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艺术课程反映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但长期以来,艺术课程设计过多强调认知逻辑、知识逻辑,忽略文化逻辑,致使其缺乏核心内涵。重新确定艺术课程的文化逻辑,应明确艺术课程的文化本体要义,并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多元文化形态整合、中华优秀艺术文化故事创新表达、培养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等方面来建构艺术课程的文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艺术课程的知识逻辑、认知逻辑与文化逻辑,艺术课程的融合性、统一性与多元性,艺术课程的完整性、创新性与实践性,艺术课程的特色化、差异化与专业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艺术课程设计符合文化逻辑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它是一种复合体。声乐艺术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种种特征,在艺术实践中声乐艺术受到文化的支配,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制约。声乐艺术是一类艺术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理论到艺术实践,去探寻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声乐艺术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3.
人类艺术文化是多元化构成的。作为一种中国艺术文化战略性发展构想的“第三极艺术文化”观念的提出,旨在申明认识艺术文化存在的客观性、价值性、取向性。由此逻辑推演强调中国艺术文化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一极:第三极中国艺术文化。第三极艺术文化观的确立,对在多元文化的国际视野里着力承传、创造、传播中华艺术文化、建设中国艺术学体系等都具有积极的独立性学理和实践定位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生成艺术课程文化。艺术课程文化是指学生在艺术课程中的生活方式,旨在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经验与生活。为了生成艺术课程文化,教师需创设学生与艺术创作者进行文化接触的条件,保证文化接触的频率,力求文化接触的深度;需在艺术课程中通过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来引导学生创造、生成艺术课程文化;还需在其他课程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生成艺术课程文化,以实现真正享有艺术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5.
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的发展主要从对群众文化和专业艺术的进一步认知、对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的相互关系、对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工作发展繁荣的措施,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自身的和谐及处理好群众文化与艺术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迈向和谐文化建设之路的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处理好群文与艺术共同面临的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21,(2):86-93
东北是满-通古斯语族的世居之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满-通古斯语族创造了当今仍然活跃在东北边陲浓墨重彩的音乐艺术、流光溢彩的舞蹈艺术、雕章缛彩的曲艺艺术和绚丽多彩的造型艺术等艺术文化。满-通古斯艺术文化彰显出浓郁的民族特征、神秘色彩和宗教文化,是我国艺术文化宝藏中的珍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满-通古斯艺术文化只有进行正确的文化定位、深度的文化交流和持续的文化创新,才能实现广泛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目标,以及担负起与世界文化进行深度沟通交流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响应新时代传统文化习承与发展号召,确保更多人得以认可并接纳传统文化,开展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分析活动,主要源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地区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息息相关,通过解析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可以探寻艺术文化的演变历程,提高艺术文化解构、研究、传承质量,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以期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体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艺术课程对于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革命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助力艺术美育功能落地;能够丰富艺术课程教学实践,深化立德树人教育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革命文化审美与思政共融的问题、革命文化作为艺术课程教学资源与时俱进等问题。为了使革命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应加强艺术课程教材中革命文化内容建设、创新革命文化艺术教学形式,从而实现革命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9.
艺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甚至是教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艺术文化缺失现象。艺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对学生提高素质、健全意识和创造成果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因此,艺术文化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能被忽视,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活动引导等方面进行培育,并通过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途径来不断彰显高校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文化艺术成果。走进、触摸、感受、体悟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不仅能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本期所选文章,就是作者对中华民族不同文化艺术认识、理解、思考、感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化艺术档案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管理者承担着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重任,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整理、保护好文化艺术档案资料,是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资源。做好艺术档案工作致关重要,尤其是要做好艺术档案唱片、录音、照片、录像、光盘等载体档案的保护,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文教资料》2011,(26):66-67
建筑设计中渗透着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建筑的发展变革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代的设计师将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文化渗透于建筑设计之中,使不同时期的艺术文化通过建筑传承下来。因此,建筑也就成为反映历史、反映社会、反映文化的有效载体,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就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发展建筑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艺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的发展主要从对群众文化和专业艺术的进一步认知、对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的相互关系及处理好群众文化与艺术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艺术学科及其专业群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是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艺术学科生存和发展的拐点,其发展必须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发掘、传承与创新为己任,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及艺术创作等领域积极与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互动。  相似文献   

15.
辛薇 《初中生之友》2011,(25):30-30
<正>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文化艺术成果。走进、触摸、感受、体悟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不仅能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本期所选文章,就是作者对中华民族不同文化艺术认识、理解、思考、感悟的结  相似文献   

16.
我校创办于乾隆初年,200多年的办学历史使学校拥有了丰厚的办学经验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多年来,学校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教育传承工作中,围绕“真、善、美”的宗旨,树立了“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文化艺术教育办学理念,明晰了“传承汉水文化、开发艺术潜力、培养艺术情趣”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思路,围绕“加强文化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培训与研究》2007,24(6):41-42
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蕴涵精神品性和美学价值,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丰富多样的艺术门类,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带永恒性的主题和题材性内容,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独特的创作方法,这是我们继承传统艺术文化的多样性表现所在。对于艺术传统的继承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进艺术自身的不断发展。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二者是套切联系的,没有艺术的创新发展,就谈不上很好的继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景德镇高温窑变釉彩艺术新的文化创意艺术的行业现状,格外引人关注。其文化艺术的价值及其前沿性产业拓展的可行性分析,其形成的品牌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十分值得研究、解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方子春 《成人教育》2012,32(10):34-36
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发源根基,是民族精神的承载,国民教育是对国民进行文化知识、技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教育。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也承担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责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要靠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形式实现,历史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化是基于其天性和需要并通过同伴交往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儿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定义了儿童艺术,儿童艺术反哺着儿童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儿童文化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沉默的自由主权、缺失的游戏精神、消逝的诗性逻辑以及破碎的感觉和反应.儿童文化缺失的最直接原因是成人文化的专断控制,最深层原因则是对儿童以及儿童艺术的误解.重构儿童文化需要重新认识艺术中的儿童,确保儿童文化不受侵蚀;需要提升教师艺术素养与能力,净化儿童文化环境、丰富儿童文化资源;需要艺术教育回归生活,立足儿童文化的生长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