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约有200多幅历史插图,内容包括文物、人物、景观、示意图、图表等感性内容,超过了过去任何一本历史教材。这些历史插图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它,值得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纵观近年新课标全国I卷历史试题,虽然题目难度始终处于高位,命题内容总是飘忽,但还是有特点可寻的。笔者不揣浅陋,试归纳如下,以反思高三历史教学。第一个特点是考察内容的广泛性。这首先表现在选做题第45题和第48题,其所考察的改革和人物都不是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在选择题方面也很明显。例如2012年第28题,题目以清代内阁运转程式为考察内容,但教材对清代内阁的表述只有一个意思,即清代内阁成为国  相似文献   

3.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剧是戏说历史,不是以传播历史知识为首要功能,不应以杜撰“历史正剧”的名称相标格。历史既不能还原又不能复制,史学家和剧作家在认知与重构历史时,表达方式和追求目标是大相径庭的。剧作家对历史认知的正确与否、深度广度,既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接受社会检验的主要内容。历史剧创作一定要注意情节虚构的主要内容。历史剧创作一定要注意情节虚构的“合度”和细节处理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内容。历史人物在历史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除了必修课的内容外,还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内容,选编了几十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让学生选学。对于历史人物进行合理评价是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历史人物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  相似文献   

6.
艾斯纳于1979年在《教育想象》(第一版)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空无课程”(null curriculum)概念。他认为,既往的课程研究只关注学校的实存课程是不够的,实存课程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空缺的领域,这个领域即他所说的空无课程。“,历史教科书在实存内容中还富有许多隐含内容,或在实存内容外存在许多关联性内容,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都难以展开。  相似文献   

7.
王斯德、王家范先生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上册 ,初中一年级使用 ) ,由华东师大出版社于 2 0 0 1年 8月出版。这部教材是在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推出来的 ,在内容和形式上 ,反映出推陈出新的独创精神 ,对建构适合素质教育的教材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历史》在内容和历史分期方面 ,避开了中国古代史社会性质和历史分期这一敏感、繁杂的问题。在近四、五十年中国大陆上出版的各种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 ,是第一次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 ,其与众不同之处 ,于此可见一斑。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和…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在一般意义上绝对排斥和否定历史哲学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通过对历史的哲学反思,力求在整体上、深层次上探寻历史的本质及其进程的内在规律,就必然要确立和建构自己的历史哲学。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南,把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中轴的人的历史活动引进了历史哲学,在历史哲学领域内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划时代的变革,使历史哲学获得自身存在的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拓展。历史教科书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但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编排体例、内容结构上各有特色。历史教学是为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是一种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双边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赵宏儒 《中国教师》2013,(Z1):89-89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内容要适于学生的学习,力图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社会,既有教育意义,又易于学生接受。《历史课程标准》又提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就是说历史课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贴近生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中学历史要充分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挖掘历史人物富有的人文教育内容,公正客观评介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发挥历史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中除了教材文字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历史地图。相较于文字内容来说,历史地图具有更加直观、鲜明的表达,对历史事物空间状态有直观的表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历史地图的辅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知识理解程度,是历史课程优化教学的重要资源。本文立足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对历史地图在课堂教学优化中的应用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宗法制作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一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面围绕课程标准之“学习要点”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梳理学术界关于宗法制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历史概念是重要构成内容,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有效解决历史问题的基础。对此,笔者解析了高中历史概念,并结合相关试题谈谈历史概念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计思路 五四运动应该是课程内容的重点。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1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合编为一目,要求认识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人教版教科书必修1第14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标题下,编写了“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三个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让学生认识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的很多篇章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一因素,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历史结论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例对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作结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作历史结论的视角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编排特点。“主题”是新一轮历史课改中教材编写的主线,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十分强调的课程意识。《课标》在设计思路中说:“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科书编写问题,说到底就是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对历史教科书的形式以及整个历史教学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什么内容,讲述哪些史实和观点,是历史教科书编写中必须着力解决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我国于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章以有关“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的国内文献为研究对象,梳理关于历史学科考试趋势、基本内容以及其他相关内容三方面的研究,展望新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今后的历史教育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历史人物在历史知识内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除必修内容外,还有一个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编了二十多位古今中外的重要历史人物供学生选学。对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客观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