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樋口一叶被誉为19世纪末日本文坛的一颗璀璨的彗星,她的创作生涯虽短,却留下了《大年夜》、《青梅竹马》、《十三夜》、《浊流》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国虽然近年对一叶文学有所关注,但对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却寥寥无几,其原因有待研究。而目前仅有的大陆和台湾的两个译本由于时代、选题等多种原因,风格迥然不同,在文体和文本的视觉角度传达上也有可比较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2.
樋口一叶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女作家的先驱,不满25岁就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她发表了《大年夜》、《浊流》、《十三夜》、《岔路》、《青梅竹马》等20余部优秀作品。其中,《青梅竹马》为樋口一叶确立日本文坛地位的一部杰作。该作品以吉原花街柳巷附近的大音寺前为舞台,在特殊的氛围中写出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的悲欢离合和种种感情纠葛,作品中的孩子们深深地被成人世界所左右,他们失去了天真无邪,没有了自己的意志和希望。樋口一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却要过早地品尝人世的艰辛,不得不在现实面前顺从命运的安排的无奈。作品中的主人公最终都逃脱不了自己的宿命,读来使人深思,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3.
褪口一叶不仅是明治时代也是近代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她没有因为贫困将文学荒废,而是竭尽全力在二十四年的短暂生涯里为世人留下了《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等精关的作品。《青梅竹马》是樋口一叶最为著名的小说,在一叶的创作生涯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槌口一叶的生存的时代出发,通过对《青梅竹马》的作品风格的具体分析,以此证明该小说所具有的抒情性和写实性的双重性格,这也是趟口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左拉是自然主义之父,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他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掺杂主观情感。大家都普遍认同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兼而有之,但对左拉的浪漫主义情怀却很少深究。文章通过对左拉作品《爱情一叶》的分析,从内容、写作色彩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来研究这位自然主义大师思想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分析其作品中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女作家,虽然其创作巅峰期非常短暂,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佳作,这些佳作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尤其是《十三夜》这篇小说,非常耐人寻味。本文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明治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传统的思想观念等,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樋口一叶《十三夜》中阿关这一形象进行分析,力求说明其最终回归家庭、放弃离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樋口一叶作品《十三夜》《大年夜》中的父母形象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了明治时代在新旧思想的交锋中、社会制度的变迁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其人及作品《十三的夜晚》。对作品的标题、主人公及体裁和意义都作了分析。承认作品的价值,也提出了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8.
余湘萍 《考试周刊》2014,(72):26-27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也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其文学创作生涯仅仅四年时间,却实现了由古典浪漫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转变。后期的代表作,如《青梅竹马》、《浊流》都以"遊里"(妓院)为背景进行创作。本文就一叶"遊里"小说创作的契机及意义作探究。  相似文献   

9.
左拉是自然主义之父,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他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掺杂主观情感.大家都普遍认同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兼而有之,但对左拉的浪漫主义情怀却很少深究.文章通过对左拉作品<爱情一叶>的分析,从内容、写作色彩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来研究这位自然主义大师思想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分析其作品中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樋口一叶活跃在日本明治二十年代,被称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她以描写女性生活的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并且善于运用写实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表现贫苦人民的生活惨状,有着进步的女性观和反封建思想。然而,受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所受教育和新旧交替的社会背景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位先进女性仍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其反封建思想的局限性。作品《十三夜》便通过主人公阿关的经历,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樋口一叶作为明治时期女性自由、解放的先觉者,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以感性的思想思考人生,其作品反映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表现出强烈的自由觉醒意识。作品中展现出对自由真爱的强烈渴望、对文学艺术的完美追求,折射出作家积极进取的姿态,是明治时期劳苦大众精神志向的缩影。尽管她内心深处向往着独立自由的生活,要求个性得以解放,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在社会、传统及家庭因素的三重束缚下,在实际行动中,无法走向自由的天地,拥有难以跳跃的思想鸿沟,其作品中有着浓重的悲观情绪及生命困惑。本论文围绕着明治时期觉醒与困惑的时代主旨,结合着一叶的身世,探讨了其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作品构思精巧,语言诙谐隽永.是一篇短篇小说的佳作。特别是本文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思考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呼兰河传》的叙事视角和情感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长篇小说的现代演进中.以散文化的抒情手法来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不算是第一部,早在上世纪的20年代,就有王统照的《一叶》、苏雪林的《棘心》等作品作过这样的尝试;30年代初,也出现过废名的《桥》那样抒情味极浓的长篇,但可以说,真正具有情感份量、意蕴深沉的,《呼兰河传》还是最成功的一部。  相似文献   

14.
夏译汉文军事作品是现存西夏文典籍中比较重要的类型。从《孙子兵法三家注》、《孙子传》、《六韬》、《黄石公三略》、《将苑》等西夏译本中选取三个多次出现的短语作为范例,对夏译汉文军事典籍中的一致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5.
语言简洁而含蓄,是海明威作品的一大特色,《大二心河》也不例外。对译者而言,这样的作品看似简单译却难,尤其要译出它的底蕴,实属不易。本文通过对现有译本的评析,试图探索这一短篇小说意蕴之翻译。  相似文献   

16.
李韬瑾 《文教资料》2012,(23):25-27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近代耽美派(又称唯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得到了永井荷风、三岛由纪夫等人的高度评价。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虽然各个时期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文身》等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初期审美意识却贯穿于谷崎润一郎毕生作品中。  相似文献   

17.
李钰 《林区教学》2011,(10):57-59
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存在着一些典型形象,最典型的莫过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笔者认为多余人并不仅仅包括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莫夫等,多余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一形象的生命尚未枯竭,而是一直在延续发展着,多余人发展到奥勃洛莫夫并未就此完结,还有大量的文学形象具有多余人的特征,也应划入"多余人"形象之列。本文将研究19世纪下半叶屠格涅夫的作品《父与子》中的巴威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白痴》中的梅什金,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契诃夫的作品《樱桃园》中的拉涅夫斯卡娅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探究李二曲及明末清初学术思潮时,在剔掘整理关中思想文化遗产以振兴今日陕西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诸事业时,李柏及其《槲叶集》是一个不容遗落的课题。本文就其生平、隐逸生活及其作品《槲叶集》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歌曲《一首桃花》是歌剧《再别康桥》中的一首咏叹调。本文通过该作品的体裁特点、艺术风格、演唱体会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其艺术价值所在,并希望通过对该作品歌词、旋律、曲式、风格的分析、把握,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一种结合了人的思维、行为、经验和表达等的思维方式,它深刻丰富地表达着人类对爱情的诉求.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莎剧《暴风雨》爱情情景中的爱情隐喻及其特点,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方平译本和梁实秋译本进行比较,归纳出两译本在爱情隐喻上不同翻译策略并试图找出其不同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