性的重要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因此,以生为本,教学“三贴近”,德育课才能“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2.
笔者尝试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三贴近"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的生活与德育理论的学习紧密结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解析学生的思想困惑,用事实感动人,用正确道德观引导人,让德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当前德育课堂缺乏激情,教学枯燥无味的现象严重.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是当前摆在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德育教学大纲及“三贴近”原则,本文认为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各种策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中职德育课程新教材的编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笔者就中职德育课回归生活,提高德育课实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通过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德育方法实现变革,引导中职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悟和成长,促使中职生学会生活,从而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蒋建栋 《考试周刊》2012,(9):122-123
“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都是围绕有效性展开的。职校德育课需要打造有效课堂,就必须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不断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推动职校德育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12月起,教育部实施了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强调职校德育课教学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三贴近”原则,完善教学目标评价,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使德育课教学切合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德育的性质。然而在具体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由于“中职情结”的存在却制约了新课改的进一步进行。那么如何有效消解德育教师的“中职情结”,便成为扎实推进中职校德育课新课改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封银曼 《教师》2011,(28):10-11
中职德育课程新教材的编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笔者就"中职德育课回归生活,提高德育课实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通过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德育方法实现变革,引导中职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悟和成长,促使中职生学会生活,从而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贺 《文教资料》2006,(4):96-97
在德育课堂的实效性问题下,生命叙事为德育课堂的转变提供了发展平台,用生命叙事的方式激活德育课堂,叙事可以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生命叙事从实际出发,密切了现实与道德理论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德育思想来源于生活,丰富生活,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本文从生命叙事的魅力和感染力出发,进而提出对叙事性德育课堂的操作性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的原则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原则.而且是教学中要贯彻的原则。本文从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德育的教学方式等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突出"三贴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职业学校德育课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德育课教学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增强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合理选用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是实施“三贴近”原则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已经启动新一轮的德育课课程改革,要求中等职业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促使以往仅仅停留在空洞说教的言语德育向生活德育、行动德育转变.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中职德育课堂的探索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采用新理念和学生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或说、或唱、或演、或游戏,欢声笑语充满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课堂上这种热闹的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凤英 《成才之路》2011,(17):16-16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能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能力,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朱春英 《现代教学》2011,(10):12-12
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课堂必定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也应该是契合“生活-教学-生活”模式的。因此,我试图让思想政治课贴近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创设生活化学刿情境,在思想政治课中达成和谐“导学”。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初中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强调将“生活德育论”作为教材的理论支撑,以初中学生逐步发展的生活经验作为编写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堂、学生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将生活融入教学,让教学指导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推动下,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校德育课得到运用,但是在实践中,部分学者认为德育课涉及知识点较多,运用翻转课堂难度较大。本文从"知识点抽象、知识点繁多、话题贴近学生、学生无法完全认同的理论、社会热点话题、单元实践活动"六个方面,就如何精心挑选翻转内容,优化德育翻转课堂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益导向原则是指在中职德育课堂中,教师可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的“趋利性”特点,为学生展示其教学内容或教学过程所具有的“利益”,从而刺激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策略。将利益导向原则应用到中职德育课中,教师可从揭示德育课的总体实用价值、教学环节的能力价值、教学案例的潜在利益和课堂管理的现实利益等层面入手,并要处理好“利与德”“利与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职校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职校德育课教学回归生活是指德育课教学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职校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职校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最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整合。让职校德育课教学回归生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创设民主课堂、强化运用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德育观由“培养论”转变为“学习论”,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文本”,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德育理论”。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德育成长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  相似文献   

19.
德育课堂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渠道之一,但是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改变德育教师观念和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应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反思,探讨以“哲学与人生”总领德育课堂的新思路、新方法,从价值观引领、方法论指导、珍惜“高峰经验”、拓展生命深度等几个方面创新现代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健 《考试周刊》2013,(11):142-143
传统德育课教学模式弊端明显,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作者在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相关理论,分析当前中职德育课程的现状与弊端,就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真正让中职学生在德育课堂中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