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谌兵 《江苏高教》2015,(2):86-88
"媒介即讯息",数字媒介正潜移默化而又快速深刻地重构着大学课堂文化:突破封闭的课堂文化交互空间,将其拓展至无远弗届;解构课堂教学着力培养的逻辑、线性和理性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思想呈现出碎片化、非线性和无深度特征;裹挟学生向教师和课本的权威与中心地位发起挑战,建构自由、开放和多元的课堂文化精神。对此,我们既要坚决反对"技术决定论",又不能简单地去建立"无手机课堂",而应在与数字媒介的互动共生中去建设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优质课堂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优质课堂研究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它也是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师专业成长、消解课堂异化和促进师生优质成长的理想平台.当前,对优质课堂的研究还存在着视域窄化、重理论轻问题、重开放轻融合、重解构轻重构等问题.今后,优质课堂研究的重心要从优质课到优质课堂、理论建构到问题研究、多元开放到视域融合,研究范式要从文本式到田野式,研究方法要从解构研究转向重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乡村治理正处于"解构—重建"的多重挑战与结构性矛盾之中,客观上要求政府与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新范式。文章基于组织行为学、建构主义理论和经济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视角,探析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带来的影响,发现新时代乡村治理正经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民主政治——由认识关联走向利益趋同;经济发展——由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日渐解体,"乡风文明"正在重塑;治理格局——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差序化共存。农民合作社与乡村自身不仅在治理特征、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而且农村合作社在盘活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盘活参与动力——重建乡村治理权威、盘活治理资源——重构多元共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为乡村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针对"多元共治"模式的现实约束,通过以人为本——夯实治理基础,主体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赋权组织——寻求法律制度支撑,外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等策略,建构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有效的"多元共治"格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多文本”特征及其蕴含的“议题”“集体建构”“共识”等重要理念,都是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由“单篇”引向“群文”的变革式探索,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群文阅读教学过程有特定的原则和策略,主要表现为:议题确立和文本选择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从单向输入走向集体建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10年12月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有效教学视野中的课堂规范"研讨成果进行了梳理,从重新审视课堂规范、解构和重构课堂规范以及课堂规范的实践探索三个层面总结概括了与会者对于有效教学视野中课堂规范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以期为当前有效教学的不断深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种子,所有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概念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需要引发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基础性教学中建构,借助结构化的材料,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经历概念从过程到结构的理解;在支持性教学中应用,借助原型和变式,纠正概念的认知偏差,经历概念的多重建构、解构和重构;在整合性教学中联通,建立概念网络节点的联系,实现大单元的网络建构。  相似文献   

7.
"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概念,它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本文以"2倍"为起点与突破口并建模,再走向"多倍"的理解,从经历"建构:建立二倍模型"发展到"解构:让本质走向清晰",最后升华到"重构:稳固概念形成",实现学习材料、学习方式、学习思维的转变,让学生更深度理解"倍"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时代,研究生课程需要新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凸显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强调意义建构,课程实施关注学习情境;研究生课程资源需要进行重组:课程资源从专有走向共享,资源获取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流程的重构,学习方式强调自组织学习,评价方式从单一走向多维。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研究生课程要树立"互联网+课程"深度融合的理念,打造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多路径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及推行MOOC课程的认可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1设计背景2011年10月28日,笔者应邀参加在江苏省天一中学举行的全国第七届"聚焦课堂——生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开设示范课——"牛顿第一定律".本设计从教师情感、教学方式、知识建构、课堂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受到点评专家和与会同行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结构性思维是从数学整体结构中去理解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的一种教学范式.结构性思维教学要经历"解构——比构——重构——结构"的过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启示我们:系统解构,让学生"想得到";纵横比构,让学生"懂逻辑";经历重构,让学生"会思考";整合结构,让学生"能思维".  相似文献   

11.
结构性思维是从数学整体结构中去理解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的一种教学范式.结构性思维教学要经历"解构——比构——重构——结构"的过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启示我们:系统解构,让学生"想得到";纵横比构,让学生"懂逻辑";经历重构,让学生"会思考";整合结构,让学生"能思维".  相似文献   

12.
发展课堂对话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也是进行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对课堂对话的过程性规律进行解析,文章创设了面向知识建构的课堂对话编码体系,借助人工编码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255节中小学课堂进行话语分析,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等方法对课堂对话的演进序列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中小学课堂形成了"以基础知识类对话为基础、多元对话组合推进"的对话模式;第二,不同科目的对话演进规律区分明显,数学和科学科目体现了问题探究的特征;第三,高质量的课堂对话多经历知识习得—观点表达—阐释分析—综合提炼—迁移创新五个阶段,以螺旋式结构延展上升,发挥了知识建构的作用.研究对增强对话的有效性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构建相融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个主张是根据教学实践的启迪、教学研究的探索、教学本质的追寻而建构的。从学生成长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教育的哲学思考探求"相融课堂"的理论支点,形成"相融课堂"基本架构:学——学有所需,目标相融;馈——学有所感,对话相融:导——学有所知,教学相融;练——学有所得,读写相融;用——学有所用,内外相融。  相似文献   

14.
课堂公平:蕴涵、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课堂公平是指学生具有平等的课堂学习身份,公平地享受课堂资源,公平地获得课堂评价。课堂中存在不平等的课堂社会结构、不平等的课堂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学生学业评价等公平缺失现象。建构公平课堂需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解构与重构课堂中的社会结构、课堂资源面向所有学生、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特点是解构、强调微观多元去中心化及差异、及回归历史等。它对建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有一定价值,包括强调对教育话语和文本的解构;宏观到微观中心到边缘总体到差异;强调“根状茎”思维和“游牧”思想;引入历史之维——考古学和谱系学;一种游戏性的姿态;注重对自身研究实践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如今已由转型探索走向形态重构。本文针对文学批评界的“失语”现象,以及对相对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评析,论述了形态重构的必要性;同时认为,“多元建构论”与“一元建构论”都各有其弊,或未必可能,比较现实可行的建构之路是“主导多元”,当今的主要任务即在“主导形态”的建构。这一主导形态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7.
后权威时代的突出特点是高校教师地位从立法者向阐释者地位的转变,知识获得的路径从单一线性到多维网状的转变,师生关系从亲密到淡漠的转变等.这带来教师权威和神圣地位的解构,带来传统师生关系的解体以及重构新的师生关系的时代呼唤.新时代重构师生关系应当立足于:超越自我中心主义的迷恋,建构起"为他者负责"的高校伦理;超越工具理性的主导,建构起价值理性的交往方式;超越片面的主客二分,建构起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课堂优质化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课堂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透视、整合与重构的研究。从课堂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是课堂研究在经历了译介、独立探索、解构研究等阶段后逐渐达到的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目前我国课堂优质化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生命课堂、生态课堂、和谐课堂、关怀型课堂和优质课堂等几个方面。今后课堂优质化研究要做到公平与优质并重、理论与问题并举、移植与实证并行、开放与融合并论、文本范式与田野范式并存、解构研究与重构研究并用。  相似文献   

19.
阿尔都塞对唯物辩证法的解构就是其思想建构的过程。他的这一解构思路表现在:(1)"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支柱。他认为马克思抛弃了"否定之否定"之后建立了历史科学;(2)"量转化为质"实际上是"质"与"质"之间的转化,即不同的结构之间的转变。黑格尔因为缺乏结构的概念才认为量的积累引发了质的"飞跃";(3)他的多元决定的矛盾理论使"对立面的同一"与黑格尔的矛盾理论相脱钩。这一操作的实质是在一个主导结构之下恢复了多元异质因素的活力,并催生了取代传统矛盾概念的"对抗"理论。阿尔都塞在取消辩证法之后创造了一种立足于"独特性"的新的唯物辩证法——"趋势辩证法"。"趋势辩证法"将独特的个体的自由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并为从现实形势出发建构保证人的自由的新的政治形式进行了理论配置。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四川教育》2020,(13):23-2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从宏观层面看,治理体系的结构是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从微观层面看,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治理工作和治理体系建构,近年来,学校积极思考和探索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重构学校教育生态,实现学校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