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暗示>时比了男女作为三角故事中心人物的不同遭际;<作女>列举了男女关系的各种模式,都是在"性爱"、"情爱"中考察男女关系,塑造了两极分化的男性角色.女性文学需要全面书写男女关系,构建和谐性别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飘>和<我的安东妮亚>中,妇女不再是罪恶的根源,而是一种美国文化与精神的象征.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都是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她们独立自主,追求自由而又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极富人格魅力.但是,无论是女作者还是女主人公,她们依然没有走出男性文化传统的藩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班昭<女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女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4.
<简·爱>中简和罗切斯特的情感纠葛体现在两种不同模式的视觉较量中:将女性固化为客体的男性凝视和被边缘化的女性凝视.随着小说的进程,女性逐渐获得了视觉和叙事上的权威地位,其中"红房间"情节的重复与修正代表了男女主人公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5.
伊莱娜·肖瓦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一书中把女性写作传统分为三个阶段,即"女性的"阶段,"女权"阶段和"女子"阶段。第一阶段是女作家模仿并内化主导的男性审美标准,该标准要求女作家人人都是淑女阶段;第二阶段是女性主义女作家抗议男性价值,提倡建立分离主义者乌托邦和争取独立和权力阶段;第三阶段是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特点,在"在自我发现"时期发展出特别的女子写作和女子经验阶段。虽然《虹》中三名女性人物莉迪亚、安娜和厄秀拉不是女作家,只是普通女性,但笔者认为,她们正好分别再现这三个阶段——女性阶段、女权阶段和女子阶段。  相似文献   

6.
李颖娟 《文教资料》2009,(25):20-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觉醒>和中国"十七年"红色文学女作家杨沫的<青春之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女性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本文旨在以两位来自不同国度的女主人公艾得娜和林道静为切入点,从文本中女主人公的他者化和相同的生态意象两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从而找出中美两国女性解放道路上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7.
女子数学奥林匹克从客观上来说,男性和女性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上是没有差别的,但是数学史上杰出的女性数学家的确风毛麟角.有一本<她们比女皇还少>就是专门讲述这些女数学家的书.  相似文献   

8.
在尚无"女强人"称谓的年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女强人形象,这些女强人形象,既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塑造的新高度,又启发了后世文学作品中众多进步女性形象的塑造.蒲松龄之所以能领先于他同时代的作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出众多的各种女强人形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女神(女娲)意向"的文化渊源、进步文学传统、社会现实的巨变、作品本身题材、特殊的女性形象原型与创作手法,乃至作者本身的创作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皇后>(1934)、<女篮五号>(1957)和<沙鸥>(1981)是中国体育电影史上不多的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三部故事片.本文以此三部有代表性的电影为例,分别从多重观看、身体规训和女性气质的角度探讨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中国体育电影女性符号的表征关系和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童晶 《华章》2011,(17)
亨利·詹姆斯是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剧作家和散文家,在英美两国的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亨利·詹姆斯一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对其代表作<贵妇画像>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描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妇女杂志>作为近代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女性教育类杂志对中国早期女子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开设的众多专栏,为女性提供职业基础教育知识;在女性职业教育的理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而富有争鸣的讨论,为中国早期女子职业教育与世界女子职业教育的交流作出了积极探索;充分利用传媒优势,缔造女性从业者教育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文学艺术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女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选择进行引导.尽管<妇女杂志>中有关女子职业教育问题的内容既未成系统又众说纷纭,但却实质性地推动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其"写情"的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思慕诗、婚恋诗、抗争诗、弃置诗和闺怨诗.<诗经>中的情诗以情爱问题作为表达媒介,透露着<诗经>时代初民们的女性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是话语主体有男有女,但占据中心地位的是女性;二是互相体贴、互相尊重、融洽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三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流露.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整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历来是哲学、艺术、文学领域的常见话题.而作为中国整体主义的典型表现--中国的文化圆与西方个人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在<女勇士>中旧社会的无名女子与<红字>中清教社会的海斯特两位女性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分析影响这两个角色命运的内因与外因,从而发现这两位女性的故事其实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投影,有助于挖掘中西文化更深刻的涵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在成功塑造一位寻求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外,也对黑人男性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文章从分析影响女主人公的几个男性角色出发,展示了白人文化侵染下的黑人男性的心灵世界.细致地分析了他们话语空白的一面,同时也指出这才是导致他们控制黑人女性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5.
汤亭亭在其处女作<女勇士>中成功地改写了花木兰的故事,借此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华人女性形象--女勇士.这个女性形象具有现代西方女性的独立性和反抗性,同时也保留了某些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呈现出典型的后殖民杂交性.该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中国女性的刻板形象,同时也表达了汤亭亭对中国父权文化和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压迫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超越了当时社会礼教的束缚,她们聪明美丽可爱又不似世俗女子。然而文本中的这些女子形象都是在男性的观察和叙述中呈现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比文本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会发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始终没有离开男性视角的观察和男性意愿的表达。这一悖论在《聊斋志异》中多处呈现,作者对历史上女性意识和女权意识的发展作反思。  相似文献   

17.
<画皮>是清代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其在人物塑造和创作目的上突出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以文学行教化的文学现念,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色彩.这与作者蒲松龄受儒家思想深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警钟日报>及其前身<俄事警闻>用近代西方社会理论改造中国社会,以天赋人权、进化论理论为基础,参照西方女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倡女性放足,获取生理自决权和行动自由权;鼓吹女子教育,提高女子思想水平,培养其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争取男女平等,为国家民族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华裔作家中.赵建秀和汤亭亭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作家.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和文学传统的先驱和开拓者,他们都积极找回并重述被美国主流文化淹没的美国华裔的历史.颠覆历史的权威以及历史是延续、无缝隙的观念,在历史的裂缝和断裂处重新塑造美国华裔的历史.本文试图对美国华裔作家的杰出代表赵建秀的<唐老亚>和汤亭亭的<中国佬>进行深入地解读,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在文本中借助中国文化资源寻找精神的"父亲",改写中国文学与文化书写,消除性别化的刻板形象,建构华裔的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20.
在<诗经·国风>中,<氓>是一首反映我们祖先男女婚恋、家庭生活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正确人生态度,以及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抗争精神.可见,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由于远古遗风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女子婚恋比较自由,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子.她们有着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和对自由平等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