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二战期间,以武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日本引向不归路,惨败的日本战后在保守派首相吉田茂的率领下,自主选择了“日美基轴和经济外交”战略,在亚太经济政策上主张:追随和依靠美国,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复兴日本经济;以“战争赔偿”重新进入东南亚市场;服从美国冷战战略,对中国实行“政经分离”原则,维持以贸易为主的事实上的关系。吉田茂的亚太经济政策为日本经济在战后十年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但过分依赖美国,使日本不得不面对“半独立”、“半媾和”等日美关系问题,也延缓了对苏、中、东南亚政策问题解决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的各个时期.日本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和发展,总体来说,日本采取的是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但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并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专院校理工科系向产业界输送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材,对日本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55年以后尤为突出。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的精神改革了明治以来的教育制度。新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学制单一、权力分散、重文法轻理工。这是当时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产物。1955年开始,日本实行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政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  相似文献   

4.
由于冷战的加剧以及美国依靠蒋介石政府遏制共产主义的希望破灭,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遏制变为复兴日本经济,道奇路线就是美复兴日本经济的政策之一,本文讲述了道奇路线产生的背景和实行的过程,最后论述了道奇路线对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48年4月至7月,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一场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运动,简称反美扶日运动。这是国统区最后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全国性民众运动。运动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南京、北京、天津、青岛、福州、昆明等大中城市。参加者除学生外,还有教育界、文艺界、工商界及政界人士。本文拟对其发生发展作一较为全面的考察。一、从限制到扶植———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一个从限制、放宽到扶植的转变过程。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7年初,美国与驻日“盟总”按照《波茨坦宣言》的对日占领基本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2 0世纪 30年代 ,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两大主要势力 ,美国和日本在该地区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美国利用对日本有着特殊意义的美日经济关系 ,对日本一方面采取绥靖政策 ,另一方面又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抵制 ,其最终目的都是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利益。美国这种对日本在经济上的两面政策客观上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当时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改革在日本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一系列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从其国家利益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最初的对日政策,致使这场改革进行的极不彻底。这对日本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民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两大主要势力,美国和日本在该地区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美国利用对日本有着特殊意义的美日经济关系,对日本一方面采取绥靖政策,另一方面又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抵制,其最终目的都是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利益。美国这种对日本在经济上的两面政策客观上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当时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它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究其客观原因,,一是在美国日本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日本社会的封建因素几乎被一扫而光”。二是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如取消对日本的一赔偿要求,在侵期、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发出了大量的军事订货等,这些一方面使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上加强了对日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基本适应了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主观上讲,由于日本政府实行了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并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条件,加之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精心培养人才,注重维持稳定的劳资关系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为我们今天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俄战争是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战争中美国采取了支持日本的政策,这是美国和俄国在争夺中国东北问题上矛盾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支持日本以遏制俄国,进而扩张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美国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但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一直遭到俄国的抵制。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美国企图变中国东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军事实力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美国主要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在中国东北展开争夺,主要是争夺中东铁路的修筑权。1896年俄国和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阎锡山采取战时的经济政策、政治措施,组织战时军工生产,进行战时宣传鼓动,大力发展教事业,对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利益,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先后采取了“避免介入”、“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扶蒋反共”政策。“避免介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日本的侵略行为;“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政策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大增强了国民党政府对美国的依赖;“扶蒋反共”政策为战后中国政治留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前十年间,中德两国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德国政府内部,就对华和对日关系而言、又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同中国合作;一派则视日本为未来战争中的盟友。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德国远东政策的重心逐渐偏向日本,其在华利益服务从于它的欧洲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大规模的工厂内迁 ,从经济上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 ,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布局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战争的思考,首先涉及的便是战争的原动力的问题.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够发动那样一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是与日本国内民众的倾力支持分不开的,而这又是由于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军国主义愚民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余廷明  杨敏 《茂名学院学报》2010,20(2):80-83,86
1941年初,海明威夫妇在中国抗日形势异常险恶时访问中国,支持中国抗日。海明威访华时负有间谍使命。海明威向美国政府转达了两条关键信息:第一,如果美国给中国出钱,那么中国至少可以把日本人牵制到1943年底;第二,蒋介石是保证中国坚持抗日的人物。海明威也非常清楚地把美国政府的信息转达给了蒋介石:不支持蒋介石在中国挑起内战。  相似文献   

18.
缅甸战役是中美英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后第一个共同的军事行动,同时也是二战时期中国军队唯一一次走出国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战役。但是由于中美英三国具体利益的不同,这导致了三国在缅甸战役期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家畜是“蒙疆”地区主要资源之一,又是重要战略物资,就日本战时经济而言,如何解决该地区家畜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战马及资源开发所需畜力和军用纤维资源等问题。因此,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建立和扶持伪政权,借助其行政权力和法律,对家畜的饲养、繁殖及收购、输出等整个环节实行统制政策,企图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使该地区畜牧业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战时经济的附庸。  相似文献   

20.
最新的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从九一八事变后的绥靖政策,转变为一种自私自利的、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英国明确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但不愿为了中国而与日本开战;英国官方不愿公开援助中国抗战,但允许通过民间方式援助中国;英国希望“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但英国对日退让的底线是“恢复到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英国的这种对日政策虽然仍然是一种妥协,而且还没有完全摆脱绥靖政策的阴影,但已经有了实质上的改变:英国并没有出卖中国来与日本妥协,实现其维护在远东利益的计划。这也就说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并不存在英美等国勾结共同出卖中国的“远东慕尼黑阴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