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其预设的世界最高的形上实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生、并创生万物为万物之道;道又内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即德乃得之于道。道性本自然,道亦法自然;德惟道是从,亦是自然之德;万物之灵——人之本性素朴亦即自然。  相似文献   

3.
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其预设的世界最高的形上实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生、并创生万物为万物之道;道又内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即德乃得之于道。道性本自然,道亦法自然;德惟道是从,亦是自然之德;万物之灵——人之本性素朴亦即自然。  相似文献   

4.
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之一,虽然推重法术和追求刑德并用的一面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德则无德”等形上的道德问题,至今仍然缺乏应有的正视。在韩非那里,“道”不仅是万物的始源和是非的纲纪,而且是一物之所以为一物的本质所在,而它本身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存在;“德”是万物在“道”的轨道上运作实践的价值积淀,是万物德性的外在化;外在化必须在自然无为的轨道上因循万物本性来进行和完成;这样的道德是无名称的,是真正的道德。从这些思想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与儒家思想的区别,而且可以明了与道家思想的紧密联结,这些对正确认识法家思想的内在本质以及历史的遭遇,无疑将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德"是宇宙——生命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道"是整个生命系统之大体,"德"乃从属于"道",分化于"道",并实现对"道"的引渡,"德"与"道"息息相关,"德"本身回归于"道",是生命整体的具体表现,万物只有尊"道"贵"德",如此"德"方能长生久安,"道"源远流长,生命源泉不断。  相似文献   

7.
张劲松 《文教资料》2013,(14):77-78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谈论道德修养的,而是谈他所认为的"道"与"德"的基本概念。老子所说的永恒之"道",就是个"无"字,"无"就是"道"。孔子讲的"道",不论是自然之道,还是仁爱之道,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老子所讲的"上德",说得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实际上他是把"德"束之高阁,是谁也无法做到的"德";其"下德"看上去是在谈德,实际上已把"德"说得一无是处了。孔子所谈的"德"属于伦理范畴,重在修身。  相似文献   

8.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力图通过对作为世界本原和根源的“道”及其特征的描述,为变动不拘、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寻求稳固的基础。“道”并不是事物之外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万事万物生长变化过程之中。“道”借具体事物显现自身。“道”不能言说,不能用具体的概念来描述,但是人能通过“体道”,通过人内心的体悟而达到心的澄明。因此,人可以凭借具体存在的有形的事物,达到对于无形却又真实存在的道的状态的领悟。这样,“道”所具有的“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处下”等特征,亦应成为人们在“体道”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循“道”而行,生存于现世的人才能达到如“婴儿”、“圣人”般“朴”的状态,达到内心天真整全的境地。老子哲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把握宇宙世界的真实存在状态,为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提供解决困境的方法。老子哲学并不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反动,而是在“隐士”的消极思想背后,寻求并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入世”哲学。也就是要突破个体生命自身的许多局限性,拓展人的精神生命,追求人的心境自由,从而达到“既有限而无限”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道德     
在中国哲学史上,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  相似文献   

10.
谈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道德?"道"指做人的准则、规矩和与人交往的原则和规范;"德",最基本的涵义为"得",所谓"德者得也",即人对"道"的获得,人们认识了"道",由得于已,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即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起的收获体验。"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其实就是:道德规范之外的内容,是否可教?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还原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进行道德教育,而不是像现行的模式这样把道德教育过程当作是为了生活而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导引】 为人处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民族民族特色与文化个性的重要表征。中国人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遵循由“道”而形成的“德”,孔子倡导“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并以仁、智、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语道:"小成靠勤,中成赖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自古以来,代代相劝勉。为学论事,皆应勤、智相结合,才可成事。德与道的概念,却似乎只在遥远的先贤身上,非常人所能乞得。然非如此。勤、智二者皆非由心而生,因此只可成功而不可成大家。古之先贤,之所以为大家,流芳后世,是因其心中内蕴深厚的德与道之所在。①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或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措施,才能体现出班主任高尚 的品德修养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学生在认可班主任品德修养, 被魅力折服后,才能毫不怀疑地去执行班级建设的措施,遵循班主任的指导。简言之,使之行其道而见其德,好其德而乐其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都是从人体生命与心灵的独特修习实践作为最根本的起点的,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的"德"正是对这种修习实践方式的独特的概括和表达。"德"不仅仅是一种高远的思想,它同时更是一种踏实的实践功夫,是人的生命和心灵联系于宇宙自然、联系于社会、人伦的独特实践。有了这种独特修习方式入手的实践,才有可能洞达宇宙、自然、人生的本真之理,才有可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德"这个带根本性的哲学范畴所涵盖的思想精髓,由此才能进一步理解"道"和"德"的关系以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反映在《老子》中。“道”、“德”、“道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为宇宙本体,“德”即“道”的体现,“道德”是互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诸子中,老庄对时空问题的言说较为丰赡透彻。老子将“道”推到宇宙本源的高度,将“万物”与“时空”都涵摄于其中,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因此,老子的宇宙创生论、道论、德论中都自然涵盖了他的时空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恒久无限且往复变动的时间本身,是“宇宙时间”;而“德”则是自然天“道”下落到世间人事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和过程,是“历史时间”。老子以车辐、埏埴、户牖、盅、橐籥等日常器物为空间喻象,阐明了宇宙天地的虚空本质。道既是虚空的,也是广大无限的,这是老子空间观念的重要义项。庄子在老子的宇宙时空、历史时空之外,开启了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生命时空”,主要体现在其生死观、时命观、心理时空等方面。庄子以大鹏视角为我们敞开了一个阔大、高渺、无限的宇宙时空,是对老子时空观的深化。老庄的时空观对我国后世的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审美体验及思想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中蕴藏着深厚的自然主义德育教育思想,其"无为自化""行不言之教"等德育思想揭示出德育之道的精髓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发人的潜能、彰显人的个性。《道德经》以"道"作为遵循客观规律的最高范畴,提出"道"是"德"的内在属性,要求人们"惟道是从""行于大道",揭示出德育教育应在"道"的引导下施行"德"的准则的本质属性。这些思想对当代德育教育中以教育名义对学生强制说教、以人为标准规范学生品德养成、压制学生自然天性、违背德育本质及规律的异化教育现象的矫正,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与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道指自然而然的规律,德指顺规律而行。"道与德"在孟子"五伦"关系中体现为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实友信。本文分而论述之。  相似文献   

19.
生态体验是臻于美善和谐的教育形态,自觉赋予了学校管理道德性,助其回归立德树人本位,开启一体万相的教育实践新形态,有效解决当代学校管理实效难题。道德的学校管理以优化师生生命样态为价值目标,是立德树人的机制保障,亦是从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创新学校管理方式和教育过程,通过体现生命样态观、体验本体观、生态化育观,创生出生态多样、感动生命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及生态文化,从实践层面回归学校管理的立德树人本位,步入生态管理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提出了“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等命题,凝炼而又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这一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并具体落实为“返朴归真”、“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教育人类从种种糟蹋和浪费生命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生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