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情境是心理的源泉,情境蕴藏的大量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人的感官,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要,使人产生喜爱、愉悦等情感体验。青年学生对外界事物特别敏感,他们情感的情境性更为强烈,从情境中汲取的营养更多。情境中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着综合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情境力量可以使人获得动机目标与信念”。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认为,心理辅导是指对已经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者已经受到某种心理打击和刺激但尚未发病的人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通过深入耐心的谈话,帮助他们认识到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危害性,消除或者避免其对自身的不良影响,提高他们在心理刺激与冲突方面的自我防卫能力,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树立对抗不良心理因素的信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角度看,所谓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意外在我们地区比较多见,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一般发病急,病情重,恢复快,易留下后遗症。所以,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变化。仅就30例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护理归纳如下:一、急性期:一般病人都起病急骤,往往在睡觉醒后或某种活动中突然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或意识障碍。除昏迷病人外,一般意识存在的患者对突然出现的病态,大脑分析器(感觉器官、传递神经、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开始做出相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体验是指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某种气氛,产生某种情绪和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通过体验来接触语言,认识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感受成功体验。增强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实践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的注意力持续短,所以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最终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一直是许多教师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总有些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心理奴隶”。所谓“心理奴隶”,实际上是在形容一些人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后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然后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又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一旦遇到需要他们表态或作出某种选择时,他们便会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追根溯源,这种懦弱性格与儿时不良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些家庭中,有的父母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总有些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心理奴隶".所谓"心理奴隶",实际上是在形容一些人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后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然后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又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10.
心理焦虑是人在面对遇到的问题或今后可能出现的某种威胁因素时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痛苦的情绪体验。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对广大学生负有更多责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大于其他教师,必然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成功的起点。古往今来,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他们能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无不是由于他们的强烈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实践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心理反应,是人之主体内心感受的体验。教育过程具有双向情感性,师生间的心理效应,会极大地影响着教育成果。在学生看来,班主任、老师的肯定,能获得莫大的鼓舞。学生希望班主任、老师对他们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学生的这些心理欲求,决定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重情感投入.把学生当作同志、朋友和亲人,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事,奉献高尚无私的爱,即让情感的润滑油、催化剂渗透在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心理焦虑是人在面对遇到的问题或今后可能出现的某种威胁因素时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痛苦的情绪体验.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对广大学生负有更多责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大于其他教师,必然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焦虑,应该如何调适心理焦虑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感恩可以分为状态感恩与特质感恩。前者表现为个体在接受某种恩惠时所产生的感激、愉悦的积极情绪体验或心境状态;后者表现为体验感恩情绪的积极心理倾向。丰富的感恩情绪体验可以促进感恩特质的形成,相对稳定自觉的感恩品质又使人更容易更频繁体验到感恩情绪。  相似文献   

16.
心理焦虑是人在面对遇到的问题或今后可能出现的某种威胁因素时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痛苦的情绪体验.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对广大学生负有更多责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大于其他教师,必然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焦虑,应该如何调适心理焦虑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惩罚的心理机制是人的羞怯心理和过失心理。人总是有自尊心,不愿意在名誉上或经济上蒙受损失。惩罚使受罚者在惩罚中感到蒙受威胁、损失,从而产生一种强制力,使那些可能带来更大威胁言行得到抑制或得到改正。故而在教育中,惩罚是启动、引导、约束、控制、消除某种行为的重要手段。从一般意义上讲,凡是能给个体带来苦恼的内心体验,从而约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获得知识的起点和学习知识的一种巨大动力。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儿童往往面临着自我同一性迷惘.性成熟过程与“生长爆发”阶段的发育冲突以及突发事件与应激能力低下的矛盾。因此,当他们一旦遇到某种诱因,容易陷入心理失衡状态,严重的甚至走向极端,导致各种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20.
在青少年学生这一最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存在着极少数的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有某种缺陷的学生,我们暂且把他们称作“心理滞障生”。他们为人做事都显示出了少见的一些行为举止,令学生们很难接受,因此他们更感到孤单寂寞,生活无心,学习无望。我班有一为位同学,就属于这种“心理滞障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