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减数分裂”教学为例,针对新授课、复习课两种课型,提出物理模型有效建构的策略。其中新授课物理模型建构的基本策略是:情境创设—建模指导—模型评价;复习课物理模型建构的基本策略是:明确类型—搭建模型—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2.
图1减数分裂示意图DD12减数分裂1D2D图2减数分裂示意图2d2减数分裂1dd1d图3减数分裂示意图图4减数分裂示意图12D2减数分裂1dDdD12减数分裂2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遗传基本规律的教学重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这部分内容难以用模型或实验来演示,所以笔者  相似文献   

3.
在减数分裂第1课时的教学中渗透论证结构和模型,将论证的方法应用于论题中,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减数分裂配子多样性在进化中的价值,尝试发展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7,(12):63-64
在"减数分裂"一节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通过讲解同源染色体的定义,推导出减数分裂的定义,再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讲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建构模型进行巩固。  相似文献   

5.
本节知识目标:减数分裂的概念(理解);精子的形成过程(应用)。自学设计一——减数分裂的概念(阅读课本P102,第1、2段,3min后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贵刊在1997年第二期刊登了“雄蜂也进行减数分裂”一文,文中说雄蜂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两个精子。此说不妥。蜜蜂家族中的蜂王是二倍体(ZN—32),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按通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工蜂也是二倍体(ZN—32),但为无生育能力的雌性个体;雄锋是单倍体(N一16),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而产生的,成熟的雄蜂是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具体过程如下:雄蜂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本身略微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这样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并未减半.只是细胞质分成大小…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58-60
以"减数分裂"为例,综合运用假说-演绎法、模型建构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建构减数分裂的概念,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8.
以大葱为实验材料,探求花苞、小花以及花药大小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花苞大小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并无密切相关性,但花苞的发育时期与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以花苞刚从叶片中抽出为最佳采样时期;花药大小可作为进行减数分裂观察时期的主要参数,取1.0—1.3mm的花药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只要取材时期得当,大葱可作为减数分裂观察的实验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生物必修2中,有"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一节,新课标中的内容目标要求是"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除橡皮泥模型外,还有众多模型可在教学中应用。笔者在教学中开发了"手指模型",并将其与现有的几种模型尝试组合使用,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以下是对常用的两种实物模型和手指模型进行的比较。1原橡皮泥模型的优势和缺陷  相似文献   

10.
减数分裂传统的实验材料是玉米,但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是同步的,要看到各分裂相,就必需做大量的片子。本文介绍一种好的实验材料一—柚(也可是同属的其他种)。该材料染色体较大,且数目少,易染色,各期分裂相典型,制片容易;同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是高度不同步的,可在一个片子内看到所有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9,(8):63-64
根据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流程: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对"减数分裂"一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进行模型构建,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解建模过程,提高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分为3种类型,即配子型减数分裂、孢子型减数分裂和合子型减数分裂.鹿角菜、刺松藻、藓羽藻可观察配子型减数分裂生活史;石莼、水云、海带、裙带菜、甘紫菜可观察孢子型减数分裂生活史;淡水产衣藻属、水绵属及轮藻属可作为观察合子型减数分裂的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3.
杨维国 《中学生物学》2010,26(4):36-36,41
用模型模拟许多生物学现象时,往往会使这些现象变得易于理解。现行多个版本的教科书《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大多设置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建构活动,因其能化微观为宏观,对形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突破配子多样性等难点有极高的价值。但本模型建构活动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对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如何使模型建构更加简便易行,又能节约成本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减数分裂这个知识点,在高中生物旧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传统教学通常先讲授减数分裂的过程,再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虽配有直观的动画图像,但由于缺乏主动探究过程,容易导致学生被动观察、死记硬背、表层理解,而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理念,并且从知识方面、情感价值观以及能力方面均做出要求。在“减数分裂的模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中,我利用新教改的理念贯穿在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5.
张彬 《滁州学院学报》2005,7(2):106-108
黄山梅(Kirengeshom a palm ate Yatabe)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基本正常。孢原细胞一造孢细胞一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四分孢子—小孢子—(经有丝分裂)—2-细胞花粉—成熟花粉粒。雄花具15枚花药,每个花药具四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正四面体型的四分体。小孢子经有丝分裂形成2-细胞型雄配子体。花粉囊壁由表皮、药室内壁层和绒毡层组成,其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本文报道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结果,为探讨其分布范围狭小的原因及其生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教学中在一般性介绍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从世代交替、配子的形成、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之间的关系、人类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的特殊性与优生优育的关系以及减数分裂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意义的认识,拓宽相关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中设置了“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构建活动.该活动用橡皮泥制作成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利用扑克牌代替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材料用具 普通扑克牌两副、剪刀一把、铅笔一支、A4纸若干、回形针一盒、订书机一个、订书钉若干、直尺一把.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图尔敏的论证模型,对生物膜系统和减数分裂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其中牵扯到的变量太多,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组、一条染色体上DNA、细胞等数量的变化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误区甚多。教学中,应明确减数分裂的来源,在比较中学习减数分裂,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实物模型,强调核心概念的教学,关注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联系以及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图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20.
以“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素养线”为主线设计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内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解决问题,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习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