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慧 《考试周刊》2012,(84):195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与运用儿童诗歌,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优美语言的润泽,感受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全面提升幼儿的语言素质,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充分。隐喻被称为是诗歌的生命原则。因此诗歌中的隐喻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译诗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中诗英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并结合翻译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因为诗歌,我们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更加美好。诗歌能传达丰富的情感,让孩子们阅读诗歌,是让他们从小接触我们祖国美的语言,也是在培养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挑战和补充。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象似性特点最为突出。把象似理论运用到诗歌翻译中,探讨诗歌的象似性翻译观,以期对诗歌的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诗歌以其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意境幽远等特点,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诗歌在开发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就选编了数十首诗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与束缚,有些语文教师往往偏重于分析诗歌的语言、情感和表现手法,而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运用,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孩子们却没有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悟,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潜能没能  相似文献   

6.
李琴  胡元华 《学前教育》2023,(Z1):16-18
<正>诗歌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基于诗歌的本质——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来进行支持和引导,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让幼儿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用诗歌的语言形式将这些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这样看来,诗与幼儿并不遥远,因为孩子们独具慧眼,“泛灵论”和“自我中心”的视角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极具个性,令他们的很多感受和表达都颇具诗意。比如,对于生活在大海边的海南人来说,刚刚打捞上来的鱼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华莱士斯蒂文斯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束定芳说:"在诗歌中充满隐喻,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一个隐喻就是一首小诗,而一首长诗就是个巨大的,连续的,持久的隐喻网络。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现代儿童诗歌,儿童诗歌的特点是用天真而精粹的语言抒发着饱满的儿童情感,勾勒出美好的意境。这首诗也不例外——在活泼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浅显的内容中,孩子们对老师深深的爱恋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9.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因为诗歌语言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语言是由语义、语象、语音所构成的。而作为审美情感的物质载体,它的审美功能主要是由语象系统和语音系统的情感化来实现的。诗歌语言又是文学语言中表情功能最为突出的。在语义系统中,诗歌语言更讲求语义的形象化,更重视语义的“涵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歌在语言构成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横向延展,而不同于散文和西方诗歌常见的纵向线性延伸。这使得诗歌语言成为一种"面"型语言,这种特点之所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根本的原因在于汉语是最不重视句子的关系框架的"流块语言";同时也与古代诗歌的题材有一定关系——模山范水客观上要求语言的横向延展,近体诗与山水诗实乃异名同体。"面"型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为一种气化的语义场,成为"场"型语言。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中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可以说,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学教育受到削弱,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对头。教诗歌,不注重朗读、品味,而多为繁琐讲解,弄得索然无味。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针对性地教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它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语言,以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蕴,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德、智、美各方面发展,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上好儿童诗歌课程,让孩子们品尝到这一高雅艺术的味道,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诗歌具有意境优美,具体形象,主题单一化,语言口语化的特点,所以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何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呢?我的体会是:选好教材、创新教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诗歌,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泰戈尔曾言:"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字,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这句话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性作用,儿童诗歌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低年级学生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片段 <插秧>是一首描写劳动情景的现代诗,在农民的紧张劳作中透露出一种闲适,让人读罢不胜向往.带着一腔激情,笔者引领孩子们一起阅读欣赏,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并喜欢上阅读.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湖南教育》2013,(1):36-37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遇见雨花方阵的李莎老师和高新博才四(八)班的孩子们,遇见《送元二使安西》,如同遇见了一场清新、润泽的朝雨。听课的老师、学习中的孩子一同沐浴在这场雨中,一切是那样清新明快又润泽万物。在这场润物无声的雨里,我们能听到孩子们语言生长、生命拔节的声音。一、兴趣,在古诗学习场中激发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场运用十分重要,因为古代诗歌和我们现代的生活、白话文是有距离的。但是,情感是没有距离的,经典的诗歌能够穿越千年,依靠  相似文献   

17.
王莹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99-101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住——“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会说故事     
一、设计思路 创编本活动的设计灵感源于孩子入小学的一次测试,这次测试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幼儿园虽然在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绕口令、谜语、欣赏故事、看图讲述等等,但是,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整体效果来看仍不尽人意。须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说”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它是现代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期。然而,目前在许多幼儿园,幼儿的说话训练主要凭借有限的语言课教学,教学方法模式化、传统化,十分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如何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是给孩子们“鱼”,还是要教会孩子们钓鱼呢?由此引发了这次创编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诗歌,通过诗歌言志记史叙事抒情等,尤以唐朝为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格律诗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给人以美的感受。然而我们正在忘却传统文化,我们对于浩瀚诗海非常陌生,传统文化的传承正从孩子们的视野中淡去,古典诗词之美离孩子们渐行渐远。为了激发学生对母语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诗歌入手,进行素质教育,以诗育人,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