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袁氏世范》堪称《颜氏家训》之亚,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思想是《袁氏世范》的重心,通过对其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得出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德为本、强调仁爱的处世哲学,量入为出、勤俭为要的持家之道,救难怜贫、博施济众的人道思想,切近实际、使之有业的教子理念及同情女性、提倡女教的女子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2.
《袁氏世范》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含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尤其在阐述主要家庭成员问的伦理关系,以及居处治家、持家兴业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等方面均有精辟的论述,它将中国古代家庭伦理教化和训俗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袁氏世范》的家庭伦理教化思想,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及社会道德教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氏世范》(以下简称《世范》)三卷,南宋袁采撰。袁采,字君载,信安(浙江常山)人。“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仕至监登闻鼓院”。所“宰剧邑”,可考者有乐清、政和两县。任乐清知县的时间为淳熙五年至十年(1178—1183年)。著作除《世范》外,可考者尚有《乐清县志》、《欷歔子》、《政和杂志》、《县令小录》等,今皆不传。《世范》是他任乐清知县时于淳熙五年写就并准备版行的,但实际锓木已是绍熙元年(1190年)。袁采自称“好论世俗事”。他写作《世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用以“厚人伦而美习俗”。全书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对于此书,为之作序的刘镇誉为“其言则精确而详尽,其意则敦厚而委曲”。《四库提要》也认为:“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复  相似文献   

4.
宋人袁氏在《袁氏世范》中道出了师表的真正内涵:“己之才学为人所尊,及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己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祥。”这是古人的师表标准。那么现代人的师表标准是什么?与过去相比,又有何区别?笔者从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为人师表应是心灵美与仪表美的完美结合。而心灵美包括:主持正义、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具有良好的思想品  相似文献   

5.
宋人方昕的《集事诗鉴》是一部以宣扬封建家庭伦理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咏史之作,与另一宋人袁采的《袁氏世范》合刊而流传至今。此集不仅在古代孝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认识意义,在版本文化等文献方面也颇具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伦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氏世范》作为重要的训俗名著,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主体是关于家庭方面的内容,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财产、家庭外部关系等,深刻反映了宋代基层社会的现实状况。宋代俗训的产生同宋代社会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宋代的家训著作相比,俗训在写作缘由、适用范围、社会影响等方面均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对官府强化基层统治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家教,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家庭起它就存在了.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甚至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士大夫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的把自己对人生的经验和感悟形成文字以教育子女,影响较大的就有<颜氏家训>、<温公家范>、<袁氏世范>、<朱子家训>、<聪训斋语>等.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5):16-24
中国史上仅次于南北朝《颜氏家训》的家训类书籍是南宋《袁氏世范》。本文着眼于古代中国基层社会的秩序问题,考究著者袁采的生平事迹与政治教化行为。袁采是南宋衢州西安县人,家世及生殁年不明,入太学读书,隆兴元年(1163)进士,乾道四年(1168)起历任萍乡县主簿,乐清、政和与婺源知县,登闻鼓院或登闻检院职务。每任官一地,均有切于政治文教的著述。县政方面,在赋税水利之外,尤其注重教化设施的建设,虔诚敬神以为民请命,题匾以鼓励清明恤民的吏治。尤其保留前代知县的遗迹,显得袁采政治行为充满深沉的温情。这样的基层政治令人深思和感怀。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吴门袁氏家族刻书与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刻书与藏书事业大发展的明清时期,吴门袁氏作为刻书与藏书世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页。考证以袁褧为主的袁氏成员所刻主要书籍之版本面貌,以及首刻《唐伯虎集》之时间与原因,可以一斑而窥全豹,其原因在于袁袠与唐寅相似的受冤系狱的经历以及留事实于后人的目的。在汇集了袁廷梼重要校文的基础上,对家族刻书、藏书特点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10.
裴伟 《江苏教育》2007,(5):36-36
由于职业习惯,笔者比较关注教育领域口号、名词的产生与流播,有时读书无意看到出处、源头,往往会心一笑。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要求,用的是北师大校训,是书写者启功先生对“师范”的解释,这句话脱胎于《世说新语》“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是东汉蔡邕为陈是写的碑文句子。又如“德育为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正确取向.而100年前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早已指出:“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教之道,德为先”是中国人的一贯主张,“德”有新旧,“先”无真假,德育与教育的关联度永恒。可见中央制定教育方针十分审慎、酌古斟今。  相似文献   

11.
在对自卑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项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自卑感量表对福建省四所高校303名大学生施测,探索家庭教养方式与自卑感的地域、性别差异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卑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酉阳冉氏土司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李溪官坝创业、铜鼓潭巩固到忠孝坝全盛的过程。酉阳冉氏土司的族属歧说不一,经历了由汉而土家的变迁过程。冉氏土司对元明清三朝的酉阳甚至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表现为巩固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民族结构、强化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和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消极方面则体现在严酷的压榨与剥削和频繁的征调与讨伐等。  相似文献   

13.
牛作麟系晚清时期通渭人。他身残志坚,发奋苦读,学博文醇,家学源远流长。一部《牛氏家言》堪比我国著名的《颜氏家训》,其人格魅力、好学精神、理学思想和价值观倾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牛作麟以为,理学的精髓在于心学,需要人们实心实践,学习古圣先贤,追求孔颜之乐。他教育子弟为政者必须寓精明于浑厚,藏严正于宽洪;为学当养圣贤所谓浩然之气。在移风易俗、启迪民智、家庭教育等方面,他不随流俗和时弊,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他谆谆告诫晚辈,要俭朴持家、耕读兼济,不要有仕宦之气,女眷当自食其力,读书明理,相夫教子,使牛氏家风蔚然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的应用,提出了关心教育理论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关怀之间的关联性,并阐述如何建立起关心型学校、家庭与社会,从而在充满关心氛围的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共同培养具有关心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研究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我国初中生家庭劳动现状,探究家庭劳动与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2.1%的初中生不参与家庭劳动,且不同特征的初中生家庭劳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1小时以内的家庭劳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家庭劳动对初中生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等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并且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合适的家庭劳动。同时,各方要积极构建以家庭为主体,以学校为引导,以社区为支持的内外交织、多元协同的家庭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家庭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由于家庭教育的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以及网络的冲击等因素造成了家庭中孩子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缺失,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学是通过对家庭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家庭教育规律,以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调查问卷表明,在高校开设家庭教育学课程是有益的,作为未来父母的大学生们也迫切需要。家庭教育学课程应有正确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是摆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对安徽省全椒县247位农村留守幼儿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留守幼儿占学龄前儿童的65.7%,他们与父母、监护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留守幼儿监护人和政府应该转变观念,应将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家庭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情绪教养在幼儿的心理发展及人际交往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家庭音乐教育在幼儿情绪教养中的优势,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家庭音乐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方法发挥音乐在情绪教养中的积极作用等策略,以提升幼儿的情绪教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