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一是要强化目标意识;二是要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就一篇需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精读课文教学而言。如何正确把握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呢?下面从第一课时的目标及策略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决定语文课既要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还要进行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塑造,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繁多、内容复杂。鉴于语文课程知识点排列序列的零散与交叉性,我们必须结合语文课时教学目标,以一条主线将教学各环节统整为一个整体,同时厘清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再将总目标分解到各课时中,结合文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聚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通过课例研究,提出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三个优化策略:一、目标的选择要"精心",旨在通过解读课标概念,发现文本价值,联系学生实际三方面准确选择目标;二、目标的数量要"精简",围绕核心目标,整合三维目标,分课时落实重点目标,促使课时目标集中,实现一课一得;三、目标的表述要"精到",精细地表述清楚课时教学内容、目标达成要求、具体教学方法,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准备策略 1.注重实效的设计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目标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总目标,其下位的目标还应有: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将课时目标纳入其上位的目标中进行统筹考虑与安排.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还体现在制定具体目标时,既要有统一性教学目标,又要有差异性教学目标.统一性目标是对班级整体的共同目标,差异性目标则是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出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一、目标分解任何一级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其上一级目标为依据,下位目标是为上位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的过程。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中最为具体的目标,要确定课时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年级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课  相似文献   

6.
记录了解读《火烧云》的基本步骤以及在解读的过程中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编者意图解读,定位课时训练总体方向。站在教材、教材编者的角度结合新课标年段要求,思考编者把文章放在这里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孩子学到什么;文本主题解读,找准课时训练主要内容。探寻文本作者生平,文章原著,把握文本原意和作者原意。结合孩子身心特点,找到适合四年级孩子接受的内容;言语形式解读,挖掘课时训练语文要素。落实"语用"最关键的一步,全面、细致地分析,解读文本,挖掘出本课语言训练要素:语言的变化。以期让孩子通过这一节课的实践领悟作文时语言要变化;去伪存精筛选,落实课时训练语文要素。再一次横向、纵向分析,落实课时目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课听多了,不免有些想法.特别是同一个文本反复听.自然要进行比较。一比较。就会发现差异,就能撞出思想的火花。解读的思路和方法自然可以多种多样,但这并不等于各种方法没有优劣。用什么方法和思路解读文本.不只是形式和技巧问题,而且涉及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教学效率的高低.也涉及教者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8.
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陈述是课时备课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目前中等化学教育类期刊报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陈述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的含义、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以及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陈述诸方面阐明了笔者的理解 ,并在评析文献报道的课时教学目标陈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规范的陈述。下面就化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问题 ,阐明笔者的理解与实践 ,愿与化学教师们共同商讨。一、对化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理解1 .课时教学目标的含义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因此 ,教学…  相似文献   

9.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课改近6年.课堂教学也逐渐从追求丰富多彩的热闹形式回归到讲求教学实效上来。但是.仍然有一些现象是值得研究和商榷的。许多老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重教学过程设计而轻教学目标制定.甚至出现完成教学过程设计后再摘抄几条教学目标以体现预案设计完整性的现象.这势必导致不少课堂出现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目标与教学过程相脱节.课时目标没有合理分解到各个环节。课堂教学偏离方向等弊端。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按照"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来编写教案、设计课时目标,结果产生了许多问题。现在,这方面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是学科目标,不要机械套用成课时目标;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要具体化;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foci/focuses of the lesson,教学难点是special difficulties,教学目标是objectives of the lesson;先根据教材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目标。不畏浮云遮望眼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收效微,是因为低、中、高年级教学目标不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侧重点不明.归根到底.是因为课时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要明确课时教学目标.首先.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在关注学生学会积累、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达到立人的目标.直到学生离开教师的帮助.照样能学语文、用语文、会做人。  相似文献   

13.
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为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规范了方向.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课时教学目标的实施呢?笔者认为:在课时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要做到紧扣课时知识点.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方向转变,使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达到课时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其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目标;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标;语文学习目标;语文心理目标。教师要依据不同的体裁,选择实施不同的目标.所选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如教《故乡》一文时.笔者增加了两个教育目标:一是思想道德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15.
曾立珍 《教师》2012,(16):68-68
一、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平时我们外出听课总会发现教师上的展示课课时模糊不清。说是第一课时,它又没有进行字词的学习、读通课文、写字等。说是第二课时,然而学生对文本的接触又像是刚刚开始而已,但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却看到了学生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教师小结,看到了第二课时目标。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这样教,第二课时又该如何教?如果平时我们不这样教,为什么展示课又这样作秀?  相似文献   

16.
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对单元学习活动单元评价设计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为例,探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从环节、方法、目的三个维度构建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并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导向下分配课时,表达和优化课时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应是设计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要注意:学科不同,教学目标表述的维度也不相同,课时目标应由课程目标过渡而来,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8.
拜读贵刊2002年第二期刊登的《课前出示教学目标一定好吗》一文时,我校正在实施目标教学,对此我有不同看法。一、目标导学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 1.教学目标是以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相结合而产生的,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而制定的,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评估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师和学生的每个问题都与本课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第一课时教学,存在越位、错位等现象。实际上,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读出疑问的问题。简单地说,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读书、识字和写字,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当然,在不同学段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低年级而言,第一课时教学可解读课题,唤起阅读期待;整体感知,有效初读文本;聚焦字词,落实识记目标;再读课文,设置阅读悬念。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听懂、会说、会表演本课时的对话,内容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