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的推广机制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金石,刘燕,罗志宏,刘红斌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已成为科技与经...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一环。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5个阶段,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得出了产业推广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最为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薄弱的环节。北京科技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但北京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仍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难以在本地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难以得到落实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中介机构各个方面的作用,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包括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转移,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主要方面,也是这类成果本身属性所决定的.通常所指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指这类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已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高校这方面的工作却是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科技工作重点之一来抓,使高校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学校是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发源地,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目前地方高校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效率、数量、规模、质量相对较低。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和分析了能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实现科研价值、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始终面临资金、市场、发展及法律等多方面问题。高校产业科技人才兼具科技研发与产业开发的双重优势,能够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中发挥独特作用,从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医学科技成果因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转化工作难、推广率低、产业化速度慢的局面。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提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建立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产学研结合等提高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在21世纪的角斗场上,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角逐,表现为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而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关于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大小的竞争。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草案并于当年10月1日施行,这是中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的一大手笔。作为全国科技成果管理的最高权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成果管理处的每一项工作都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在21世纪的角斗场上,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角逐,表现为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而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关于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大小的竞争.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草案并于当年10月1日施行,这是中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的一大手笔.作为全国科技成果管理的最高权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成果管理处的每一项工作都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一般地方高校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一般地方高校必须明确和突出科技创新战略,切实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关键要素和环节。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融合对接,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实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明确自身建设的目标和形式,厘清建设的思路和举措。通过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畅通科研项目发展绿色通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深化高校科研成果体制机制改革,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保障;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等方式,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认真领会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方针指引下,在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在探索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显著的成绩,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促进社会发展工作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之外的第三功能。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工作重点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科技工作方针,鼓励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中具有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和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及产业化工作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品和技术。2002年共受理申报上海市科技进步奖710项,比上一年增加了14%,是本市科技进步奖设立以来申报项目最多的一年。通过专家初评、复评和终审,共有313项代表上海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优秀项目获奖,获奖率为44.1%。其中,一等奖39项,二等奖108项,三等奖166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为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也是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主要体现。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源头,如何将自己的科学研究与经济、市场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这是高校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拥有人才、技术、成果、信息及学科交叉优势,是高新技术成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综合国力意义十分重大。然而,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很艰巨。在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诸多原因中,信息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始终要进行科技信息交流。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如参加科技成果发布洽谈会、交换文字资料等等,因受时间、地域和资金的限制,信息交换的效率很低。近几年国内虽也建立了一些科研信息网…  相似文献   

17.
技术市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北京技术市场繁荣发展,在活跃技术交易、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全国创新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形势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国内高校科技人员队伍、科技工作、科研成果、内部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从高校自身角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点在于人事管理体制、科技评价机制和创新平台等关键因素的进一步调整和改革。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可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创建良好的内部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学校整体科技研发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借助一定的模式和途径来实现,好的转化模式能有效降低科研资金投入,降低转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效率,激发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中介组织结构、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积极性。股份制作为近年来已被实践证明为较理想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股份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股份制是解决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利益、风险、经营机制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02,(2):30-31
2001年度甘肃省科技厅成果处在厅党组的领导下,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在科技奖励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战略,围绕甘肃省的科技发展目标,使科技奖励成为鼓励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