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反观现实,当教育向现代科学大踏步地迈进的时候,我们离智慧的教育却越来越远,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成为一个时代课题。而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传统的羁绊、教育惯习的束缚、教育偏见  相似文献   

2.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智慧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通过追问何谓教师的教育智慧、我们的教师缺乏教育智慧吗、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智慧以及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何以可能等问题,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内涵、类型、途径以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把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看做承载学生灵性与发展的"舟",那么,一个有"动态生成"意识的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获取的各种信息,加以有效利用,适时调整教学,使课堂的生成资源成为"载舟之水"。然而,当我们走进课堂,却发现有些教师面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未能运用自身的智慧加以充分地利用,使课堂生成资源成为了"覆舟之水"。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智慧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当然,智慧和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但智慧毕竟有别于知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教师也必须以高智慧应对时代对教育的挑战,才能完成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从应变到求变——新时期教师心理素质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潮流在全国奔涌的时候,当教师的职后培训成为教育发展的普遍要求的时候,为吃饭而教、因无奈而教的教师却普遍存在;不愿倾听学生的呼声的教师仍为数不少: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扼杀学生个性的现象仍时常出现。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问题,教师素质成为素质教育的瓶颈,教师素质的提高急需引起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要使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就必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作者就一些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智慧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当然,智慧和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但智慧毕竟有别于知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教师也必须以高智慧应对时代对教育的挑战,才能完成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法国学者皮埃尔说是培养"爱情,活力,智慧"兼备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教育首要任务。但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在大街上持刀行凶的时候,当我们听说校园内外发生流血事件的时候,当我们为一些孩子们经不起挫折而轻生感到遗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在育养什么样的人?目前,  相似文献   

10.
<正>"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尽管有时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让我们教师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灵活处理学生的这些"生成"之火,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学生适时活动,课堂就会呈现出动态变化,灵活地借助"生成",定会助推学生智慧的生成。一、借助"生成",顺势帮助学生清晰地厘清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本元素,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正因概念如此重要,故而它也就成了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对数学概念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更需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精彩的生成,二者完美的融合,才能使语文课堂激发出无穷的活力,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我们的学生感到一种声音在叩击心灵之门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对一句朴实的话语却感到别有一番滋味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为一种生命的美丽而感动莫名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因为精心的预设而打开的话题就会  相似文献   

12.
陈静 《考试周刊》2014,(74):148-148
<正>1.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探究合作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临时出现的、教师课前未曾预设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当课堂上出现这些的非预期性的"动态生成"时,不能因害怕自己的教学思路会被打乱而加以扼制,因为这些"新情况"如果很好地加以利用,则会成为课堂探究新的动力,所以要提高教育智慧,将这些"节外生枝"加以灵活处理和整合,使之成为新的、具有连续性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智慧本身就是共生、共存的,只是当教育爱上智慧时,再来看教育:教育学就是迷恋于他人成长的学问;教育学的意向也可以看作是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的回应;教育需要一种智慧性直觉和蕴涵智慧的理解;教育智慧需要教育机智来实现;教育智慧是一种适时、适当的“教育反应本能”;使教育智慧成为彰显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思成为教师生成、内化、发展教育智慧的一种基本能力;学校成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的教育场所。  相似文献   

14.
平等的美德和不平等的智慧—教师素质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青 《教书育人》2001,(4):34-36
当素质教育的大旗在诸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争论中高高举起的时候,我们开始对教育的目标和教师在教育中应起的作用进行反思和探究。其实,任何“新”的方法和原则都有着深远的哲学和思想渊源,而一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恰恰是我们本应关注和思考却实际上没有重视的问题。比如我们常常提起的“平等”和“不平等”问题,表面看来,它们是两个相反的概念,但当它们在教育教学中完美结合的时候,美德和智慧的光芒便点燃了许多人心灵的火种。一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他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因为现实中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学生真挚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每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与学生建立民主  相似文献   

16.
朱惠红 《成才之路》2012,(24):92-73
正我们的数学课堂永远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我们在课堂上激情飞扬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学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面对种种"意外",我们应该明白: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点是一闪而过的,一个简单的否定,一个含糊其辞的搪塞,有可能扼杀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热情,有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突出"有效"两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郑潇潇 《快乐阅读》2012,(15):68-69
一个互动生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发展来精心预设,教师只有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融入课堂,才能走进有效的"生成"境界。但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生成",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惟有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完善,才会有"节外生枝",才会有"灵光一现",才会有"瞬间"的精彩,而课堂也因为这些瞬间的生成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8.
叶晓洁 《师道》2003,(8):39-39
教育应该是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用爱来诠释生命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无疑是深爱着我们的学生的。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着,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精彩教学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展开的心灵对话,它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精心的预设固然重要,但巧妙的生成更能绽放出智慧的花朵。教学实践告诉我,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美丽一、慧抓生成资源,凸现学生个性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课堂上学生呈现出来的异样表现,可能打乱教师的预设,却也能做使课堂出现思维火花的竞相开放。在教学《探索活动—神奇的莫比乌斯圈》一课中,有这  相似文献   

20.
殷凤 《现代教学》2012,(9):45-46
"预设"与"生成"已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共生体。没有预设,哪来生成;没有生成,谈何共生。上述案例中对实验失败的恰当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既保护了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又捍卫了科学实验本身的严谨性。但是,反观这一个实验的过程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有几点尚需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