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一号彗星,正式上演了“炮轰”彗星的大片。“深度撞击”号自今年1月12日升空后,在太空中走过了4.31亿千米,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一号彗星“亲密接触”的时刻:飞行器最后一次调整轨道后把撞击器“弹”了出去→飞行器调整和彗星的距离(距彗核约8600千米)→撞击器自主飞行24小时、经3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撞击器和彗星以每秒10.3千米的相对速度相撞(相当于4500千克炸药爆炸)→14分钟后,飞行器来到距彗核500千米处观测撞击的结果。宇航专家认为,这次碰撞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颗彗星朝着美国飞来,美国派出太空飞船,在彗星上埋核弹,想把它炸成碎片,可是失败了,引爆后,彗星分成几大块,仍对着美洲、欧洲和非洲奔来。美国又用核弹阻截,仍无济于事。最后,在千钧一发之际,宇航员驾着太空飞船冲进彗星的彗核,引爆了核弹,将彗星炸成无数碎片,飘浮在大气层内,化险为夷,拯救了美国。这是好莱坞1998年出品的影片《深度撞击》的故事梗概。七年之后,真实的一幕在美国上演,2005年1月1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按计划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今年7月4日,“深度撞击”还将发射一发“炮弹”,打入坦普尔1号彗星的…  相似文献   

3.
数年前,好莱坞曾拍摄了一部名为《天地大冲撞》(英文名DeepImpact)的科幻大片,描述一颗能给地球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彗星即将与地球相撞,为了阻止灾难降临,宇航员毅然驾驶飞船冲向这颗彗星,最终拯救了地球。如今,一场真实的撞击彗星探测行动即将在太空中上演。一艘与上述电影同名的“深度撞击”号无人探测飞船正在茫茫宇宙中向着坦普尔1号彗星疾驶而去。7月4日,飞船上携带的一艘自主导航的小航天器,又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以每小时3.7万千米的速度,在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科学家猜测,彗星上很可能存在最早的生命物质。这次撞击的目的是探究太阳系的诞生和地球生命的起源,同时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了一次演习。“焰火”在太空绽放@刘青红  相似文献   

5.
1.宇航事业的盛事——深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2005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准时于13时52分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整个过程历时3.7秒,撞击能量相当于5吨炸药爆炸的威力。深度撞击彗星是宇航事业的新课题,人类首次撞击成功是这一事业又一里程碑。撞击彗星的计划于1999年11月起实施,2005年1月12日,“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历时近半年的太空之旅,行程4.31亿千米,到达距“坦普尔1号”80万千米处释放撞击器,并以每秒10.2千米的速度撞击。击中彗核后,“弹坑”内的物质爆发出来,彗核表面的冰雪…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天局于太平洋时间2005年1月12日,将价值3.3亿美元的“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在经过4.31亿千米的太空飞行后,它所发射的体积与电冰箱差不多的撞击器于7月4日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太空实验,并且在彗星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大坑,这次撞击实验的难度就如同这个项目的经理——克·格兰米尔所言:“好比往飞速运动的针上穿线.”  相似文献   

7.
“深度撞击”撞击器“击中”目标2005年7月4日,北京时间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成功“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整个程序花了3.7秒.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4日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千米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l号“亲密接触”的激动时刻.为什么选择坦普尔1号?“坦普尔1号”彗星是在1867年被发现的,它绕太阳运行一圈需5.5年.之所以选择“坦普尔1号”是因为:首先人类对它已有100多年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一部以星空为银幕的最新“美国大片”向地球公众放映,它的名字叫“撞击彗星”。这一刻,在距地球1.3亿公里之外的茫茫太空,撞击器准确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砸出一个足球场大小、十几层楼高的大坑,激起的大量尘埃,如焰火般熠熠生辉。这不是电脑制作,不是7年前梦工厂和派拉蒙出品的幻想的《彗星撞地球》;这是真物实景,出品人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马里兰大学及某航天技术公司。这一幕传回地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实验人员为之欢呼;在中国,电视机前观看CCTV直播的我们也激动不已。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为美国人的太空探索成就欢呼?我们凭什…  相似文献   

9.
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将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深度撞击”是美国今年1月12日发射的,价值3.3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太空实验,也是人类第一次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为什么选“坦普尔一号”撞?“坦普尔一号”彗星是在1867年被发现的,绕太阳运行一圈需5.5年。之所以选择“坦普尔一号”是有理由的:首先人类对它已有100多年的了解,比较熟悉它的轨道特征、自转特征等情况,而且目前它正处于中年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其次,它距离地球比较近,飞船到达它的彗核所需时间仅为半年。它不是新进入太阳系的活动型…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2时20分左右,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1.
撞击彗星     
“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2005年1月13日,美国“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这艘飞船将在飞行4.31亿千米之后,于7月3日发射一颗撞击舱。如果顺利的话,这颗重约370千克的“巨型炮弹”将于7月4日猛烈撞击“腾佩尔一号”彗星。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它自身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态。对它进行研究,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划,“深为什么要“深度撞击”彗星按照预定计划,“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的撞击舱被释放出去以后,将在直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4日,“深度撞击”号宇宙探测器载着人类的梦想和雄心,飞向坦普尔1号彗星。一瞬间,一团焰火绚烂无比地绽放在距地球1.33亿千米处的太空中。壮观的太空景象2005年1月12日,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近6个月的时间,“深度撞击”号走过4.31亿千米的漫长路程,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慧星“亲密接触”的时刻。  相似文献   

13.
彗星大撞击     
2005年1月12日,美国在肯尼迪空间中心把"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送上了太空。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类航天史上虽多次用航天器对5颗各具特色的彗星进行探测后,第一次直接登陆彗核收集彗星物质进行的研究,也可说是人类上演一场前所未有而又惊心动魄的太空大撞击试验。  相似文献   

14.
“轰隆”一声巨响,“深度撞击号”飞船上的撞击器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覆盖在彗核表面的细粉状碎屑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腾起,形成一片云雾,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真是一幅壮观的天文景象。  相似文献   

15.
太空反击战     
“在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之中,曾经遭受过彗星和小行星的无数次撞击。终于在公元2005年,地球人以牙还牙,向太空中发射了一枚‘炮弹’。在飞行了近6个月之后,成功击中了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在浩瀚的太空中燃放了一个绚烂的巨大烟花。”哈哈,以上大家收听的是“八爪鱼戏说深度撞击”,大家开心一下就好。现在,就请大家跟随八爪鱼一起,去探索神秘的彗星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横空出世今年1月12日,美国东部时间13时48分,美国宇航局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用“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艘名为“深度撞击”的飞船发射升空。按照科学家们的计划,6个月后,该飞船将接近“坦普尔1号”彗星,届时,飞船将向彗星释放其搭载的铜制探测器,通过撞击彗星实现人类对彗星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们正在翘首期盼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将于近期实施一项类似《天地大冲撞》的太空实验。这次实验不是用核弹轰击小行星,而是用宇宙飞船探测器撞击彗星内核。那么,这艘飞船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撞击的过程是不是很激烈?撞击之后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启示呢?请随波仔哥去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8.
深度撞击     
太空大片 2005年7月4日,由人类编导的又一部"太空大片"将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的宇宙空间上演.届时名为"深度撞击"的慧星探测器将向"近在咫尺"的"坦普尔1号"慧星发射一颗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  相似文献   

19.
用核弹轰击小行星的设想早已提出,然而实现的则是用宇宙探测器撞击彗星。这是人类首次主动“攻击”一个宇宙天体。近日,美国航天局为寻找早期太阳系的冻结碎片,向一颗距地球1.3亿公里的彗星发射探测器,名为“深度撞击”的探测器发出的冲撞将在彗星表面撞出一个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4日是美国的国庆节,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采取了一种特别的庆祝方式——他们不是用红、白、蓝等五彩烟火,而是用成功地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进行庆祝。通过“深度撞击”,他们还有一些令人惊喜的新发现。彗星表面密布环形坑“坦普尔一号”的外形,并不像科学家原先认为的那样是个不规则体,而更像一个长条土豆。撞击器传来的高清晰照片显示,“坦普尔一号”彗星表面与以前观测到的彗星表面很不一样。该彗星表面密布许多看来是撞击留下的环形坑,据“深度撞击”项目首席科学家说,这在彗星上还是首次发现。彗星比想像的还要软研究了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