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多元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三产业对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贡献较大,同时国内旅游对第三产业的贡献也较大,但国际旅游业对第三产业贡献较小的结论。对于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为河南旅游业发展制定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带来的消费和投资效应能够有效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基于2010-2019湖南省14个市州的城镇化率、旅游收入、旅游资源等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定量研究了城镇化水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省旅游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效应.如果忽视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将会高估其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2)城镇化水平对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如果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将会直接带动本地区旅游经济提升1.631%,间接促进临近市州旅游经济增长0.548%.(3)在城镇化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对本地区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为理解湖南省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深入挖掘其对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增长品质的关键指标,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与互联网之间的理论关联反映了互联网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与价值。基于2006—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中介效应、非线性动态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等视角切入,探究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增长效率的多维度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说明互联网已成为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第二,互联网通过推动要素结构变动而间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但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第三,互联网与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积极且“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关联,验证“网络效应”与“梅特卡夫法则”存在。第四,互联网在释放本地红利的同时,对其他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产生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影响,且该溢出效应受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的正向空间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8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但短期内具有"挤入效应",而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体对绿色消费需求可能产生双向效应,新闻报道在传播低碳理念、绿色消费时所传递的高涨或低落的传媒情绪,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绿色消费需求可能偏离正常的水平。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当下,扩大绿色消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保守谨慎的消费文化和居民低水平的消费率制约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效果的发挥。采用媒介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沉默的螺旋",探索双向传媒效应下影响绿色需求和扩大绿色消费需求的传媒对策,为扩大内需的政策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自下而上"法对广西2002—2015年旅游业的CO_2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广西旅游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量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辨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样本区间内,广西旅游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量之间长期呈现显著脱钩效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广西旅游经济增长构成CO_2排放的Granger原因不显著,CO_2排放构成旅游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较为显著,存在从CO_2排放到旅游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促进广西旅游经济低碳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GDP之间的经济计量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湖南省是否存在"旅游主导"经济,或者"经济带动"旅游业发展,并通过模型检验研究了湖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存在旅游主导经济增长,国内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高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业发展有显著影响,但对国内旅游发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 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真实汇率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及国际经济学界研究一个热点。根据经典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分析,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效应"和"贸易条件恶化效应"的存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明显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趋势还是存在的,并且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南省1978-201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分析、VECM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分别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消费外部性与习惯形成理论基础上,选择1994-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外部性与习惯形成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不仅受当期个人收入因素决定,而且受消费习惯形成与城镇居民消费外部性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收入弹性大(2.540),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其旅游消费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显著的不可逆性(0.486),消费习惯形成的"棘轮效应"明显;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有显著的外部性"示范效应"(1.675)。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VAR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运用VEC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要远大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逆向抑制效应;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一起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强格兰杰原因;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冲击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际情况,提出扩大对外贸易与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海南省1987-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和旅游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海南省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旅游发展之间高度相关、相互促进,存在显著格兰杰双向因果关系,而且旅游收入对经济发展的提升具有正向贡献,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两股经济潮流:城镇化浪潮和旅游热潮,催生了旅游城镇的诞生,这是当今中国的一件重大经济事件。旅游城镇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主导形式之一。旅游城镇不只是一个务虚的概念,它需要一定"资源基础、产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才能成为旅游城镇。旅游与城镇之所以能够联姻,是因为二者具有"统一性、矛盾性和矛盾统一性"哲学渊源,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对把握旅游城镇的主要矛盾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常州市居民的消费状况,常州市经济增长状况,以及居民消费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现状,针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消费以及整个常州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对国民人均GDP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研究这种关系对于我国制订合理的国内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市场营销.促进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以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官方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得出我国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与国民人均GDP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关系和相应的回归模型:同时可以从1999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和2002年SARS对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证明旅游业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的特点.以及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临界点为1000美元的结论:最后还可以应用此模型对我国国内未来的旅游消费进行预测。为制定未来的旅游消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极有潜质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动态演进规律,并借助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各省份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区域异质性上,数字经济水平由“中部塌陷”逐渐过渡至“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空间格局,而旅游经济则由“东—中—西”逐级递减过渡至“中部塌陷”的区域特征.(2)数字经济能显著赋能旅游经济增长.考虑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它能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0.670 3%,且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3)在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从不同区域来看,仅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能释放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旅游业和经济增长数据的非平稳性,运用Johansen协整理论对其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国内、国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软件Eviews5.0对贵州国际旅游收入的异常数据建立ARIMA(2,2,1)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贵州旅游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变动的相互调整关系。利用VECM模型,得出了2008—2010年的贵州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数据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建了反映西安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分析方法进一步检验了两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分析发现:西安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引起西安研发投入的原因,而西安研发投入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不显著。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安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在0.802-0.849之间。  相似文献   

20.
旅游发展与整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旅游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应用异质面板协整技术对1996—2011年间欧盟27国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并着重针对新旧欧盟和东欧、南欧、西欧、北欧展开比较研究,其实证结果显示,各地区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进一步的格兰杰检验亦表明两者间在欧盟15国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欧盟12国虽然短期内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却只存在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划分的南欧组别结果也印证了该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对欧盟地区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