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谈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反贫困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城市反贫困的主体中.非营利组织的缺位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章试图对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反贫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初步的探索与思考.旨在表明:在我国的城市反贫困中.非营利组织是一支可以利用、必须利用的关键力量,而且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反贫困也是优化社会结构、构建新型国家社会关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民族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其有效供给有利于教育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有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产品供给制度,引入少数民族的意志表示,提高民族义务教育产品的使用效率,以解决诸如供给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供给差距大、使用效率低等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河池学院课程研究组基于当前形势下,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结合民族地区本土文化背景,通过近5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促进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两个核心目标,从"开发特色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拓展课外心育活动"、"完善课程配套体系"、"提出本土化实施方案"等六条实践路径,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模式,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前期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两难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与反贫困工作推进者所持的单一物质贫困理念密切相关。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面对的是一种物质贫困与能力贫困并存的综合贫困,其中,能力贫困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基于此,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后续推进必须在树立综合性贫困理念的基础上,选择能解决能力贫困根源问题的教育反贫困战略,并基于经济、文化、教育作用机制实效推进。唯此,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进程中的两难问题才会得到妥善解决、双赢目标才会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中存在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影响教学效果、课程知识范围广且更新速度快导致教师课程驾驭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忽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提高教师素质、引入案例和研讨式教学、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以及改革考核方法方面,提出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嘴博客     
《小学生时空》2009,(7):1-1
大嘴播报:7月5日,在乌鲁木齐发生了一起由境外热比娅等民族分裂分子与境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境外策划指挥,境内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破坏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政策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参与是非营利组织的一项重要功能。从我国的实践来看,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程度普遍较低。我国当前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不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改进途径主要包括政府规制改革和健全立法、观念转变和角色调整、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认知和素质提升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政策与反贫困: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社会政策建设取得了值得肯定的进展,但对照当今国际反贫困社会政策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国的反贫困社会政策尚存在着重点转移滞后、政策主体单一、对象参与缺乏、开放程度不足、实施手段传统等种种缺陷.借鉴国际反贫困社会政策建设的经验,推动我国反贫困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对甘肃反贫困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症结,相应地,人类对贫困的治理行为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动体系。20多年来的反贫困实践已基本改变了甘肃农村普遍贫困的局面,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甘肃的反贫困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贫困问题的性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返贫问题突出。而原有的反贫困模式,既存在着投入的不足,又存在着制度创新的不足,同时还存在着科学化、市场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一切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调整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主体是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服务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我们总结前人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应对公信力危机以及品牌定位与差异性获得等角度,指出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有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乡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具有优势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非营利组织只有大力开展社会服务体制创新和机制改革,才能拓展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创新,不仅是服务本身的创新,也不仅是服务组织和体系的创新,而是要走向社会类型的创新,即建设服务型社会。其特征是:生活服务业成为社会事业的基础,社会服务成为社会团结的基本纽带,非营利组织成为实施社会服务的基本主体,服务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协力合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民间组织(NGO)开始成长和发展,并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整体还很不规范,大部分还处于自发、松散的无序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政府组织的畸形发展。为此,实现NGO生成模式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转换,强化NGO伦理价值的信守成为实现我国NGO健康有序发展并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综观近30年来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并为学术界和实践提供参考,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发展的研究的情况,介绍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非营利组织研究理论、非营利组织治理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国际上非营利组织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存在明显不足;国内研究相对落后,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任重道远,有着巨大的扩展和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从组织的角度看,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这三大类组织。企业是经济组织,其职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所拥有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实施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均称为公共组织。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日趋重要和日趋为人们所关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分析公共组织自身的性质和区别于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WTO规则与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服务是WTO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府对教育服务业的开放做出了承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迟发展效应的现实状况,依法改革和促进西部地区的民族教育。通过立法加强扶持少数民族教育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到民族地区办学。要依法保证少数民族充分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依法促进少数艮族地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推进政府管理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发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纷纷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并在社会各项事务中作用显著。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的关系现状及形成良性合作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在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下阐明我国更要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与互动。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特征使其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可以通过政府扶持和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建设这两方面来保证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最终使得非营利组织能与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力合作,确保危机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利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第三部门的世界潮流,作为全球“结社革命”一部分的我国非营利组织也正在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但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失灵的存在和政府监管的缺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化运作的实践中陷入了目标错位、公共服务质量严重下降、日益面临信任危机的困境。通过多种措施强化政府责任,可以有效地促使非营利组织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和高教大改革中,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何去何从是人们探讨较多的话题。民族地区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区域服务性很强的一类学校,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一线基础性专业人才的摇篮,因此,根植于民族地区,服务于民族地区才是它根本宗旨,否则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所造成的供给垄断是造成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合作建房作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国外已广泛开展。对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解决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问题是进行宏观调控、改善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非营利组织合作建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房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并减弱营利性开发商的市场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提高住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