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数字化实验仪器,采用控制变量法,定性、定量对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否需要水的参与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解答了学生的困惑,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做的两个实验,指出这类实验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既是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课题的教学重点,又是该课题的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探究实验在该课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材上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不稳定的实验设计成5步进行探究,笔者认为按照教材进行探究有一些不足:实验探究所需要的二氧化碳量大,药品消耗多,步骤繁琐,操作不方便,学生需要制取几瓶的二氧化碳,如再利用收集的二氧化碳来探究它的性质,则完成整个实验探究消耗的时间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新的装置.  相似文献   

4.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再次对实验作改进。通过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注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用水作空白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pH传感器对反应后析出的晶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证明:饱和碳酸钠在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析出晶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认为只要控制好反应条件,本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既是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课题的教学重点,又是该课题的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探究实验在该课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材上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不稳定的实验设计成5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化学实验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针对教材中所设计的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不足之处,结合学生在实验中的一些疑惑,从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大小、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了实验的可...  相似文献   

7.
铝与较高浓度盐酸反应释放出H2,体系的H+浓度一定减小,由于反应放热,体系pH出现降低的异常现象,是因为体系温度升高促进体系中水电离以及强酸弱碱盐水解吗?通过引导学生设计系列实验,发现盐类水解以及水的电离不足以引起体系pH显著下降的现象。通过查阅文献,发现pH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测定pH本身存在差异性,可能是以上反应体系pH异常的主要原因,从而诊断和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探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9.
以DIS温度、压强及气中氧传感器探究“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结果表明:H2O2在分解的过程中伴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不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使用条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能表示H2O2分解速率;单独使用DIS压强传感器开展本探究实践活动,科学性有所欠缺。为使探究活动更具备“定量”属性,使用DIS温度、压强以及气中氧传感器对本探究活动展开实验。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从学科融合角度、定性与定量实验整合角度、规范角度出发使用DIS系统”的活动建议,以更丰富的实验证据帮助学生建构相关概念,同时助力学生体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落实从情境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中引入“数字化实验”仪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分组实验、探究“化学腐蚀速率和原电池腐蚀速率的大小”。运用压力传感器和常用的仪器药品设计出两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在具支试管中测量锌粒在化学腐蚀和原电池腐蚀中产生气体的压强,从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得出“原电池腐蚀速率大于化学腐蚀速率”这一结论,并通过概念迁移、数据处理,定量计算出两者速率比。用简单的实验体现抽象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用压强表征反应速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计时收集)和向上排空气法(点燃火柴棒验满)三种方法进行收集,再在密闭条件下使二氧化碳气体与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体系压强变化,经换算可得知不同方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度。结果显示,排水法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高,通过火柴棒验满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
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不同文献中的结论不尽相同,为搞清楚该反应的实质,借助数字化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实验探究.为确定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原因,对反应前后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通过探究得出,该反应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的,并从理论上对此反应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2012年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为红色,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该实验常引发质疑:二氧化碳和水能否使石蕊变红? 一、教材处理方式 人教版教材作了如下处理(图1). 1.将纸花用石蕊浸泡后晾干.  相似文献   

14.
刘骏 《生物学教学》2008,33(8):58-59
“色度传感器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试用本)“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选做实验。该实验是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发展成的探究性和创新性实验,其中色度传感器测定蛋白质含量原理、方法是教学重点,蛋白质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是教学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身探究,让学生学会色度传感器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智能手机、ESP32芯片和BME280温湿度/大气压强传感器模块组合测试装置分别定量探究并测得同种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以及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种气体的体积。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得到气体摩尔体积。该组合测试装置结构简单,现象直观,数据相对误差较小,应用于中学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定量探究意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对苏教版生物学教材初中七年级上册中提供的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利用自封袋、注射器等材料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消耗使学生获得“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感性认识,化解疑问,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是初中化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实验。人教版教材利用4朵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探究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过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基础,在化学课外小组活动中探究电解质溶液对铁生锈的作用及铁锈蚀的条件,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结合高中知识得出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形成电解质溶液加快铁的锈蚀,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通过此实验探究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参与了铁锈蚀的结论.整个实验探究复习并衔接了初高中的知识,并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部分,主要讨论过氧化钠的性质,其中对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给出了化学方程式和应用,笔者补充设计该实验,能很直观的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并且反应中生成氧气(使CO2中的棉花燃烧).该实验特别适合学生的实验探究或者随堂演示.  相似文献   

20.
对铁的吸氧腐蚀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采用手持技术,设计了3组对比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和压强的微弱变化以及吸氧腐蚀中溶液pH的变化。结果表明:铁的电化学腐蚀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酸性较强条件下以析氢腐蚀为主;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在弱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