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苏轼艺术创作的形神观主要是由"赋形""传神""意气"等组成,苏轼对神的观照是建立在形的基础上,他突出的贡献有两点:一是从气化形神到艺术形神动态转化过程中,苏轼以自身艺术创作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将"神"意化和韵味化。苏轼"文人画"主张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揭示了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是苏轼对"形"与"神"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于元丰六年不得签书公事时所写的。诗作道出了苏轼在大有可作为之年,被放逐成"闲人"的心酸与痛苦挣扎,反映了苏轼被贬而不甘沉糜的心情。文章通过对诗中"夜游""无与为乐者""竹柏"等意象的分析,指出了苏轼此时复杂的心境和所处的窘境,反映了苏轼竹柏明志、随遇而安的坚毅性格与旷达胸怀。  相似文献   

3.
沈括是众所周知的科学家,也是镇江历史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苏轼与沈括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相互交往并不多,复杂在于由此惹出的"告密"公案给沈括形象蒙上了阴影。细考"告密"公案,王銍的记载为始作俑者,但王銍的记载不能当信史作为立论的依据,乌台诗案的发生与沈括"签帖以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有其复杂的政治原因。因此,应该正确看待沈括的"告密"及与苏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苏轼的思维空间和文化实践中,"心安"不仅仅是一种品德和心态,而且是融合着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一种有序的文化境界,标志着苏轼以独善方式行兼济之志的人生哲学为根基,运用以变应变的处世之道,达到"心安"的人生目的的具有整体性思想结构的形成,是苏轼之所以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个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数学者认为,盛行于有宋一朝的"活法"诗论源于江西诗派吕本中,然当下学术界已有新成果证明吕本中并非首创者。北宋时期为救"昆体"之弊的胡宿才是最早提出该理论的学者,"活法"诗论在北宋即开始流行,后经过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大力实践,才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尝试厘清"活法"诗论的历史来源以及阐明苏轼、黄庭坚在"活法"诗论中所作的贡献,旨在有助于完善"活法"诗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7.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8.
“以诗为词”的问题是苏轼词研究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视域融合”视野下苏轼“以诗为词”的研究,是以关怀人类生命为基础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多元化判断。历史视域中褒扬与异议“以诗为词”的论辩,是对不同视域下的“以诗为词”的综合研究。我们要承认自身的有限性、传统的有效性,在不同的视域中进行对话,追求诠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的朋友,有贫下农,有白富美,有矮矬穷。按他的说法: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轼在京都,多半出入王楼公馆,偶尔进出秦楼楚馆,与百姓是有隔膜的。后来被贬到边陲,当权的政敌对他有"三不"禁令:"不得食官粮、不得住官舍、不得签公事。"公务员小区进不了,国家粮吃不了,只能住棚户。苏轼开始"往来有白丁"。他跟小伙、长老,跟刚从  相似文献   

10.
宋代诗人喜欢"以才学为诗"。苏轼尤甚。苏轼之所以喜好"以才学为诗",自有其不便言说的独特的创伤初衷,这就是:(1)要抒胸中"忧愁不平气",(2)作家(诗人)与学者兼于一身特殊身份所使然,(3)强烈开宗立派意识所驱使。由此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文本类型,即:(1)用典使事型,(2)多次韵型,(3)艺术鉴赏型,(4)因物寓理型。同时,苏轼在"以才学为诗"的实际操作中,自有其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一是经史百家学问穿插互用;二是以才学寓托诗人心志和寻求精神之"适";三是凭才学拓展诗歌题材。此外,苏轼"以才学为诗"具有极其重要的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约注》是张舜徽汉代小学研究特别是许慎说文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作,凝聚了作者极大的心血,也经历了许多磨难,十分值得关注。本文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其撰著特点寻绎归纳,并从中把握《约注》的整体学术成就。诸如对《说文》体例的揭示,对社会生活实践的重视等等,都是学术界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学报外稿采用原则与转载率关系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各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近年来,由于一些权威学术检索机构的出现和被学术界逐渐认同,转载率的高低成了衡量各家学报质量高低的杠杆。为追求较高的转载率,各家学报纷纷打破封闭性,纠正过去的用稿方针,积极吸纳校外稿件。这种开放性的办刊方针,对繁荣我国的学术研究和两个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功绩。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学术界专文论述的很少。而在当时,北京政府又有意联美制日,因此尚未参加一战的美国,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美国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态度变化情况、原因及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三个方面,作一个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4.
学术语篇,尤其是科技类语篇必须以客观准确的方式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作者想要达到以上目的,增强其研究的可接受性,需要借用一定的语言策略。情态动词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本研究在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基础上,分析了情态动词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使用倾向,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解释了影响它们使用的具体语境因素,由此揭示了情态动词的使用在促使学术语言的表达更含蓄、委婉的情形下,是作者运用适度推测、缓和语气满足科技语篇客观性准确性的要求最终达到与读者互动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其学术道德状况。对全社会的道德风气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以风气倡学;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以制度促学;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依法治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以德治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系统研究还不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比较研究;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特征。现有研究中存在缺乏对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内在构成的深入分析;缺乏对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历程进行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裕固族研究走过了近1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术领域。根据21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系列成就和面临的诸多挑战,学界同仁应集合力量、共同努力把裕固族研究提升到裕固学这一新的学术境界。为了实现这一学术飞跃,需要从凝炼研究团队、夯实资料建设和加强学术交流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标志应该是: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学理论;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运作方式,具备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一定的学术影响;拥有一批从事女性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四个国家四所著名大学的章程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大学章程文本的比较,分析其大学章程的构成要素和特点,就学大学章程中对学校特色、学术自由、校长的职责、教授治校、高校的社会职能、国际交流与合作、章程修订程序等方面的阐述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保钓运动已经走过40余个春秋,它是我国国家层面的保钓运动的重要补充。随着钓鱼岛问题成为学术热点,民间保钓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显学,文章对中国民间保钓运动研究的成果分为著作类、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展开论述,对这一运动有个总体上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