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正>"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谈谈我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小学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以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相似文献   

3.
周军强 《新疆教育》2013,(12):143-144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能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相似文献   

5.
冯大宽 《新疆教育》2012,(3):25-25,42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  相似文献   

7.
<正>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以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因此,通过预学单进行自主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习惯,倡导自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下面以“圆的周长”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我觉得重点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9.
许惠玉 《教师》2013,(15):85-85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以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周翠青 《考试周刊》2014,(11):75-75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因此该阶段是培养他们学习品质和能力,提高智力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不教"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祝建平 《小学生》2010,(12):22-22
数学自学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的多种优化的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综合能力。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体现了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自己去获取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以"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教师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  相似文献   

14.
学习活动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可以从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进行自学指导、分层自学、正确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创设尊重、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  相似文献   

16.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的过程.怎样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呢?结合我多年来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设计和安排的,教学的方法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教学关系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体现了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方法。"数学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谓数学思考,就是指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先学后教"模式具有超前性、针对性、独立性、参与性、开放性的特点。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先学后教"的"先学"不是盲目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既定的目标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这一教学方法适不适合小学数学教学呢?我也曾经质疑过。通过学习、查找资料和教学实践活动,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行的教学方法。"先学"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20.
学会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可行且必需的。通过帮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认知,增强自学意识,改变数学教学方式,丰富学生自学体验等,逐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