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张艳慧 《考试周刊》2012,(71):73-73
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应富有文化知识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应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特别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具有极强的应用意识、情境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意识、目标意识。  相似文献   

2.
周景铭  缪军 《课外阅读》2011,(11):32-32
职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适应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乔,从而形成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更加贴近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使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应把非技能性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提升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挂钩,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心态、团队精神以及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教育.笔者通过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对当前职业学校的非技能性素质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产生了一些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职业意识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开展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职后顺利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效益、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面临学校重视不足、教师能力不足、学生认知有限、家长引导错位等困境,解决对策为:搭建平台,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强化标签,增强学生职业自豪感;按类培养,赋予学生成才选择权;提升能力,发挥教师立德树人作用;转变意识,有效发挥家长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5.
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综合应用人才为基本任务,其学生不仅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现在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研究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当务之急。一、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教育:1.爱岗乐岗、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高素质的劳动者应怀着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职业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  相似文献   

6.
刘岩 《阅读与鉴赏》2011,(12):62-63
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础,口语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语言表达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使口语课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为学生日后的社会交际能力打好基础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浅谈职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基础上,在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的能力。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想与奋斗——兼谈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帆帆 《文教资料》2011,(6):134-136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特点,学校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文秘人员专业技能之前,首先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的培养。专业技能方面,要重视对文秘专业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现代化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下,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指导下,职业道德教育应上升到一个崭新的认识高度。在职业学校开没的《职业道德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同于政治课,它们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自身的特点。职业道德课以从业敬业的教育为主,为学生踏人社会竞争上岗,胜任自己的工作做必要的准符,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行为的养成和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阶段这门课存在内容枯燥、课时少、参考资料少的现状,如果处理不好,极易流于形式,很难发挥本学科的作用,从而达不到预想的目的和要求。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训教学的投入,注重学生的知识、行为和技能等显性素质的培养,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隐性素质关注较少。探讨职业意识在文秘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期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陈勇 《考试周刊》2012,(60):97-97
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想办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王岩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435-435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全面展示职业学校的精神风貌和职业技能。技能大赛对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根据职业学校的现状、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职业素养和法律的教育,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视“软”素质培养关键在于要明确人才观念,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化观念,培养未来职业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树立诚信、严谨、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强调人文精神的现代大学精神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保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中要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重点所在。然而目前不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都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体现。职业学校如何适应社会要求,办出职业学校的特色,培养出社会、企业满意的学生,是每个职教人应该深思的问题。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用"职业性"彰显学校特色,紧紧围绕职业理想、职业素养,把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是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使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德育教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内容可通过德育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今天,我们的职业教育已经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素质已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而他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22):145-146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质尤为重要。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充满信心的人,才能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才会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意识的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二者应该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职业目标,培养出更多基层第一线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素养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