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的商事立法一直采用颁布单行法的模式。但实践表明,仅具有个别领域特征的单行商事法律不足以适应调整商事关系的需要,还需要具有一般性调整特征的商事法律,即商事通则。它是规定调整商事关系的共同性规则。商事通则的体系结构应根据我国现实的理论、立法和实践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正确适用商事责任形式,对于维护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恰当地制裁商事违法行为,维护商事法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情况,对商事责任的形式及如何运用这些形式,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尚无独立的商事调解法律,导致实践中面临商事调解法律概念模糊、商事调解规定零散、商事调解机构定位不清等困境。加入《新加坡公约》对我国商事调解的发展来说是喜忧参半,积极的一面是必将促进我国商事调解的发展,加快立法的步伐;消极的一面是因为我国商事调解法律制度不完备,商事调解机构和人员的认证不统一,同时由于缺乏抵御风险的防护措施,调解协议承认和执行可能会对现有的法律秩序造成冲击。在新形势下,只有在国际商事调解浪潮中激流勇进,积极进行相关研究,推动立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商事调解制度,才能用好该项制度红利,促进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玩交易乃典型商事纠纷,司法实践强调商事惯例优先适用于重大误解、合同解除、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民事一般法之规定。《民法总则》第十条之法律适用规定,显著存在商化思维不足。借民法典后期分则法律汇编之契机,应建构民事强制性规定、商事法律、商事习惯、民事法律、行政法规、民事习惯、民法基本原则适用效力依次递减的法律适用逻辑。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商事立法一直采用颁布单行法的模式。但实践表明,仅具有个别领域特征的单行商事法律不足以适应调整商事关系的需要,还需要具有一般性调整特征的商事法律,即商事通则。它是规定调整商事关系的共同性规则。商事通则的体系结构应根据我国现实的理论、立法和实践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事登记法律制度是我国商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的商事登记法律在价值定位、制度设计及实际执行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寻找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与外商在签订国际商事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不少,其关键在于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与国际规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导致中外双方认识上的差异。本文在国际规则与我国现行法律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冯曦  朱愉坤 《天中学刊》2004,19(1):42-46
商事信用是指以契约为保障的为了未来收益的交易经济行为。在商事活动一次性博弈当中,商事主体考虑的因素是财产权、信任可观察度、惩罚成本;当商事信用活动是一个可重复的博弈时,商事主体考虑的则是信任的收益和成本。与此相关的法律因素是法律的稳定性与中立性、财产权制度、商事登记制度、法律实施机制等。我们应该从上述四个方面重塑我国商事信用的法律调整机制,维护商事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及中国加入WTO的国际环境下,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但由于国际贸易的主体分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国法律对商事主体名称的规定又不尽相同.因此,要开展国际贸易,降低贸易风险,就要选择好贸易伙伴,对其商业信誉有所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法通则》在仅规定了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物质性人格要素的商事利用,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格利益可以用于商业,使这些人格利益发挥其自身逻辑中所包含的物质效应,做到物尽其用。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出发,借鉴美国及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今后可能出现的人格利益的商事利用做出预示。  相似文献   

11.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多级委托代理成本昂贵,管理效率不高,易造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责任承担的无限性等弊端.运用商事信托来构建国资委与国有资产经营机构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商事信托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矛盾,是必要且可行的选择.国有资产商事信托的信托财产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国资委作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可作为信托关系的委托人.国有资产商事信托应当以全体人民作为终极受益人.结合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商事信托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的权利义务界限规定,并参考我国《信托法》的规定,对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商事信托的各方进行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界定.  相似文献   

12.
商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商业规则与习俗惯例,在国家商事立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立法价值。清末民初在商事立法中对商事习惯的认识与态度,体现出社会各阶层对商事习惯的立法价值的理解与认同程度,也体现出社会各阶层为建立起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商事法律制度而不断摸索的过程。但受社会条件所限,清末民初对商事习惯的重视更多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我国商事代理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商事代理被广泛应用于商事交易的各个领域。由于我国商事代理制度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商事交易过程中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规定不明, 贸易争端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 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商事代理制度, 有必要对商事代理的历史以及我国商事代理制度的现状进行考察, 提出完善我国商事代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事登记作为商事信用的表征,在商事活动的开展以及商主体立法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我国立法和实践的现状来看,作为商事登记两个组成部分,商事主体资格登记和商事营业资格登记却存在定性不明、混淆不清、操作不统一的情形.学者对其的讨论也大多集中在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等实践性问题上,针对商事主体资格的定位以及商事登记立法模式的分析略显不足.因此有必要从我国商事资格登记流程的法律分析入手,找到现存立法模式症结之所在,通过从准统一到分离主义立法模式的构建和登记行为公私法性质的解构还原商事登记立法模式的应然形态.  相似文献   

15.
论商事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信用是信用在商事领域的具体体现。随着商事交易的频繁及扩大,商事信用在现代商事活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业信用构成商事制度和商事关系的基础,它应被定位为一种物化信用和客观信用,并加以法律化和制度化,以提高交易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保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6.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把合同或财产权争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一种协议,具有契约性质,是仲裁机构对涉外民商事法律纠纷行使管辖权,排斥法院管辖权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是否合法有效,受到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案件的可仲裁性和仲裁协议的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仲裁机构或法院审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时应适用何种法律显得非常重要。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直接关系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概述、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原则以及我国现行立法及实践有关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现状及对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密性是国际商事仲裁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各国仲裁法(包括判例法和制定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无不涉及仲裁的保密性问题,但对保密性的规定各不相同;另外由于合理例外的存在,使得保密性具有了不确定性.而国际商事仲裁的这种不确定的保密性给国际商事仲裁本身、商业、国际商法等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保密性具体化将会减少甚至消除保密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商法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达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86-189
商事主体均要求有独立的主体资格,其独立主体身份的重要标志为其名称。然我国法学理论界及有关实践,甚至立法上经常将商号,企业名称,字号,商事名称等有关概念混为一谈,本文试将有关概念区分并认为有必要将这些概念重新定位乃至将某些概念舍弃,以明确相关法律保护的对象,从而更好地维护商事主体的平等地位,保障商业竞争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9.
金涛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505-506
从法律角度看,商事账簿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财产权利义务变动情况的客观记载,也是企业静态财产权利义务在数量上的客观反映。如果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是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则商事账簿所反映的财产权利义务变动数额及财产权利义务的静态数额,是为法律所确认或认可的。换言之,商事账簿能够作为证据证明企业财产权利义务变动数额及财产权利的静态数额,且这种证明力是为法律所确认的。  相似文献   

20.
在商事仲裁立法中,对仲裁独立性原则有两种立场:相对独立与绝对独立。大多数国家采取了绝对独立的立场,但在我国的法律中,这两种观点均有反映。通过对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的法理分析,我国法律应坚持仲裁条款绝对独立的立场,摒弃相对独立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