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不变的爱     
[设计理念] 现在,离异家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离异家族成长.过去陈旧的观念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遭受到的心理创伤会大于非离异家庭的孩子,孩子也会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认为父母让自己成为离异的受害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比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离异后的双方如果都能对孩子倾注足够的爱,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离婚只是因为父母之间存在着婚姻上的问题,但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就会让孩子慢慢解开受害者情结,受到的创伤也会减小很多.本剧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小敏正是在跟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父亲的爱,才从原来的怨恨父亲开始慢慢向着理解父亲转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日益上升 ,我国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稚嫩的心灵铸成了难以名状的伤痛 ,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笔者在这里仅就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离异后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及其责任。首先 ,离异父母对离异后的子女教养问题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孩子是无辜的 ,无论夫妻间有什么恩恩怨怨 ,对孩子的教养和责任是自始至终 ,合乎情理的。有了正确认识后 ,在处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就会得当 ,从而使孩子受创伤的心灵有所慰藉。其次 ,父母间应尽可能地达成较为一致的、具体合理的教养…  相似文献   

3.
离异家庭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心理的"疾风怒涛"和父母关系变化的双重压力,如果父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他们则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单亲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家庭离异的影响要有更多的关注。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保护孩子免受父母离异的伤害,这样孩子就不会被卷入父母的冲突中,更不会认为自己应该为父母的问题负责。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的一些调查表明,父母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离异家庭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佳,他们对父母的喜欢和信任程度都不如家庭完整的孩子,而对父母的痛恨、惧怕和不服管教的程度却超过了家庭完整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和离异前的争吵都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但离异事件本身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早在夫妻离异之前的争吵状态中便已形成了。离异不过是这种争吵状态的结果而已。两者相比,后者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更大。当然,离异对于孩子毕竟不是件好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把离异给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限度呢? 一是夫妻双方应首先本着爱孩子的“主旋律”,在道德上诉诸于自律精神,诉诸于父母的良知,诉诸于亲情的责任感,各自守住一条不伤孩子心灵的底线。二是双方在离异前,应达成默契,在孩子面前不争吵,努力保持表面上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哈师范附小梁玉祯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孩子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创伤。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离异的孩子认为自己命运不好,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  相似文献   

7.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离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关注。离异家庭不同于一般家庭,只具有"部分家庭功能",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家庭离异的过程中都深刻体验到分离的煎熬。离异家庭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解体的家庭。其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例如子女的生活问题、发展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离异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以下四种:一是粗暴。父母离异,孩子无人管。没有责任感的父母,一旦看到孩子学习退步,就对他们责骂加棍棒。孩子就对家产生了恐惧、反感和厌恶,甚至在外过夜、离家出走。二是放任。离异父母对子女只养不教,孩子不是觉得有冷漠感,就是觉得有无聊感,与家庭日益疏远。这时,外界一旦有人给他们“关怀”、“温暖”,他们就很容易“羊入虎穴”。三是简单。离异父母对子女生活学习无暇照顾,一味地限制孩子外出与人交往,与外界隔绝。然而孩子的心是关不住的,为了对付家长,他们学会了撒谎,找到了对付家长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改革日益深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异家庭日益增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当父母任何一方离孩子而去,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严重的会使孩子精神偏激,性格孤僻或者脾气暴躁,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统计:大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共同家庭背景就是家庭不和谐,父母婚姻不稳定或者父母离异。因此,学校及教师需特别关注特殊家庭环境的孩子自勺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离异家庭的孩子,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孤僻心理 父母离异,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爱。由于世俗偏见,不仅在重新组合家庭里受到冷落,而且在学校、社会也受到岐视。幼小心灵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命运不好,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感到非常寂寞、悲伤,产生孤僻心理。 2.焦虑心理 父母离异前常有一段冷战或热战的时期,这时孩子如同父母一样,常处于一种焦虑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影响下,随着城市离婚率的提高,城市普通小学中离异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一所城市小学中有30%的孩子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甚至曾有一个班级,40名学生中有27名来自离异家庭.离异家庭的小学生既是父母婚变过程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破裂婚姻的直接受害者,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孩子该如何应对父母的离异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视点     
《家长》2011,(10):4-5
1离婚率不断走高,单亲教育必须关注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获悉,近年来,该校新生中来自父母离异家庭的单亲孩子明显增多,个别校区甚至出现了单亲孩子比例超过半数的班级。该校一名教师表示,在入学登记表里,很多单亲孩子不愿意填写父母离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离婚的真正受害者。离异家庭子女的生活从此被不安全感所笼罩,他们没完没了地在两个家庭之间奔波,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英国两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父母离异的孩子,对新的生活会感到兴奋,他们并不把父母的离异视为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4.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而承担父母离异严重后果的却主要是孩子。他们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之中,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往往表现为性格孤僻,情绪低落,脾气比较暴躁,自卑感较为严重等。为了抚平他们那颗因父母离异而受到创伤的心灵,让他们也跟别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幼儿园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一份爱。当这些“父母离导”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成为集体的一员时,就应该得到我们老师的挚爱,让他们能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人间最伟大的爱,从而产生良好的积极情绪。小亮小朋友刚到我们班时,沉默寡言,很少与老师或小朋友交谈,对集体活动也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肯定会给孩子心灵上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打击。不少孩子因此会变得内向、自卑、对外界无所适从,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然而,英国10岁小女孩莉比·瑞斯(LibbyRees)不但能积极面对父母离婚的家庭变故,还以切身经历,著书教导父母离异的孩子如何在逆境中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离婚的真正受害者。离异家庭子女的生活从此被不安全感所笼罩,他们没完没了地在两个家庭之间奔波,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英国两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父母离异的孩子,对新的生活会感到兴奋,他们并不把父母的离异视为一场灾难。——摘自《这并不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06,(4S):48-48
父母离异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这是父母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真面临这样的情境,孩子该如何做呢?据《参考消息》载,英国一名10岁的女孩莉比写了一本帮助自己应对父母离异的书——《帮助、希望和幸福》,由奥尔特贝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母间长期的不和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若父母离异那影响更大。但当今社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再加上有较多的时间在社会上游荡,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人生的旅途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部分伴侣在经历了一番风雨后,悄然分手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父母的离异就意味着要有一颗童稚的心去陪伴父母忍受煎熬。孩子是无辜的,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让这些孩子多得到一点关怀。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责任心驱使着我对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多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锋 《教育探索》2000,(9):44-44
为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减少青少年犯罪,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对齐齐哈尔市少年管教所138名15-20岁的犯罪者进行了犯罪心理调查,了解到青少年犯罪心理是复杂多方面的。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综述 1.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 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和抱负。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