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洪涛 《文教资料》2005,(23):58-60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发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入世后,我国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只有转变到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上来,从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掘和发挥转变到注重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才能经受住挑战,把握住机遇,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中,正统经济理论历来推崇比较优势,认为它是有利于贸易双方的理想概念。事实证明: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相对于特定经济发展程度而言的,需要通过竞争优势加以体现。随着较落后国家在世界经济整体利益中所占比重的日益萎缩,比较优势战略在为我们带来巨大静态利益的同时,也陷入了理论陷阱的困境——国际经济发展与国内收入分配产生矛盾。在当前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下,竞争优势带来的动态利益更为重要。中国入世后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即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黔南矿产资源的储量在全省以至全国都具一定的优势地位。开发矿产资源,进行矿产资源的深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及其他产品,将使黔南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不同,一国将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比较丰富资源的产品,进口使用该国比较稀缺资源的产品。通过比较优势的积累、转换、创造,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实现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计量模型,然后通过应用显示比较优势法(RCA)对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除大米外)均缺乏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战略战略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是以批判比较优势理论静态性质为自己立论的。而实际上,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承认“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而使自己具有了动态性质,所以,“比较优势陷阱”理论依然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明。产品要素密集度和国家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通过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使其赢得动态比较优势,所以,长期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并不会跌入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仅靠利用比较优势参与的国际分工不能从根本上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而会使中国掉入"比较利益陷阱".并且,中国劳动密集型经济面临着理论模型之外的许多危机,如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加剧了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外贸顺差过大带来频繁的贸易摩擦等.为此,我们要突破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与束缚,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出口面临巨大压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初级产品已不具有贸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还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领域,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存在相当劣势。对此,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应当从传统静态比较优势向高级化的动态比较优势及贸易竞争优势转变;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变以及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则是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与转型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9.
纺织行业是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产业,但缺乏竞争优势,目前面临着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出口环境恶化等新形势。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及SWOT分析,探寻我国纺织行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转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产品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既得益于对比较优势的追求与利用,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考察了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最后以中国的加工贸易为例,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与贸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腾飞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离不开流通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有效支撑。破解发展现代物流业难题将成为惠州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对惠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惠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的4方面比较优势:独特地理的区位优势、天然良港的交通优势、良好坚实的产业优势、自然的信息化优势。并对惠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很快。但最终造成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通过重新审视比较优势原理,提出中国要实行综合竞争优势战略,从而摆脱传统的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与中国民办大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大学在学校自治方面占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和内生性特点要求民办大学必须确实把握住自己的比较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并能创造出更多的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原则的指导下,我国民办大学应建立更加科学而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应准确定位,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胆创新,办出特色;应提高服务质量,给高等教育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应适度扩大学校办学规模,营造民办大学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14.
青海过去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农牧业的区位优势、能源矿产开发的政策优势和旅游业的绝对优势都是推动青海产业升级的比较优势,利用、规划和协调好这些比较优势将能打破产业结构的自然演进进程,实现青海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5.
与经济市场化相联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温州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温州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内的产业优势,其标志是这种优势产业能够在区际乃至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区域经济内优势产业群体的形成,是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众多投资者和厂商的群体选择,是由市场选择、竞争定位的。以小商品为主要载体的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伴随着市场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种处于全球和全国经济分工体系中的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必然会由于其所固有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乃至很强的替代性,而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客观上要求必须着力培育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并把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民办大学在学校自治方面占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和内生性特点要求民办大学必须确实把握住自己的比较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并能创造出更多的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原则的指导下,我国民办大学应建立更加科学而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应准确定位,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胆创新,办出特色;应提高服务质量,给高等教育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应适度扩大学校办学规模,营造民办大学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及其解释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邦宏 《教育研究》2005,26(6):54-6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我国的汉语、中医是有绝对优势的学科,经济、工科等是有比较优势的学科。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优质教育资源丰裕度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我国的学科教育资源丰裕度呈梯级结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制度因素,我国具有多种产权形式的教育机构、跨国教育机构等,对教育主权很重视。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我国须尽快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经济一体化理论解释了国际联合的重要性,我国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基础有三个方面: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后发优势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比较优势为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竞争优势使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WTO的宗旨是消除各国间贸易障碍,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而其运行的依据则是以比较优势学说为核心的自由贸易理论。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扩大国际贸易来加速经济发展,对此循着自由贸易理论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行了初步的理性思考。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影响各国比较优势的“外生性因素”正在向“内生性因素”转化,并可由此改变一国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应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向竞争优势发展战略,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并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以尽快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对鄂州医药产业融入武汉城市圈比较优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从鄂州的地理位置、山水资源、交通条件、医药产业基础、医药文化底蕴等比较优势方面,分析了构建医药产业链的意义,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挑战与机遇。这对于鄂州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克难勇进,将医药产业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